最新勵志文章經典美文

  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了不起,也永遠有人比你更強;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不幸,永遠有人比你更加不幸,像這名言一樣勵志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放下包袱,才能體味幸福

  文/楊柳君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創業,經歷了人生中一些大的痛苦與幸福,如今我終於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份豁然開朗更是一種對人生的清晰的覺知。

  明白我是誰,而不僅僅是,我以為我是誰。

  我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以及最重要的,什麼是我想的生活?

  這個世界很喧囂,這個社會也很浮躁,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要去向何方,是個有些遺憾的事情。

  現實生活中,有人努力地遊走於各類商務聚會中,有人費力地周旋於各種人際場。

  人們都努力的想要證明自己在那個場合的“重要性”,自己的不可或缺。

  其實夜深人靜,一切迴歸平靜時,終有一天你會發覺,你真的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重要。

  很多時候,是我們把自己看的太重了。

  我們總以為這個場合非你不可,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出現很重要,

  我們總以為自己對別人來說十分重要!

  但真實的情況或許並非如此。

  人活的累,常常是因為心累,心累是因為揹負了很多本不該揹負的東西。

  如果我們試著放下,你會發現你以為很重要的,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很多人終日忙碌,忙著去結識永遠也結識不完的所謂“朋友”,卻沒有時間陪伴家人。

  其實,真正的成功就是有時間陪伴家人。

  有時間和心情去觀察一朵花的成長;

  有時間和心情陪伴家人漫無目的地閒聊。

  我想,所謂的幸福不過如此吧!

  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場際遇,

  積極進取,平和淡定。

  如此,安好。

  :你能力不足卻想要太多

  作者:依娜

  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身邊有個96年的妹妹。

  她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發帖,然後回答客戶反饋的問題,公司將這樣子的工作稱之為“釣魚”。

  每天固定的文章,一大串標題做搭配,找各種平臺發帖,就像我們平時線上下看到的,到處貼廣告一樣的道理。

  她很厭倦這樣的一份工作,枯燥而學不到更多的東西。但是,公司的盈利很好,這樣的工作,卻能夠給她很高的工資,甚至達到五位數。對於一個大專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這樣子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她一直不捨得離開公司,一直不厭其煩的做著這樣子一件事情。

  等到去年,公司運營出現問題,所以,大幅度裁員,而她,很不幸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離職後的她,很無助,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什麼工作。一年多的工作經歷,可是,除了金錢之外,卻感覺沒有什麼收穫。

  她開始寫簡歷,開始去找工作。

  嘗試投遞新的工作崗位,但是,投出去的簡歷,猶如大海撈針,看不到蹤影。

  好不容易收到了一個面試的通知,但是,人家給她開的薪資卻在3000左右,對於以前拿的將近五位數的薪資,這個落差太大了,她沒辦法接受;

  她想,以前的工作,也需要跟客戶初步對接,跟銷售有點關係,所以便去嘗試投遞銷售崗位的工作,可是,銷售是“基本業績提成”的工資模式,公司給她的基本工資是2500每個月。她完全接受不了這麼低的薪資,所以,果斷拒絕。

  屢屢受挫的面試經歷,讓她情緒低落。

  她過來找我,跟我描述了她每一次的面試經歷,描述她的受挫史。

  我問她說,那你有想過繼續做回原來做的工作麼?

  她想都沒想,直接跟我說,沒有。

  我接著問她,那你現在面試的時候,最看重的是什麼?

  她說,看重在工作中能不能學東西,但是,也很看重工資高不高,起碼跟我以前差不多就好。

  我被她說的最後一句話嚇到了。

  過去雖然有了一年多的工作經歷,但是,重新找的工作,不想再做以前自己做的那些工作內容。也就是說,新找的工作是與過去的經歷脫節的,那就相當於是從零開始。

  既然從零開始的工作,為什麼還這麼高要求,想要拿到接近五位數的薪資。

  公司僱傭一個沒有經驗的員工,一切都得從零學起,沒辦法為公司製造利益,卻渴望公司以高價僱傭你來學習。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學校裡面的學習課程,還需要交學費,而公司僱傭你來學習,還需要給你倒貼高額的學費麼?

  最後,我跟她說,先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工作,然後看看你想要的工作要求跟你之前的經驗能否有掛鉤,有掛鉤的話,可以在製作簡歷的時候體現出來,沒有掛鉤的話,那麼,放低自己的姿態,從零開始。再者,去面試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在期望薪資那裡說出你自己想要的工資範圍,如果很多公司都不肯給你那個價格的薪資,那麼,你就要學會做調節,看看自己適合的市場價格是多少,再重新定位自己。

  在三個月後,她終於找到了工作,也超級開心的跑過來跟我說了這個好訊息。

  新的公司平臺很不錯,也可以有各種機會給她學習,雖然薪資只有以前的一半。

  她跟我說,通過了這麼久的求職經歷,她覺得在工作中,必須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自己的能力,才能夠有資格跟企業談薪資,不然自己就跟應屆生沒什麼區別,公司也不肯給你開高薪資的。

  三個月的求職經歷,讓她的悟性提高了不少,也知道了接下來的努力方向,其實還是挺值的。

  每個人其實都想要在工作中能夠有更高的薪資,但是,高薪資是與你的能力,你的潛力等息息相關的,當自己的能力不足時,請先學會降低自己的標準,而不是在能力不足的時候,卻想要很高的工資。理想越高,與現實的差距越大,你越沒辦法達到,那麼,你就會越受挫,也越心累,甚至失去了自信,陷入迷茫。

  前幾天,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她跟我說她現在剛進去廣告行業工作,緊接著,她問我,在廣告行業怎樣才能更快賺到很多錢?

  恰巧,我身邊有個朋友在廣告行業做了3年,所以對廣告行業的情況略有了解。

  記得朋友剛進去廣告行業的時候,工資極其低,甚至在試用期的時候,薪資還沒有1000元。她呆在一家乙方的廣告公司,拿著試用期不到1000元的工資,收入都不夠交房租,但是,她一直在公司中不斷的學習,一直堅持了一年多,工資才漸漸的上漲。

  當她在公司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自己的工作內容非常熟悉,得心應手的時候,她選擇了跳槽,去新的廣告公司,做著同樣崗位的工作。而這個時候,有著相關的工作經驗,做的工作與之前的工作極其相同,很容易上手。有了資本,她便能夠更好的跟企業談薪資,而這份工作的薪資,是上一份工作的兩倍。

  最近,她打算去另外一個城市發展。城市的變化,也導致了她需要重新找工作。帶著三年的廣告行業工作經驗,她來到了新城市找工作。這時候,面試了3家世界500強公司,拿到了2家offer,最終,她選擇去到一家公司的廣告部門,也踏入了甲方的行列。

  回到前面讀者問的問題,剛入行便想著如何能夠更快的賺到很多錢,其實我也沒有走過這種捷徑。我所知道的是,大家都是一點點努力,一步步提升,工資也一點點上漲的。

  愛錢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錢並不會輕而易舉就飄到你的口袋,只有自己有了能力,自己像顆蜜糖一樣,錢才會像蜜蜂一樣飛到你身上的。

  上週,在“週末閒聊”的話題中,康康跟我講了他的工作經歷。

  他在2009年參加高考,但是高考成績不理想,考到了一所專科院校。面對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康康想繼續復讀,但是,由於家裡的原因,最後放棄了復讀的機會。

  他對計算機行業比較感興趣,在2010年的時候,查找了相關資料後,選擇了一家輔導機構,報名參加一個計算機培訓。經過一年的培訓,將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及相關內容學習了之後,便開始走出校園,踏入職場,從事IT行業的工作。

  他自己有著清晰的職業方向,想要從事軟體實施方面的工作,覺得比較有前景。所以,他開始查詢這方面的工作,投遞簡歷。但是,找工作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學歷背景,也沒有紮實的計算機實操經驗,屢屢被拒,處處碰壁,信心一次次被打擊。經過了兩個月的求職時間,才順利的找到了工作,步入計算機行列。

  雖然第一份工作的工資不高,但是他一直默默的在堅持。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計算機程式語言。利用空閒時間,不斷的學習,默默的堅持了三年。

  等到工作後的第三年,很多計算機的技能已經掌握得很熟練了,他漸漸地朝著自己想要的目標奮鬥,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實施的崗位轉到開發崗位,終於做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不管工作崗位如何調動,在這期間,他一直堅持學習,能力也不斷地提升,崗位級別也隨著調整,從初級到高階工程師,然後指導專案開發等一個個環節向上走,而薪資待遇也隨之不斷上漲。

  當能力不足的時候,你能夠得到的東西也是那麼微不足道,能拿到的薪資,也就是那麼一點錢。可是,此刻的低薪,並不能代表永遠。只要你肯不斷去學習,不斷地積累自己,提升自己,你各方面的能力也會不斷的提升,文中的康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要著急著要得到很多,慢下來,堅持一步步努力,你才會獲得你想要的東西,才能夠獲得更多。

  我們看到身邊有些人,有時候會迷茫不已,會急躁不安,會活得悶悶不樂。

  看到有些大學生,忙著考慮未知的未來,考慮跟自己的男女朋友以後能不能長久,考慮生活中的林林總總,想得很長遠,想要未來能過得很好,跟自己的另一半能夠廝守,可是,卻忘記了給當前定下目標,堅持去努力實現目標。想要未來很美好,可是,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去實現,所以很迷茫,很急躁。

  看到有些剛踏出社會的畢業生,拿著很低的薪資,做著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的工作,總是在到處打聽,看看別人做什麼工作,哪種工作比較賺錢,想要有一份輕鬆而高工資的工作。到處張望,卻忘了認真做好當下的工作,騎驢找馬。想要以後賺更多錢,可是,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去實現,所以很迷茫,很急躁。

  有些人,20多歲的年齡,卻渴望著能夠跟40歲的人一樣有房有車;

  有些人,該奮鬥的年齡,卻想要不勞而獲,有更高的薪資;

  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太大,不知道如何去實現,所以迷茫不已,煩躁不安,悶悶不樂。

  而這些源頭,來自於你能力不足,卻想要更多。

  :為了詩和遠方

  作者:依娜

  工作的地方離我住的屋子比較遠,所以每天早上,我都需要提前一個多鐘頭出門去上班。

  今天早上,跟往常一樣,我早早出門。然而,地鐵站的人異常的多,車已經過去了好幾趟,我卻一直擠不上去。等到最後好不容易擠上去了,瘦小的我卻被擠得無法動彈,手臂甚至被擠得有點發紅。

  我掏出手機跟朋友們發微信抱怨,朋友琪跟我說,“我在1號線還好。”我說,“我是2號線轉5號線再轉1號線,得等到後面才會鬆一點。”

  這時,看到我們聊天記錄的瑩突然蹦了出來,跟我們說:“我是2號轉4號轉5號,再轉公交的。”

  瑩以前是做人力資源的工作。後來,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職業方向,鼓起勇氣,辭職跨行。她拿到了很多新公司的offer,有些公司離家很近,待遇也挺好,但是,瑩最後卻偏偏選擇了現在這家公司,待遇一般,離家也很遠。

  我很不解地說,這不是折騰自己嗎?瑩卻回答:“這家公司的平臺背景比較好,而且很多成員都是從世界500強公司過來的。跟優秀的人一起共事,會進步得更快,以後才會有更大的空間。雖然遠點,但還是想試一試,堅持一年看看吧。”

  為了更好的未來,瑩需要每天早出晚歸。即便如此,她依舊沒有半點怨言,每天都很認真地工作,這讓我很佩服。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覺得自己很辛苦,都快被自己的拼勁感動了。但是,跟別人一對比,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知道別人比我們還辛苦,才知道別人甚至比我們更拼搏。原來,跟你一樣每天早出晚歸的人有一大把,為了詩和遠方,大家都拼盡了全力。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有一家公司的老闆,在下班之後,突然發現了一家適合談合作的公司。老闆把助理叫來,說,你去打電話跟他們聊一聊,約一下時間。

  助理看時間,都快晚上8點了。她跟老闆說,現在都8點了,人家早就下班了,要不明天再打吧。老闆笑著對她說,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人家下班了呢?

  於是,助理做好相關的準備,然後去打電話。

  電話撥打出去,果真有人接。助理很吃驚地說,你們這麼晚還在加班啊?

  電話那頭的人說,你們不也在加班嗎?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很像故事中的助理一樣,自己處於怎樣的狀態,便以為別人也是怎樣的。可是,很多時候,事實跟我們想的卻完全不一樣。

  下班回家,有的人吃完飯洗完澡,舒舒服服地在看電視,可有的人繼續趕專案,或者看書學習。沒有人會告訴你,TA在空閒時間有多拼。很多人都是在默默努力,每天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點。成功的機會,也往往會降臨在他們身上。千萬別天真地以為你在輕鬆享受的時候,別人也會跟你一樣。不要等到若干年後,或許別人已經成功了,而你,卻依舊原地踏步。

  讀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同學。他們上課不怎麼聽課,趴在桌上睡覺,看上去不努力,可是,每次考試卻考得特別好。

  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班級裡面有個男生讀書很厲害,每次上課,老師在上面講,他都是趴在桌子上,大家都以為他睡著了。有一次,老師看到他“睡覺”,就讓他起來回答問題,沒想到他居然知道老師講到哪裡,跟老師對答如流。後來我們發現,平時上晚自修的時候,他是超級認真地在學習。回到宿舍後,他也堅持看書做題。

  很多時候,我們也想取得成績、有所成就,所以,也會經常跟別人做比較。看到別人不怎麼努力,卻有那麼好的成績,我們或許會很慌張,或者羨慕妒忌恨。可是,我們往往只看到別人的成功,卻看不到別人背後的努力。

  這個世界上,天才真的好少好少,大部分的人都跟我們一樣普通。成功的人,他們總是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多做了一些努力。所以,不要輕易去羨慕別人的成功。自己多付出一點努力,每天多努力一點點,積少成多,相信有一天也會量變產生質變的。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工作、生活得很累、很辛苦,但是跟別人一對比,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是,當你知道別人背後是如何付出的,你才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只能感動自己。

  有時候,我們羨慕別人的成績和成功,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別人究竟有多麼拼命、多麼努力。

  我始終相信,沒有一份成功、沒有一份好成績,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生活中,無數的人每天都在默默地堅持著,每天比別人多努力一點點,向成功靠近一點點。他們為了詩和遠方,在人們看不見的背後拼盡了自己的全力。

  不要在可以追求詩和遠方的年齡,選擇安逸。不然,在該安逸的時候,你也就只能努力地活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