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航天員景海鵬學習演講稿

  “向景海鵬學習,做愛崗敬業模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借鑑。

  

  今天,50歲的景海鵬再度出征。作為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指令長,他將和“新人”陳冬一起執行此次載人航天任務。至此,他成為中國第一位三度飛天的航天員。他將打破中國載人航天的多項紀錄,成為中國飛得次數最多、時間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員。

  年過半百,作為一個“二度飛天”的航空英雄,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家庭溫暖和人民讚譽,但是為了那曾經的航天夢,他再一次披起了戰袍,第三次踏入太空之旅。

  同樣是國家和人民的兒子,領導幹部要學習景海鵬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大局觀,在國家有需要時,義不容辭的擔當責任,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夢想。不逃避、不抗拒,爭做人民心中的“英雄”,聽從國家的召喚,為社會主義事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個從小有“飛行夢想”的少年,景海鵬不只是空想,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了這個偉大的夢想。領導幹部要學習其“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拼搏奮鬥,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提升自我修養、服務人民群眾、建設城市鄉村、改善精神文明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個人的“英雄夢”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三度飛天,這是許多人不敢想象的事。但是在景海鵬身上卻成為了現實,這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不僅要面對身體素質的挑戰,來自各處的精神壓力也是一大困擾。50歲,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但是50歲還能保持20歲一樣的激情,這值得領導幹部去學習反思,為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就沒有動力和激情,同樣是國家任務,不管是“飛天”,還是“為人民服務”,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進取得心,不因為枯燥就放鬆懈怠。

  作為領導幹部,應當如景海鵬一樣有夢想、有使命感、有責任感,不怕困難、不怕挑戰、不怕歲月侵蝕,保持一顆進取、拼搏、奮鬥的心,去相應國家的每一次號召,去完成每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英雄之心”。

  

  今天,迎著昔日東昇,神舟十一號奔向天宮,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壯觀的發射場面令人振奮,正在印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第一時間發來賀電,令人鼓舞。

  航天夢,連繫著中國夢。此時,我們更敬佩航天英雄們為國奉獻的追夢精神。這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他們將在“天神”組合體中生活、工作30天,創下我國在軌駐留最長時間的紀錄。特別航天員景海鵬,他曾經執行過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是他第三次太空飛行,也是我國唯一一位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三次進入太空,這也許算不得什麼奇蹟、或壯舉,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跡卻很偉大,絕不亞於一次“長征”。景海鵬,是山西人民的驕傲,值得我們學習。

  人們都羨慕做航天員的光彩,但可知他們光彩背後有著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親情的付出,與家人聚少離多,特別執行任務時,相當長的時間裡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艱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飛行對航天員的素質,包括身體、技術、心裡素質,要求特別高,近乎於苛刻,因此,被選上航天員僅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還需苦練基本功,需要一個長久艱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決不是“嫦娥飛天”“九天攬月”那般詩意和美好,狹小的空間,失重的環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沒有足夠的意志和耐心,是難以勝任的。

  可見,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員,必須有堅定的信念意志和愛國奉獻的理想追求。景海鵬在與記者的見面會上講:“人的這一輩子,是由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不同的夢想串聯起來的,因為每個階段每個時期都有各種各樣大小不同的夢想,把各種夢想串聯起來,就形成這一生。”“人要是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有夢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認識如此說,也是這樣做的,從08年第一次執行飛行任務,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飛行,又恰好隨奧運會的節拍,所以他將此視為自己的“奧運會”。奧運會是什麼,就是體育健兒的拼搏,一屆接一屆的拼搏,像王義夫那樣,參加了九屆奧運會,堅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這是何等堅強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標、有理想、有夢想、有祖國。

  其實,將航天員的太空之路比作“長征”更合適,從地上飛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艱難很多很多,意志稍有鬆懈就難以走下去。看央視聽一位百歲老紅軍回憶長征,天上飛機炸,地上敵人圍追堵截,一邊與敵人打,一邊趕路前進,長征的艱難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來。中國航天能走到舉世矚目的今天,豈不是每個航天人在堅強中拼搏出來的?航天精神就是對長征精神的最好弘揚。

  今天,我們正在進行著一場新的“長征”。我們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就是要景海鵬那樣,爭做“追夢者”,用行動踐行紅軍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胸懷偉大祖國,敢於攻堅克難,不屈不撓,迎難而上,一往直前,還如景海鵬所說:“時刻接受祖國的挑選!”這樣,我們在追夢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夠不斷取得偉大的勝利,為國爭光。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第三次出征太空的運城驕子景海鵬成為享譽全國的英雄航天員。為了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偉大的航天精神教書育人,11月15日上午,鹽湖區教育科技局在區實驗幼兒園舉行了“向英雄航天員景海鵬學習”幼兒講故事比賽;11月17日,在區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報告廳舉行了教師、教育工作者“向景海鵬學習,做愛崗敬業模範”演講比賽。全區共有102名幼兒、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比賽,區教科局副局長趙運紅及政教股、幼教中心負責人出席了活動。

  在比賽活動開始前,趙運紅副局長致辭,號召全區教師要以景海鵬為榜樣,立足本職工作,努力學習併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使我區教育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比賽中,選手們或抑揚頓挫,或飽含深情,或激情似火。他們感情真摯,自信儒雅;他們落落大方,氣度不凡,讓觀眾們真切地領略到了幼兒故事比賽和教師、教育工作者演講比賽的魅力。參賽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用充滿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航天英雄的敬仰和讚美,用身邊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事例,詮釋了什麼是愛崗敬業。他們有的緊跟時代步伐,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甘為人梯,樂於奉獻;有的努力做學生愛戴、家長滿意的教師,以德修身,以德治教。參賽的小朋友用自己最動聽的語言、最獨特的聲音講述著自己的航天夢。在比賽中,觀眾們或心領神會,或開心微笑,或慷慨激昂,或唏噓感嘆,深切感受到英雄景海鵬豐功偉績的來之不易和偉大的航天精神。此次演講和講故事比賽,整個過程緊張而從容有序,嚴謹而富有激情。

  這次演講比賽和講故事大賽,充分展示了我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學習英雄航天精神的堅定決心,對教育事業的真情、堅守和奉獻精神。航天夢像陽光雨露一樣滋潤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在幼兒心中紮下了深深的根。102位選手,102個故事,深深地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激勵著所有的老師們和孩子們,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愛崗敬業,無怨無悔,共同托起鹽湖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