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徵文作文

  在敬仰航天英雄、自豪祖國發展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向河東英雄景海鵬學習艱辛拼搏、奉獻犧牲、勇攀高峰的“飛天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6關於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的徵文範文,供大家參考!

  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徵文篇1

  如果我說,從小我就夢想當航天員,那一定是騙你的。那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航天員這種職業。我是在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之後,才有了當航天員的夢想,才有了飛天的夢想。

  你或許不相信,我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做夢都想成為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但因為我個子矮,總是上不了場,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給正式隊員拎包。那時候心裡委屈極了,回到家就蒙在床單裡哭。但哭有什麼用?不服輸就得練。我從鄰居家借來一個癟了的籃球,在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了一個籃筐,然後每天放學就對著那個“籃筐”投球,晚上也接著練。終於,在一次關鍵比賽中的最後時刻,隊裡主力受傷下場,輪到我替補上場。我迅速扭轉落後7分的局勢,還在最後時刻投出一記壓哨2分球,為我們隊贏得至關重要的勝利。這之後,我就成為籃球場上永遠的主力。

  有一個情景始終銘刻在我的腦海,多少年都揮之不去。那天,我拎著那種帶著橡皮蓋子的鹽水瓶去供銷社打醬油。供銷社有個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我:你不是那個“海鷗五號”嗎?當時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但很快明白她說的是前幾天公社組織的一場球賽。那天我穿著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影象是海鷗,後背印著大大的“5號”。一開始上場沒人注意你一個小個子,但接連幾個漂亮的投球一下子把大夥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沒想到這個阿姨記住了我這個“海鷗五號”,從此“海鷗五號”就叫開了。打完醬油,我掏錢的時候,阿姨連忙說:球打得好,不要錢了!那一刻,應該是我人生一個巨大轉折。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不是為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為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時候一句話足以點燃一個夢想。一個夢想實現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體會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所以“神七”飛天回來,我就有了“神九”飛天的夢想,“神九”回來之後,因為“神十”隔得太近,我就把夢想的目標定在“神十一”。始終有夢,讓我腳踏實地。

  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徵文篇2

  今天,50歲的景海鵬再度出征。作為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指令長,他將和“新人”陳冬一起執行此次載人航天任務。至此,他成為中國第一位三度飛天的航天員。他將打破中國載人航天的多項紀錄,成為中國飛得次數最多、時間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員。

  年過半百,作為一個“二度飛天”的航空英雄,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家庭溫暖和人民讚譽,但是為了那曾經的航天夢,他再一次披起了戰袍,第三次踏入太空之旅。

  同樣是國家和人民的兒子,領導幹部要學習景海鵬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大局觀,在國家有需要時,義不容辭的擔當責任,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夢想。不逃避、不抗拒,爭做人民心中的“英雄”,聽從國家的召喚,為社會主義事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個從小有“飛行夢想”的少年,景海鵬不只是空想,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了這個偉大的夢想。領導幹部要學習其“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拼搏奮鬥,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提升自我修養、服務人民群眾、建設城市鄉村、改善精神文明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個人的“英雄夢”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三度飛天,這是許多人不敢想象的事。但是在景海鵬身上卻成為了現實,這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不僅要面對身體素質的挑戰,來自各處的精神壓力也是一大困擾。50歲,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但是50歲還能保持20歲一樣的激情,這值得領導幹部去學習反思,為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就沒有動力和激情,同樣是國家任務,不管是“飛天”,還是“為人民服務”,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進取得心,不因為枯燥就放鬆懈怠。

  作為領導幹部,應當如景海鵬一樣有夢想、有使命感、有責任感,不怕困難、不怕挑戰、不怕歲月侵蝕,保持一顆進取、拼搏、奮鬥的心,去相應國家的每一次號召,去完成每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英雄之心”。

  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徵文篇3

  “在執行‘神七’載人航天任務前,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我努力了10年,只要努力,夢想一定能實現。”昨日下午,我國首位兩次執行載人航天任務航天員景海鵬報告會在龍城高階中學舉行。在由龍崗區發改局牽頭、區教育局組織的主題為“夢在心中,路在腳下”的報告會上,景海鵬以夢想為主線,聲情並茂地講述自己少年時代為成為籃球隊主力隊員的執著,回憶了自己為成為飛行員的堅持,以及在航天員的嚴格選拔和嚴酷訓練中的不懈努力。

  夢想給人巨大力量 矮個子成“鋼鐵前鋒”

  距報告會開場尚有10多分鐘,能容納700餘人的龍城高階中學報告廳已座無虛席,這是龍崗學子對圓了中國百年飛天夢想的航天人的崇敬。“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就像是飛機沒有航空羅盤,飛船沒有軌道。”當天下午2點,一個關於景海鵬努力實現夢想的故事準時開講。

  “誰來猜猜我的第一個夢想?”“航天員!”、“飛行員”……身著深藍色航天服的景海鵬精神抖擻,談吐幽默,簡單的開場白博得全場陣陣笑聲與掌聲,“其實我的第一個夢想是成為籃球隊主力隊員。”

  自小學五年級入選校隊以來,景海鵬便期盼著能上場比賽,但因個頭不高,每場比賽老師都讓他做後勤。從小就有股不服輸勁兒的景海鵬默默定下“成為籃球隊主力隊員”的夢想後,便在家裡的牆壁上畫上籃筐,拿著別人淘汰的籃球,每日一遍遍地練投籃、上籃。

  一場比賽中,“替補王”景海鵬終於有了上場的機會。比賽中,他展示了自己苦練的成果,迅速扭轉落後的局面,為校隊贏得了一場至關重要的勝利。從此,景海鵬一直是籃球隊主力隊員,現在仍是航天員籃球隊的“鋼鐵前鋒”。

  “打籃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誰也不比誰差。”景海鵬說,希望通過自己在實現夢想路上的感悟和體會,勉勵龍崗學子腳踏實地,努力追夢

  努力努力再努力

  夢想一個個實現

  1985年,保定航校到運城招考飛行員,當時在山西省重點學校解州中學就讀的景海鵬報了名,經過嚴格選拔,他最終成為了一名保定航校的飛行學員。此前定下的“考上大學”、“當上飛行員”的兩個夢想同時實現。

  10年1200小時的安全飛行,從沒因個人原因耽誤任何一次飛行……在擔任飛行員的10年時間裡,景海鵬朝著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的夢想再次啟程。

  1996年,景海鵬接到了一個“神祕”的臨時任務——體檢。偶然聽到兩位醫生小聲交談,原來這次體檢是國家首次選拔航天員!這個訊息讓當時的景海鵬瞬間定下了“成為航天員”的夢想,在接下來的體檢裡,他積極配合醫生完成了各項檢查,心裡勾繪著航天飛行夢。

  “1997年10月30日,那是雙喜臨門的一天。”景海鵬說,當天不僅是兒子滿月的日子,更是自己接到中國首批預備航天員調令通知的日子。“拿著調令通知時,激動的我給兒子取名景宇飛,寓意既是航天員又是飛行員。”

  熱愛航天事業

  背後艱辛付出

  “航天員在擁有鮮花、掌聲和讚譽的背後,其實是異於常人的艱辛和付出。”憑著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精湛的業務技能,景海鵬成為我國首批預備航天員,但訓練之路卻充滿了艱辛和危險。

  “航天員要接受的每項訓練都十分艱苦,最痛苦的是離心機訓練。”景海鵬說,離心機訓練是提高航天員抗過載能力的專案,通過機械臂高速旋轉,讓航天員的身體適應加速度帶來的超荷載,“全身就像被巨石壓住一樣,血液倒流,鼻涕眼淚唰唰往外流,呼吸困難。”

  每次的離心機訓練對於航天員來說如同煎熬。雖然在訓練過程中,航天員的手邊都有一個“停止”按鍵,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結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戰生理極限的訓練中,沒有一名航天員按下無法負荷的報警器而放棄訓練。“大家之所以能默默承受,既是對國家和航天事業的熱愛,也是對所在崗位的負責。”

  向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徵文篇4

  10、9、8、7....隨著倒計時的聲音傳來,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這是中國航天第六次載人航天發射,也是出征時間最早的一次。

  中國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之後,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景海鵬和陳冬兩名男性航天員,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33天,這將創造中國載人航天在軌飛行時間的新紀錄。

  1966年10月出生於山西運城的景海鵬,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能在50歲的年紀第三次隨神舟飛船一起升入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在今天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釋出會上宣佈,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乘坐“神舟十一號”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升入太空,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在此次航天員乘組中,我們又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景海鵬,此次乘坐“神舟十一”號進入“天宮二號”將是他第三次執行太空任務。此前,他曾在2008年9月和2012年6月分別執行過“神舟七號”飛船和“神舟九號”飛船的飛行任務。

  景海鵬於1998年1月被正式選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據官方公佈的資料,我國第一批航天員共有14人,並已於2014年開始陸續進入退役狀態。

  據相關人士介紹,因為景海鵬從小就有一個航天夢,也是所有航天員中最刻苦的之一。

  在景海鵬執行完“神舟七號”飛船飛行任務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景海鵬曾透露過其成為飛行員繼而又成為航天員的原因。

  那是景海鵬讀高中時的一天,他代表所在的山西安邑中學去運城中學打籃球比賽,在運城中學宣傳欄裡,他第一次看到了飛行員的照片,眼睛就不願從照片上挪開。

  回到家中,景海鵬興奮地向父親比劃,飛行員的頭盔是這樣的,護鏡是那樣的。並告訴父親說,自己真得非常喜歡飛行員的服裝,看起來很威武, “我要當飛行員。”

  1984年,空軍在運城招考飛行員,景海鵬報了名。但是由於身體原因,他落選了。原因是學習時間太長、勞累過度以至於眼睛裡有些血絲,所以沒有被選上。

  這次落選對景海鵬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然而緊隨著卻是一個更大的打擊—— 父親打算讓他退學。

  但後來,在村裡電工的勸說下,景海鵬父親勉強讓景海鵬再讀一年書,並讓他表態一定要考上飛行員。就這樣,景海鵬轉入解州中學補習,並學習更加用功。並從那裡成功考上了 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曾這樣評價景海鵬:“重返太空是飛行過和沒飛行過的航天員都非常羨慕的事情。他最大的特點是細心,不僅地面訓練非常嚴謹,生活中也非常活躍。”

  景海鵬的飛行員戰友許驥評價他既好強又刻苦:“ 海鵬比較好強,不服輸。在景海鵬這批飛行員中,個個素質都比較高,他算是最刻苦鑽研的,每次帶他們飛行,教員們都要在著陸後講一講訓練當中的問題。海鵬對此特別重視,不光認真聽,還會去翻很多資料,做些理論上的研究,再加以驗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個成功的故事背後都有一段努力拼搏的經歷。堅持、刻苦、細心、向上是景海鵬同志教給我們最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