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的動靜開合

  從形態論上看,身體動作是人最基本的活動手段。作為一種“身心體操”的傳統武術,首先也是通過身體動作去協調自己身心關係並應對環境的,其招式套路和應對實作,不外是一些表現為特定姿勢造型和執行軌跡的身體動作連續展開;其基本的物件化表現,就是人體形態的動靜開合及其軌跡節奏,講究動靜相因的互涵互用和開合有序的相生相剋。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關於動靜

  動靜是標示事物存在方式和基本屬性的一對範疇,用以描述事物在時空運動中的總體特徵。在中國文化中,動靜範疇是指事物的運動和靜止,並具有多層次和多側面的實際內涵,並不只是侷限於該物的空間位置。首先,動靜作為事物存在的兩種形式或屬性,是相依相分、不雜不離的對待統一。動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那質的變化能動性;靜則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質的穩定性。其次,動靜又指事物狀態的變化和寂靜。變化是指事物在運動過程中突破了原有規定性,或在向這種突破推進,強調了過程中前後狀態的流變區別;而寂靜則是指事物“寂然不動”地維持其自身規定性,強調的是過程中前後狀態的同一定在。事物只有通過寂靜才能呈現或表現自身形態和特性,因而變化應表現於它的反面亦即寂靜之中。最後,動靜還指事物的程序與歸宿。動是表現事物發展歷程中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時態推演,靜則表現這時態推進中的終止間歇。

  在漢語裡,動的本意是動作。《說文》曰:“動,作也。”引申為發、為行、為感等義。而靜的本意則是不爭,所謂“協調不爭而心性平和”,也就是靜的意思。《說文》訓靜為審也,《玉篇》訓謀也,《廣韻》訓安也、和也、息也,均是靜的引申義,同時還暗含其存在前提的對立面。古書每以靜與靖通用,靖,《說文》雲:“立,靖也”,靖,亭安也,義近。《孫子》雲:“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古人對動、靜的這些說法,不但蘊涵了有無相生、動靜互根、往來變化、圓轉不息等方面的意思,而且還蘊涵了人類操作的主動作用;由此事物的動靜是以其自身狀態跟周圍環境的關係中表現出來。

  身體運動首先表現為外在的肢體動作位移以及內在的生理機能之間的協調配合活動。這種以人的生理組織結構為基礎的人體各生理機能之間的協調活動,其本質特點當然是動。武術中的基本功、盤架子、器械和推手、散手以至搏擊實作等等,也無一不是動。但這種動又不是別的什麼動,而是人體各生理結構和組織機能間“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那大化流行的活動協調一致;而這活動的協調一致,從哲學上說便是一種平衡狀態,亦即相對的靜。這相對的靜同樣是身體運動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沒有這各種各樣的平衡協調,任何身體運動都無法進行。而且,任何身體運動的肢體動作,又都是有起止始終和間歇斷續,不可能按原樣永無休止地持續下去。在這方面來說,靜也是有必要的。

  所以,任何身體運動都是動和靜的矛盾統一體,都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從空間分佈角度來說,有的是整體動、而區域性靜,也有的是這一部分肢體器官動,那一部分肢體器官靜;從時間延續角度來說,有的是此一時動、而彼一時靜,有的則是彼一時動、而此一時靜:從表現形式角度說,還有的是視動猶靜、有的是視靜猶動。總之,動和靜的各種形式的組合、連續的統一,成了多種多樣的身體運動的活動手段。在身體運動中,動和靜的地位並不相同。從總體上講,動是絕對的、主導的,靜是相對的、從屬的。但就每種運動的具體形態來說,其動靜方式並不一致。所以從其外在特徵上講,有的身體運動手段以動為主,有的則以靜為主。由此使身體運動的動作有動力型和靜力型之分。例如跑步、跳躍、球類等就屬於動力型,而外靜內動的氣功、樁功或各種平衡造型等就屬靜力型。研究動和靜的對立統一,恰當地組合動和靜並使之優化,是身體運動技術的重要內容。

  在西方文化中,動靜的區別是相當分明的。動息為靜、靜變為動,動不是靜、靜不是動。但在中國古人那裡,整個宇宙都不外是無方無體、迴圈往復的大化流行。在這流行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極生動、動極4靜,即有即無、即動即靜,一多不分、生生不已。總之,一切東西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動態和過程。在這過程中,既可以以動求靜,又可以以靜求動,反正動靜互根、體用一如,宇宙間並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為自己的支持者;各種事物的迀流生化,都純為自動,其動向自不必限於一定方向而可轉稱迴繞。呈“唯變所適,不可為典要”的往復無常狀態。中華武術是建立在中國文化基礎上的身體運動,其身體的“文化符號”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
 

  中華武術以其招式動作執行表現動靜關係時,起碼有這樣三個層次:

  第一,它強調動靜的相分不雜。

  武術招式屬於人肢體的動作變化。所謂“動迅靜定”,所有武術都通過身體形態變換去表現動靜的區別。例如“站如鬆、動如風”、“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靜若處女、動若脫兔”等等,都是強調這種相分不雜、動迅靜定、動靜有常的。特別是太極拳,更是對這個區別作出了極為明確的劃分。《太極拳論》一開始,就以太極為“動靜之機、陰陽之母”,描述它怎樣從陰陽判分、動分靜合地進入那一氣流行的給定運動狀態。據此盤架子時,首先是強調無極預備式的那種“心無所思、意無所動、手足無舞蹈、身體無動作,陰陽未判、清濁未分、混混噩噩、一氣渾然者也”的混沌一體、寂然不動的完全放鬆狀態;然後便是神意一領,感而遂通、丹田內轉、水火交泰***心火與腎水相交***、清氣上升、濁氣下沉***亦即神往上升、氣往下沉;操作上則是表現“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的上頂下沉、身肢放長,形成頂天立地、三才貫通並與天地參之感***,以及前後領勁點和發勁點的分化和兩端拉開、對拉拔長而又前後合住、左右照應、鬆緊變換,形成所謂八面支撐互相呼應之勢,通過起式由靜到動、動分靜合地進入“有如長江大河”之一氣流行的演練狀態。在整個盤架子過程中,又動靜相繼、迴圈往復,十分講究勢有區別和勢勢相承,各個招式動作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定勢和過渡動作之間的起止間歇,一定要乾淨利落地交代清楚,千萬不要拖泥帶水地糾纏在一起,但又要行雲流水般相連不斷地統一連貫起來,不要形成凹凸斷裂,表現出一種動靜迴圈、豈有間哉的平穩節奏感,使整個運動過程產生一種靜如山嶽、動若江河、一動無有不動、—靜無有不靜的美學特徵。最後收勢時,又氣收丹田、萬籟俱寂、返本還原、復歸無極。

  第二,它又強調動靜的相依不離。

  任何武術招式動作都有其起點和終點、平衡和變換,有其定式和過渡,由此其動靜的變換是個相滅相生、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過程。例如太極拳的整個行功過程中,就不但要注意靜極生動、動極生靜的動靜相互轉化,而且還注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相濟互補。在外型上,它還有視動猶靜和視靜猶動的要求。太極拳行功靜止時,外靜而內動,勁斷意不斷,無拳處有拳,處處一觸即發;而在動作時,又外動而內靜,心靜體鬆,神斂氣聚,絕不輕舉妄動。其最高境界,是動中求靜和返樸歸真的祥和肅穆。在演練過程中,它強調上下相隨、前後相連、左右照應、內外相合,表現出鬆、穩、慢、圓、柔的整體協調以及均勻和諧的運動特徵。即使有些太極拳派主張盤架子時要快慢相間,是有快有慢的非勻速運動;但其動作及節奏組合也都要求協調平衡、錯落有致,而不能倚輕倚重、雜亂無章。這個原則在其他拳種也程度不等地存在;所謂“動韻均勢”,它動不妄動而存靜意、靜不寂滅而含動機,由此動不捨靜、靜中含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相當鮮明地體現了中國藝術的那種以動寫靜和以靜寫動的美學特點。

  第三,它的重點在於動靜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發展變化。

  武術的招式執行並不是動靜的規定而是動靜的變化,任何招式動作都不是固定不變的,招式動作的真諦就在於其變化不定的過程當中,並體現為攻守進退的基本功能。例如太極拳無論理論還是實作,都講求動靜互根、陰陽相濟,開合相隨、有收有放,當快則快、當慢則慢,動急急應、動緩緩隨,料敵先機、後發制人,動靜相兼、以靜制動,以退為進、守中有攻,蓄而後發、曲中求直,由極慢然後極快,由極快而復歸虛無,動中求靜、靜中求動;既講求自身動靜跟各個方面的有序協調,又講求破壞對手動靜跟各個方面的有序協調。整個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不外都是動靜的無窮變化而已。由此我們既可以動中求靜,也可以靜中求動。人們因應環境的操作,必須要把握這個動靜變化的契機。

  中國武術主要是從實用的功能上去把握動靜的。

  從武術強身健體的養生功能看,其動靜方式體現了傳統中醫關於“動以養形、靜以養神、不當使極、持之以恆”的基本原則。我們知道,人作為動物,其生存方式在於以軀體運動為特徵的新陳代謝型別。而人作為有意識的動物,其精神及能量既要有所發揮,但又不能損耗太過。按中醫理論,形體靜而貴動,故宜動以養之,神氣動而貴靜,故宜靜以養之。所以“動以養形、靜以養神”,二者各得其所,彼此不可替代。運動形體與靜養精神,分別從不同方面支援人體的生命運動,使其健康長壽。動以養形、靜以養神,二者相輔相承密不可分。養形要以神氣的清虛靜定為基礎,養神又要以動態的平衡為指導。人類生命的新陳代謝,就在這個過程中展開。武術通過招式動作活動筋骨,通過意氣內斂固本培元,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去優化人的生命。因而跟那些“拼命鍛鍊來把自己的身體搞垮”和“跟風從眾形成精神迷信”的西式競技體育有所不同;武術這裡強調的是“動靜相兼”的自我保養和“舒適自然”的個性表現。

  從武術防身護體的應敵原則看,其動靜方式又有“靜以含機、動以變化、以靜待動、後發先至”的功能性關係;靜是尋機待勢,動是攻守變換,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靜尚勢、動尚法”的基本原則。其表現形式則是“動迅靜定”,講求執行中迅速和穩定的統一。由於任何的變化都不是“無端”的,所以武術中的靜也就絕不是無所事事,而是積蓄力量和尋找機勢;至於其中的動,更不是漫無目標和沒完沒了地消耗體力,而是物來順應、適可而止和就勢借力地改變自身狀態,以求充分利用環境的“我順人背”。因而太極拳論中有“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的說法,強調動靜在敵我關係中的相通和轉化。太極拳是種以靜御動、後發制人、捨己從人、借力打力、以逸待勞、出奇制勝的以弱對強技術,深得古典兵法攻守進退、主客奇正變換的神髓;無論動靜,都因敵變化、權宜使用、相生相濟、出奇制勝;它在禦敵時從不輕舉妄動,通過沉著冷靜的“聽勁”和“問勁”來研幾破執、應物自然,並由此來形成自身動靜之勢。它通過動靜在主客奇正各個方面的因應變化,從而獲得技擊的主動權。

  就修心養性的方面而言,它則按照“窮變易通、寧靜致遠、虛一澄明、返樸歸真”的方式,去體悟那空靈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從操作的角度來說,武術的動靜關係也是多層次的。就人體從肌肉到內臟的整個組織結構來說,它表現為鬆弛與緊張的相互作用與轉化。就人體大腦神經系統來說,它則表現為興奮與抑制的相互作用與轉化。而這兩個方面,又是互為因果地緊密耦合在一起的。所以武術行拳時特別講究兩個不同的過程:首先是學習時從動到靜的“形正、氣順、神寧、意專、力達”的逐步演化,接著是應用上從靜到動的“意動神隨、精神領先、手眼相應”之“節節鬆開、節節貫串”,亦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氣到勁到”。

  這就是說,武術中的動,並不僅是簡單外在形態的動,而且首先是內在所謂意動、氣動、勁動的緊密結合和有序展開。所謂一動無有不動,也並不是指身體各個部分的混沌無序、散亂無章的“亂動”;而是指人身各個系統在意氣的整合下,互相對應、內外協調、節節貫串、圓活順暢、生動活潑、連貫完整的整體運動。同樣,武術的靜也不是指身體活動的呆滯寂滅、僵死硬直的“死靜”,而是指整個身體內部活動的生氣流轉、精神集中、沉著冷靜、深藏實力、高度戒備、一觸即發的運動準備。所謂一靜無有不靜者,就是指全身各處都調整好了,達到渾然一體、周身一家、蓄勢待發的狀態。也只有這種“靜”,才能產生使對方不戰自怯的威懾力量。由此可見,武術在這裡所強調的,是變化過程中人對動靜的調節控制,而不是孤立的動靜形態本身。這種對身體動作加速或制動的動,是有節制的動,亦即靜中之動或以動求靜。它在本質上是傾向靜而不是傾向於動的。

  有的拳家把武術操作上的“虛領頂勁”,解釋為拳理上的“虛靈定靜”,特別強調“中定”即自我調控在“進、退、顧、盼、定”這五方活動中的中心地位,這應是有眼光的。宋代程明道先生《答橫渠先生書運:“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就這樣,動靜內外都在“定”的操作中統一了起來。人們常說武術行功時要“心靜體鬆”或“神舒體靜”,這在事實上都是一回事。無論“心靜”還是“體靜”,都是強調行功時的身心自我調控。只不過前者強調意念調控,後者強調動作調控,或者說前者強調操作方式,後者強調綜合效果罷了。

  關於開合

  開合亦稱分合。這同樣是用以標示事物運動基本狀態和執行軌跡的一對範疇,是我們前述動靜範疇的直接體現和運用。在人的身體動作中,它表現為通過肌肉和韌帶的收縮和舒張,形成肢體空間具體位移。這是一種以自身為中心的肢體內聚和離散的空間運動狀態。從身體形態的角度來看,任何拳術所產生的效應,皆賴肢體動作的屈伸、進退、俯仰、起落、往來、反覆等等空間位移而實現的。一般地說,所謂開,是指肢體和內勁向外伸展擴大;所謂合,則是指肢體和內勁向內收斂縮小。這裡背後的本質,則是人體活動中肢體的空間配置***動作怎樣擺***,以及它背後力量的執行配置***勁路怎麼用***。其意義則在於完成動作以達到某種操作目的。

  例如《太極拳論〉有云:“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指出開合是動靜的結果和表現,同時也說明動靜開合的形態特徵和相應的組合原則。從理論上看,這對範疇是跟周易推演那陰陽相推、剛柔相蕩、訊息盈虛、闔闢成變、往來不窮、生生不已的運動模式聯絡在一起的。在中國文化中,氣有聚散、人有離合、物有成毀、兵可分合,一直到整個天下大勢,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老子》曰:“天地之間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強調整個世界都是一開一合、往來迭運、訊息盈虛、彼此交替、周而復始、以至無窮地進行某種有節奏的週期性運動,人體自當不能例外。中國文化中的太極模型是分陰陽的,而開合則概括了太極那陰陽和合、迴圈往復的基本狀態。太極圖形取圓,其平面是圓、立體是球:在這有限的運動演化過程中,陽動外向為開,陰靜內向為合。根據天人合一的原則,它同樣可以用來描述武術空間運動體伸勢開和體縮勢合兩種基本狀態。

  武術的開合可以有多重的含義,因而是多層次和多角度的。例如,就其外在和基本的層次來看,開合是指身體動作時空運動的屈伸、起落、進退、往來以及相應的節奏連貫;其內在和核心的層次,是指對應於外力作用條件下操作主體的用力方式和力量執行配置;其昇華後的文化意象和解釋,則是指整個陰陽虛實變換的分化和統一。從另一方面來看,則是在體稱開合,在性為陰陽,養生講順逆,呼吸呈吐納,神意謂舒斂,技擊叫蓄髮。或從其整體功能來看,外向應敵也可稱之為開,內向自養也可稱之為合。此外,武術的開合還有個層次的問題;不僅全身整體有開合,一臂一手和一腿一足的區域性也有開合,如此等等。而這不同方面和層次的開合,又有賴於整個人體生理生化和生物物理各個方面運動的整合,是內不動、外不發的。於是人們對武術運動開合的研究,也就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展開:有的著眼於肢體的屈伸,有的著眼於內勁的收放,有的著眼於陰陽動靜的變換,有的著眼於呼吸的吐納;由於人們在探討武術的開合時,注重的方面***外形、內勁、纏絲、呼吸等等***各自不同,區分開合的標準也各有所異,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總起來說,又都從不同的方面來描述操作者肢體在空間往來迭運的運動狀態。

  從其背後的實際功能角度來看,武術有“體”有“用”,其體是以開合來吐故納新、疏通經絡、調和血氣、平祕陰陽;其用則是以開合來蓄我之勢、解彼之力、發我之勁、還彼之身。開合充之於拳的始末,貫之於拳的體用。所以陳鑫說:“一動一靜、一開一合,足盡拳中之妙”,“一開一合,拳術盡矣”,“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而這裡的操作要領,用徐震***哲東***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動靜在心,分合在形,心能宰制其形,則一心主政,百骸從令。作止蓄髮,無不如志。”由此產生了肢體動作的形神體用等主體特徵。在這裡,徐震準確地說明了動靜所強調的是人在動作中對加速和制動的調控,而開合所強調的則是受人體機能調節的身體動作形態特徵。

  所謂“物有對待,勢有回還”,基於人體活動的基本規律,身體形態各個方面的開合,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轉化的。任何人體動作都是藉助肌肉的舒張***開***和收縮***合***的對立統一來完成的。武術既是身體活動,肢體就不能只伸不屈、也不能只屈不伸,內氣就不能只放不收、也不能只收不放,呼吸就不能只呼不吸、也不能只吸不呼。總之,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對立面而孤立存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要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在操作實踐上,開合的轉換有如下這些特點:

  首先,在同一層次、方面中,開合的轉換是互根化生的。這就是陳鑫說的“一開連一合,開合互相承”。武術動作由無數個弧型和圓圈所組成。如以手為例而論,倘若上弧或上半圈為開,則下弧或下半圈為合,反之亦相應反轉。總之,開合二者不雜不離,相生相繼、逐步推開;-開俱開、一合俱合,開中有合、閤中有開,開後必合、合後必開,欲開先合、欲合先開,開而再開、合而再合,如此等等。

  其次,在不同的層次、方面中,各屋次、方面間的開合要互相配合協調。一般地說,拳勢手足的屈伸與內氣的收放通常是一致的。這就是說,肢體由屈而伸時,內氣通常是由丹田向外發至手足四梢;肢體由伸而屈,內氣通常是由手足四梢收歸丹田。但在某些情況下,身肢的屈伸和內氣的收放又可以互相交錯,手足伸展而內氣收斂,或手足屈回而內氣發放。勁路的纏絲走向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總是順纏開勁引化,逆纏合勁擊發。但無論那種情況,都要在意氣推動下配合協調、自然順暢。陳鑫說:“全體之一開一合,實陰陽自然之闔闢,不假強為”此之謂也。

  第三,就開合本身內部而言,開合又是互寓包容的。陳鑫對此舉例說道:“攬擦衣勢,襠勁開開,又要合住,是合勁寓於開勁之中,非是開是開、合是合,開合看成兩股勁。”“此著***摟膝拗步***合上著***白鶴亮翅***論,則合為合。合則合四肢之神,不但既成之形也。既成之形,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左足與右足相去幾尺,似乎不專謂合。然合者其形與神,不合者其四肢之位置。不如此,則下勢***初收***之收無來壟矣。且名之為收,不放則何以收?此謂閤中有開,合為開中之合也。”“下步跨虎勢,兩大腿前合後開,外合內開,兩兩相對相呼應。”

  第四,就技擊運動敵我雙方關係看,開合要有對應並服從技擊總體目標。其內在機制,則是敵我雙方力量分散與集中對應組合而形成的力學結構,其基本特點,則是捨己從人、因應知機、粘沾連隨、引進落空、隨曲就伸、得實即發。例如,在推手過程中,為了知人和不被人知,在由合到開的過程中,有時突然作一下圈合勁,而後繼續外開,是謂開之再開;在由開到合的過程中,有時突然作一下圈開勁,而後繼續再合,是謂合之再合,由此而造成對方“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速”以及“無所適從”的感覺。此即兵法上所謂兵不厭詐是也。所以陳鑫說:“開合原無定,屈伸勢相連。”此之謂也。

  正如武術的動靜是跟其戰略選擇的奇正聯絡在一起一樣,武術的開合還跟其勁路運轉的曲直聯絡在一起。肌體形態配置的背後,是力量執行的配置;戰勢的表現是肌體形態配置,戰機的根源則是力量執行的配置。任何武術招式都有曲和直這樣兩種軌跡。例如太極拳的動作主要的都作圓形、弧形、螺旋形運轉,基本都屬曲線,但是在這曲線當中卻是包含著直勁的。在這裡曲直相互變化的,具有曲中求直和後發先至的技術特徵。一般地說,動作合時蓄勁走曲線,動作開時發勁走直線。所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的技術要領,就含有這開合曲直的辨證法。通常以射箭為喻,太極拳“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沒有弓的曲圓蓄力,箭就不能直射而出。當然,這裡的直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太極推手往往在曲蓄的運轉中,將自己周身安排妥當並讓對方背勢,同時又選擇好發勁的落點、方向和時機,自我感覺處處得力,這時勁路便可筆直髮出,自然使對方應手而出。當然,推手時筆直髮力的方向要因具體情況而定,並且筆直中兼有螺旋和轉動。反之,對方直力打來,用曲橫之力化解或同時一出閃戰身法配合,又是小力勝大力、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所在。因而,動作中手臂中的接觸著力點,時時變換,如一中心點已過,即改用它點,這樣節節是曲線、節節是直線,處處是粘勁、處處是放勁,給人“周身柔軟若無骨,忽然撤開都是手”的感覺。在這攻守迴旋轉化中,雙方沿圓的任何點都有可能變成為直線而發或被人發出。若只有圓勁而沒有直勁,則只能化而不能發,若只有直勁而沒有圓勁,則遇有化者必落空,且對方攻來也無法化解。所以這裡的曲直也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剋、互相依賴、互相轉化的。至於其他武術的開合變化,其攻守的軌跡則乾脆表現為前後橫直的簡單直線。

  如果把這開合曲直的空間變化轉換成時態過程,一般武術的開合還有“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練功程式,亦即所謂在動作上要由大圈到小圈,再由小圈到無圈是也。這無圈的功夫,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它是由無數個常人難以覺察的微圈組成的直線,是曲與直的辯證統一。它是高度緊湊***合***的產物,但同時又表現為充塞宇宙的透空大展開。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練功中要“明規矩而守規矩,守規矩而合規矩。”總之處處捨己從人順應自然,而又處處從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可見,太極拳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系列上的開合曲直,都同樣明顯地表現出一種“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和“無為而無不為”的中國式智慧。

  特點

  一般的說來,中國武術全都講究剛柔相濟,儘管仍然大量保留有原始野性剛勇蠻霸之氣,但總的偏向卻是“尚智尚巧不尚力”的柔韌特性。就總體而言,中國武術的招式動作特別講究動靜互寓、開合得宜、起落有致、輕重相間、轉折圓韌、輕緩比對。這裡特別是作為整個中華武術代表的太極拳,在處理動靜開合問題上更是突出了它那陰柔鬆靜、佔中求圓和穩妥中庸、維持平衡的基本特徵。

  在活動形態上,太極拳特別講究鬆靜為本,並具有動靜相兼、鬆靜為本、以動養形、以靜養神、動以含機、靜以變化、動中求靜、返樸歸真的辯證特點。這點也可以推廣開去可以說明整個中國武術的特徵。程大力先生在《中國武術一歷史與文化》一書中指出“中國武術是一種靜態型武術。靜態的特徵表現在搏擊技術上,是強調下盤穩固,腳下要有根,站樁是無例外的入門初步。中國武術又主張‘形不破體,力不出尖’,靠不失重來求取平衡。於是中國武術的所有門派,步法都是單腳交替移動,無論進攻、退卻或起腿,都是或雙腳同時著地,或一隻腳處於運動和離開地面狀態時,另一隻腳處於靜止和接觸地面狀態。雙腳同時脫離地面的那種騰空飛擊,多半是功夫武俠電影中的誇張虛構。它事實上偶爾的存在,只是敗中求勝的無奈;所以它應該被看作靜態被破壞時努力恢復靜態的方式,而不是突破靜態的方式。”這些東西,明顯地區別於以拳擊為代表的西方式追求速度之動態武術。

  在開合問題上,太極拳講究內動順化,並具有開合相連、重內尚合、收斂內聚、以曲求伸、消長往來、因應自然、曲中求直、佔中走圓的內向性特徵。《易傳》雲:“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

  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亦此之謂也。這點推廣開去,同樣也可以說明包括中國的武術、舞蹈和雕塑、建築等在內的“內傾性”造型和“內聚性”動作之文化意向。

  據此,幾乎所有武術流派的操作十分強調在鬆靜為本的基礎上要守住中線、通過有序的弧形動作、注意整個體態上的三尖相對、內外六合和運轉上的以靜待動、後發制人。在己,要處處合住,互相呼應、不露空隙,使對方沒有可乘之機;對敵,要封逼拿閉,粘走相生、引進落空,讓對方有力不得力、有力無處使。在整體上則講究開合有致、收放自如;其勁路有蓄有發,蓄而後發,其訓練“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