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詩謎的故事

  民間故事來源於人民生活的語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非常密切,它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民俗、文化和心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河間詩謎,希望大家喜歡。

  《河間詩謎》

  清乾隆年間,直隸省河間縣有個縣令叫李大寶,是個十足的大貪官。

  這天,他坐在轎內正耀武揚威,突然轎子停了,就聽前面吵起來。李大寶掀開轎簾問:“怎麼回事?”轎邊的人連忙回道:“回老爺,咱被羊堵住了。”

  李大寶讓人放下轎,走了出來。果然,前面有一群羊把不寬的街道堵得滿滿的。李大寶嘿嘿一笑,一點手把奴才狗二叫過來,低聲說道:“狗二,老爺想吃烤全羊了。”狗二忙點點頭,跑過去對趕羊的老漢叫道:“喂!老傢伙,你可知罪?”老漢眨眨眼說道:“知什麼罪?我這不正向一邊趕呢。”狗二臉一繃喝道:“放肆!你縱羊攔路,冒犯縣太爺!不過念你初犯,把羊留下,就不治你的罪了。”老漢一聽哪裡答應。狗二一揮手叫來人,就要奪老漢的鞭子。

  正在這時,突然就聽有人一聲高喊:“等等。”人們循聲看去,只見一位中年男人,一步三搖地走了過來,上下打量著狗二說道:“厲害,果然厲害!不過大清律什麼時候多了條‘縱羊攔路,冒犯縣太爺’的罪名?你先給我說清楚。”

  狗二霸道慣了,見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大發淫威道:“你什麼東西,在河間,老子就是法!”他話音剛落,哪知李大寶趕過來喝道:“大膽奴才,還敢撒野!”接著,恭恭敬敬地對老漢連聲告罪,讓老漢趕著羊先過。然後轉回頭來,對中年男人抱拳說道:“慚愧慚愧,狗奴才太過膽大,讓紀先生見笑了。”

  原來,這位中年男人正是紀曉嵐。紀曉嵐看李大寶說道:“客氣啦。”說完就要走。李大寶連忙叫道:“先生等等。”一點手,讓人把轎子抬了過來說道:“久仰先生大名,只苦於無緣相見。幾日前得知先生去職回鄉,今天有幸在此巧遇,故懇請先生來府一座,不知先生能否賞臉?”說完一轉頭叫道:“把轎簾給先生掀開,讓先生坐轎,本官步行。” 紀曉嵐看轎子,又瞅了瞅李大寶笑道:“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就這樣,紀曉嵐坐轎,李大寶跟在轎邊回到了府內。李大寶命人擺上酒宴,同紀曉嵐推杯換盞地喝了起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大寶瞟了紀曉嵐一眼說道:“先生是我大清第一才子,詩詞雙絕,書法更是獨領風騷。今日得見,斗膽想求先生賜幾個字,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紀曉嵐放下酒杯問:“寫哪幾個字?”李大寶嘆了口氣說:“不瞞先生,公堂上的堂匾早已破舊不堪。想換個新的,但公務繁忙無暇顧及。今天得見先生,所以想請先生重寫牌匾上的‘公正廉明’這四個字。”

  紀曉嵐聽完,哈哈笑起來說:“好說,拿筆來。”李大寶雙眼一亮,連忙命人擺上筆硯,自己親自磨墨。一切停當,紀曉嵐走了過去,筆走龍鳳,一氣呵成,看得李大寶一個勁兒喊好。

  紀曉嵐哈哈笑著說:“看你這麼喜歡我的字,那就再送你幾個,也算咱倆投緣。”李大寶一聽,高興得直蹦,說道:“好好,先生受累。”

  紀曉嵐也不搭話,歪頭想了想說:“我送你一首詩吧。”說完,揮毫寫道:淚眼盡去可相逢,堂門之內紅日升。今下賢者懷才至,大寶執印河間幸。

  寫完後把筆一扔說道:“我寫得怎樣?”李大寶眉開眼笑,慌忙把紀曉嵐請入席,又是斟酒又是添菜,要多殷勤有多殷勤。

  轉過天,李大寶令人把這首詩裱起來,高掛在自己的客廳裡。誰來了就對誰說:“看見沒有,這是前大學士紀曉嵐寫的詩,專門誇我呢。”那得意勁兒就別提了。他這麼一嚷嚷,沒兩天這事就傳遍了河間的裡裡外外。

  河間縣離北京城很近,紀曉嵐又是大清著名才子,用現代話說是個公眾人物,自然用不了幾天就傳到了乾隆的耳朵裡。乾隆聽完就愣了,心說,紀曉嵐是不是被我削職為民遣返回鄉受刺激了?當年皇太后過壽我讓他賦詩,結果他寫道:這個婆姨不是人,九天玄女下凡塵。生個兒子是個賊,偷得仙桃獻母親。弄得一驚一乍,狗嘴不吐象牙,怎麼今天一個小縣令,他就這麼拍馬屁?不行,我要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