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精選閱讀

  怎麼樣才算是一篇好的文章呢?估計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不一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箭扣長城之旅

  今天我們來到了箭扣長城,這裡是一斷野長城,有著悠久的歷史。

  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縣城約30公里,長約10公里,山勢變化很大,忽高忽低,險峰斷崖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的形狀呈W狀,形如一隻箭扣在滿弓上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中最著名的險惡斷之一。

  我們驅車到了箭扣長城腳下,天很陰,我們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兩座烽火臺。山很高很高,似乎怎麼也望不到頂。開始爬山了,先是一片田野接著一片片田野。漸漸的我們進了山,一塊絆腳石接著一塊塊絆腳石,這使我體會到了“山蒼蒼,野茫茫”的意境。

  經過久經攀登的大山我們終於到達的巔峰,這裡就是明代的箭扣長城,他經過了大約六百多年的風雨折磨,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座廢長城、野長城。左面似蜿蜒的巨龍,非常平坦;右面是一座巨型的梯子,通向雲間,高百米,讓人一見就起恐懼之心。

  我們向左面開出,不艱難,也不恐慌。長城上長滿了樹冠,我們在樹冠中穿行,穿越一個個烽火臺。最後是一個斷崖,我們下不去,只能返回。爸爸叫我向右路開進,我們不太敢,怕摔下來摔死。於是爸爸自己去爬了。爸爸回來了,他叫我上,我很無奈,只好硬者頭皮跟著他。一路上隨時不斷,只有少不小心,就有可能墜入懸崖。一陣風吹過,很涼爽;又好像在衰減我的信心,但我還是堅持著。右路的長城很陡很陡,一個臺階就有半米高,高則七八分米。不愧是名不虛傳得“天梯”啊!經過一段段碎石坑,終於到了頂峰,烽火臺就在我的眼前。可是下一個問題更艱鉅,通往烽火臺的樓閣。兩面懸崖峭壁,稍不留神,就會墜落山間。但我還是穩穩當當的爬了上去。

  那一刻爸爸經常告訴我的話,我也似乎明白多了。“許多人,不是成功不了。而是被眼前能夠通過的局勢,嚇倒了”是啊!就像我剛才一樣,被眼前的局勢嚇倒了。只要咬緊牙關上去,就能成功!

  :大雁南飛,來年春天還回來

  碧雲天,秋風起,轉眼之間,又一年,黃花碎地,大雁南飛。

  多少個這樣的日子在我的額頭劃過,深深淺淺地記錄著生活的艱辛與歡樂。往事如煙,但又不能完全忘卻,記憶的閘門一旦開啟,奔湧的是兒子從小到大和我在一起的流金歲月,兒子長大了,去部隊五年之久,這五年裡,我是依靠嘴裡含著兒子的名字過日子的。

  兒子沒有念大學,是壓根就沒有去考,不是兒子缺少聰明,而是,兒子看我每天做著小買賣賺一點點辛苦錢來供他上學,而且,常常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的很不是滋味,為了給我省錢,不念書的想法使兒子與大學無緣。

  在兒子念小學的時候,我在早市擺地攤兒,天還沒有亮,我就要把兩大包的背心、褲頭、襪子、鞋墊在市場上擺好,沒有時間給兒子做飯,兒子起來後,揹著書包到我的地攤兒前,我給一元錢買兩個餡餅算是兒子的早餐了,那時,實在是沒有錢,本小利薄,賣一件背心賺五角錢,賣一雙鞋墊賺二角錢,過了晌午收攤兒時也賺不到二十元,下午的日頭還紅著臉的時候,我又要奔赴夜市,為的是能多賣一點、多賺一點,有時在早市散集後,我還要風塵僕僕地去趕車,到批發市場進貨,在趕回來的時候,夜市若沒有散集,我就把大包小包的商品倒騰到夜市去,半夜十點鐘左右到家,累得連臉都懶得洗就想睡覺休息,一天下來,賺的錢超過三十元,連我父母也跟著高興,我擺地攤兒,父母每天身前身後幫著忙活,收入多一點,他們自然笑逐顏開,但不是每天都有收入的,陰天下雨的就不能出攤兒了,寒冬時節,大雪飄飛,我只好蜷縮在家裡等著天放晴,這樣下來,一年也就四、五千元的收入,去掉開銷,沒有餘額。

  夏季,兒子除了一套校服以外,還有一套短袖衣褲,來回換洗著,個頭不斷長高,衣服相對不斷瘦小,沒有多餘的錢給兒子買新服。兒子也攀比別的同學有多少帥氣的球衣,和我嘟噥好多次,他喜歡同學中穿的克羅埃西亞國家隊的球衣,看著兒子眼巴巴的神情,再難,也要給兒子買一套,那一套球衣二十五元錢是我那天的收入,兒子穿上新衣服連蹦帶跳的,高興的不得了,看著兒子高興的樣子我也滿足了。

  魚、肉是不能吃的,對於我和兒子來說,那是奢侈品,白菜、土豆不斷頓就可以了。有一段時間,天冷得要命,我不能出攤兒,學校要試卷費,兒子把我口袋裡的人民幣掃光了,家裡一個菜葉也沒有,孩子在長身體,需要營養,只有一個雞蛋,我把這枚雞蛋與大醬放在一起用鍋炒熟,一碗剩飯熱一下,讓兒子吃飯,兒子把雞蛋醬用湯匙舀到飯上抹抹,飯上黃的、白的,像花朵,兒子笑了,對我說:媽,這叫花花飯。我聽了,心,顫抖不已,眼角有鹹鹹的液體滾落,兒子呀,媽媽沒有本事,媽媽養你很艱難,讓你的童年這樣委屈!

  後來,我在商場承租了一個店鋪,賣起成人衣服,一件衣服賺十元八元的,童叟無欺,遇到和我有同樣境遇的困難家庭,我賠上車腳路費的,只收個成本。因為,我懂得窮人的卑微和尊嚴、窮人的艱難與快樂。

  日子年復一年,我似乎老了,有些力不從心。為了進好商品去北京,北京的地鐵、火車站的上下甬路都是乘電梯,到家這邊的火車站的地下甬路沒有電梯,是一蹬蹬的臺階,當我抱著一個包裹走不遠處放下,再回去抱另一個包裹,再往前走不遠處放下,再回去取另一些包裹,十分鐘的臺階甬路我要來回折騰三十分鐘,汗如雨下。兒子從部隊打電話過來,讓我把店鋪租出去,願意動彈做點別的,別跑那麼遠進貨了。我接受了兒子的命令,把店鋪租出去了,現在每天在網上看看新聞評論,自己偶爾寫點隨想。

  人生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信念,我堅信:大雁南飛,來年春天還回來,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兒子養大成人!

  大雁,春來秋去,我的兒子,已然成為一位優秀的軍人!

  蘇姍寫於2012年9月30日

  :秋日黃昏

  你若把心靈置入秋日的黃昏,你就會收穫一份淡定,親歷黃昏的安詳與靜謐。

  秋天的午後,由於風兒的傳遞,碩果飄香,放逐了所有的異味。天高雲淡,絮狀的雲兒置身藍天的懷抱,悠然飄動。天空下的人,也一如雲兒的從容和淡定,因為秋的豐收已成定局。

  忙於三秋的農人,披著彩霞踏上了回家的曲徑,望著漸次亮起的燈火,還有裊裊炊煙,個個都把收穫的喜悅和滿足寫在臉上。我們的父輩,還有我,不知擁有了多少個這樣秋日的黃昏。

  溪水般的心緒在秋日的黃昏,總會掀起縷縷微瀾,讓擱淺已久的心事又慢慢浮起,那些最不可碰觸的舊事在黃昏的翻閱下,依然鮮活如初,牢牢地鑲嵌在歲月的故里。

  一個人站在開元路的南端,享受著秋日黃昏的一抹清幽和閒適。前行幾步,就是近郊的農村。往日的蔥蘢已悄然褪色,一些花草開始默默地凋敗。

  晚風陣陣,有些薄涼,莊子裡星星點點的燈火,成就了黃昏的神祕和美麗。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曾經秋日的黃昏。太陽落山,三五同伴,翻過南嶺,穿越溝坎,在孤月下的田野,點燃風乾的秸稈,瞬間,燒烤的花生叭叭作響,毛豆滿口生香,紅薯甘甜細面,玉米鮮嫩可口,黃昏的燒烤竟然如此的新鮮和豐盛。然後把殘渣與剩餘的秸稈掩埋,以免長輩訓斥。那栩栩如生的場景,雖漸行漸遠,而曾經的感動和快活卻讓人常常懷戀。

  每每黃昏,那些親歷了春種,夏耕的父老,望著滿倉的五穀,總有說不出的滿足和喜悅。以糧為天的農人,堅守一種勞作,秉承一種堅持,守望一季豐碩。就這樣在秋日裡收穫了一次次豐碩,沉澱了一次次喜悅,醞釀了一季季希望。

  那些植根於泥土的種子,為了實現生命的飽滿,不畏艱辛,終於穿越了一個個長夜的熬煎,迎合著季節的韻律,在成長中成熟,完成了輪迴中的又一次圓滿。

  道,就是規律。在這孤月懸空的黃昏,片片落葉擲地有聲,也許是向人們醒示:萬物皆規律,不可逆道而行。種子,是秉承規律的典範,發芽,破土,生長,結果,最終成就了生命的豐盈。人,也該這樣,只有堅守和秉持一種“道”,才能成為順勢而行,依道而進的佛。

  走過了許多路,經歷過許多事,度過了許多黃昏,人生中那一份淡定,那一份老成就這樣在重疊的時光裡慢慢形成。這分明就是秋、秋日黃昏所賦予的覺和智。

  黃昏,一陣陣細微的脈動,一縷縷瑣碎的往事,在這豐碩與凋敗連結的埠,竟然那樣的鮮活,那樣的清淺和讓人懷戀。

  被月色浸染的黃昏,絲絲縷縷地靠近地面,平添了一抹壯麗,一抹悽美。遙望莊子裡或明或暗的燈火,彷彿聽到了無聲的呼喚,遊子,歸來吧!

  子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