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含義

  在唐詩中,杏花是輕愁淡喜之花、心緒繚亂之花、輕浮易謝之花、美人遲暮之花。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杏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為:少女的慕情、嬌羞、疑惑。

  杏花:酒的使者。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桃紅李白,撩人心魂。杏花的栽培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究竟在何處,眾說紛紜,一說在山西汾陽,又說在金陵鳳凰臺,安徽貴池杏花村方圓十里杏林一片,當麗春三月"杏花枝上著春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是貴池十大名景之一。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首句寫樹。一“繞”字,寫出了“春水”以深情柔意對“花身”的愛惜、護衛和滋潤,突出了杏花生長環境的清澄幽潔。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這首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的《北陂杏花》.首句通過一個“繞”字,寫出了春水愛花、惜花、護花、戀花的情景,側面寫出了杏花的可愛。詩人以水邊的杏花自況,縱然被春風吹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於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碎,化為汙濁的塵土。流露出悲壯的情感,表現出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願同流合汙的精神。你說的這兩句描繪了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首句點明杏花所處地理位置。“陂”,此處是指池塘。一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預示著勃發的生機。“繞”字用得精巧,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水花之相依相親。次句寫花。樹上繁花似錦,妖嬈美麗;水中倒影盪漾,同樣嬌媚生動,樹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輝,相得益彰。宋人許顗《彥周詩話》稱:“荊公***王安石***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花樹倒影在明淨清澈的春水之中,於原有的嬌豔之外更增添了一種清澄淵靜之美。王安石晚年退居林下,淡然自得,泊然無為,他特別愛看水中倒影,正反映了他在這種淡泊心境下對於澄澹虛靜之美的追求。花開花落,是生物的必然。是吹散空中,灑落水上;還是淪落塵陌,任人踐踏,落花有著不同的去處。這裡的“北陂杏花”顯然屬於前者。詩人由此生髮情思,代花立言,以決絕的語氣作出選擇:“作雪”而決不“成塵”。這裡的杏花已成了人格的象徵。清人陳衍曾說:“末二語恰是自己身份。”王安石為人剛毅倔強,後兩句正反映了他這方面的志向和性格。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滿池花影搖曳迷離。“妖嬈”二字本用於寫人,這裡移用於杏花,展現了杏花爭奇鬥妍的照人光彩。一個“各”字,表明在詩人眼中,花與影一樣地美豔、多情,一樣令人流連忘返、沉迷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