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千年古城青州之感隨筆

  青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城,也是被國家認定為5A級別的風景區。下面就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千年古城覓詞蹤》吧!

  原標題:千年古城覓詞蹤

  深秋的魯中,雲淡風輕,暖陽高照。位於齊魯腹地的歷史文化名城淄博,正敞開它博大的胸懷,擁抱來自全國各地前來參加“海河杯”全國文學大獎賽頒獎會暨全國散文作家魯中筆會採風活動的作家朋友們!

  採風活動的首選,便是鑲嵌在齊魯大地上的璀璨耀明珠一一青州。它古老而厚重、年輕而蓬勃。青州-秦州,近乎相同的名字,於我耳中,是如此的親暱,同家鄉甘肅天水的古稱秦州是那麼的相近相親。

  青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2200年的建城史,其名始見於《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濰淄其道”的記載。它位於齊魯大地腹心,山東半島之咽喉。古青州的範圍,地域之遼闊,西起泰山,東至大海,境內有濰、淄河流。是華夏大地最早被命名的地域。早在上古時代,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青州可謂九州之一,堪稱千年古城。我國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就建於青州古城區,因街內中段有昭德閣而故名。

  於我的印象中,青州無愧為青,這裡平原無際、土地肥沃,田野阡陌青翠、樹木滿目蔥蘢。這兒的大地青得富饒美麗、翠得旖旎動人;這兒的天空青得高遠深邃、藍得明淨透亮;這兒的湖河青得澄澈瀲灩、綠得令人陶醉。就連古街小巷的青石板兒,也青得油亮、青得古樸,恍若於清明上河的古鎮裡遊歷。

  從千里之外的西北邊陲、隴上秦州,到東海之濱的古城青州,只因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讓我半生崇敬仰慕的傳奇女子。少時,那個編印在中學課本詩詞裡的她,於我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然而,二十年前的一個偶然,讓我從一本小說裡,更深地瞭解了這個中國古代詞壇上傑出的女性。從此迷戀上了這個“文蓋塞北,詞壓江南”的集美貌才華於一身的曠世才女。她的文學魅力深深吸引著我去探訪追尋她傳奇的一生。因此,我的星夢偶像,也註定與李易安及她的詩詞結下了解不開的淵源。

  曾記七年前,第一次造訪青州,拜謁易安君。時值仲夏,一個夕霞滿天的黃昏,攜同齡侄女,信步於青州城西南隅的範公亭公園。洋溪湖畔碧柳依依、湖水微漾。過了青石板砌成的永濟橋,不經意間,來到南陽河邊,一座古典風格建築群躍入眼簾,近前觀看,硃紅色的大門頭,青色匾額上“李清照紀念祠”六個字赫然醒目。我如獲至寶,心中驚喜翩然。便匆匆忙放快了腳步,拾級入得庭院。此時,餘霞落盡、暮色漸濃的紀念館內,古木森森、幽深靜寂,一種莫名的肅穆淒涼之感頓生心頭。環目四周,“歸來堂”、“易安居”門庭緊閉。古樹枝頭鳥兒啼鳴,我儼然置身於千年之前的易安故居,那於“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中尋尋覓覓的老年易安彷彿就在身邊。我也不由得四處尋覓起來……

  月光慢慢滑落靜美的範公亭公園,照亮了千年易安傷感的髮簪。心中忽然一束光亮,那是《如夢令》裡活潑歡笑的少年李易安,也是“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的豆蔻少女李清照。想起這些,我傷感的心緒逐漸平復,深感女性當如此,也不枉一世女兒心。

  我移步洋溪湖的曲徑迴廊,佇立於藕花深處,倚欄回望,聯想起李清照極不平凡的一生,我不禁默然吟出這首:

  七律《謁青州李清照紀念祠寄懷》

  洋溪湖上日偏西

  微動荷風月影低

  庭院深深通曲徑

  芳魂寂寂伴空閨

  易安居里紅霞落

  漱玉詞廊紫燕啼

  正是詩心吟苦處

  回看煙柳已悽迷

  七年後的這個暮秋,再一次拜謁詞君,讓我近距離地細細打量她生活過的每一處寓所,從每一首詞中品味她情感的點點滴滴,也為上一次的匆忙且冒味的造訪,彌補缺憾。步入紀念館內院,正廳為“歸來堂”,由趙樸初題寫,門旁楹聯書為:

  紅雨飛愁千古絕唱消魂句,黃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詞。“歸來堂”西側南側為碑廊,有當代書法家所書李清照詞七首。其中有一幅為趙明誠在仰天山的題字,這也許是他們夫婦在青州留下唯一的文字痕跡了。院中栽種有李清照生前最喜愛的,並多次在詞中寫到的菊花、海棠、梧桐等樹木花草,館內還建有“易安居”、“金石齋”、“人傑亭”等景觀。時下正是滿院黃花盈袖香的季節,東側臥室陳列著李清照一生簡歷及著作。

  李清照,濟南章丘人,自號“易安居士”,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作家,北宋婉約派女詞人,她的詞作婉約清麗,含蓄凝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宋徽宗大觀元年,即***公元1106年***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在朝為官,後官居宰相,因北宋官場腐敗,黨爭不斷,受蔡京誣陷罷官,不久於京師去世。丈夫趙明誠因受牽連,被追奪贈官,***公元1107年***李清照隨夫從京城移居青州。他們在青州東陽城建有庭宅,從此,開始了他們閒適 、愜意的生活。借陶淵明詩句中《歸來去兮辭》及其中的“審容膝之易安”句,將廳堂取名“歸來堂”,而李清照則把自己的居室稱之為“易安室”。這十四年間,他們夫妻二人共同致力於金石拓片的蒐集整理,一起編撰《金石錄》一書。閒暇時餘,他們把酒論詩,賭書潑茶。活出了他們人生中精彩、最浪漫、最富詩情畫意的十四年神仙眷侶般地生活。

  輕撫詞廊石碑上的清詞,感嘆詞人一生命運多舛、清冷悽苦,不免讓人心生悲憫。由於朝廷政局變遷和趙明誠的復官上任,他們緊挽著的手臂,無奈地鬆開了。此後的幾年,孤身獨居青州的李清照,沉積於心的離愁別緒,如江河奔湧,一瀉千里,匯聚成一闕闕膾灸人口的清詞麗句,將她獨自在家的孤廖寂寞和對丈夫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道盡了她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我獨自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古巷,追憶詞人傳奇的一生,卻彷彿看到她正挽著愛人的手臂,倘佯於青州的每一條小巷,尋覓著他們鍾愛一生的金石字畫。又彷彿看到他們正登臨順河樓倚欄遠眺,吟詩對句。亦或身披鬥蓬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踏雪訪梅。

  我鍾情於青州,鍾情於有你、李易安的青州。我喜歡你,喜歡“沉醉不知歸路” 的你。喜歡“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你。更喜歡“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的你。我憐惜你,憐惜“守著窗兒,獨自怎生的黑”的你。亦憐惜“寂寞深”的你。我欽佩你“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路”的磅礴氣勢。更欽佩你“生當做人傑,死亦鬼雄”的民族氣節和頂天立地的人格魅力。

  你,因了青州而偉大,青州,因了你而自豪。

  文/苗秀

  公眾號:東方散文雜誌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