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模式探究

  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學”,教師成為引導者,把學習時間留給學生,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自主性學習課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查閱!

  篇一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索、分析、學習完成一定的目標。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不限於智力因素對學習狀況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強烈的求知慾望,積極主動的思考、求知。自主學習依託於老師的指導,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條件制定夜襲目標,選擇學習方法,通過自我學習和教師的因材施教在教學目標的巨集觀調控下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態度,減少學生對老師灌輸式學習的以來,從而主動掌握知識。

  二、培養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投入學習中去,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到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己學習的能力,改變以往被動灌輸式學習,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動性,可以有計劃有節奏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學生除了接受課堂上的常規教學內容,還能延伸學習內容,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以形成自己對所掌握知識的獨特見解和觀點。

  1.自主學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自主學習,一般是老師在現在課堂上確定主題,提出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目標先自主學習,並找出難點問題的解決方法,然後在課堂上同學們共同探討問題的正確解法,並在課堂訓練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這一的學習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活躍性,發揮出學習的潛能。

  2.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整體水平。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要統籌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然而學生的學習狀況參差不齊,接受程度也因人而異,因此提高學生主動能力,便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首先調動學習積極性高的同學,他們建立了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成績得到長足進步,對其他同學來說是一種榜樣和動力,可以有效帶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由被動變主動的自主學習,可以讓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增長信心。

  3.自主學習,發揮最大潛能。學生時代處於大腦活躍期,擁有極強的記憶力和創造力,擁有極大的學習潛能。學生能更好的運用自主學習就可以儲藏更多的知識,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通常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容易限制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習效果並不理想,阻礙了真正潛能的發揮。學生想要更好的學習,就要調動起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會自主學習,才能更好的發揮自身蘊藏的潛能。

  三、如何培養數學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是一種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緊密關聯的學科,數學教學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的數學活動而實現的一種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為出發點,逐步培養自主學習及同他人合作的能力。數學教學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等活動強化自己的數學基礎,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散,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教師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解惑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設計特色教學計劃,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高效地取得數學學習的成功。

  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具有較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會產生較強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應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運用已有知識和學習技能,通過對學習內容的閱讀與理解以達到獲取新知識的目的,從而更快地完成學習目標。對於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需要教師的自學提示。對於小學生而言,自學能力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培養,對於自主意識較差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引導的方式就是為其建立良好的自學提示。

  2.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種不斷探索的過程,過程中充滿推理、試驗、觀察等挑戰性活動。教師應該一改以往事例、講解等陳舊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探索、合作的能力,使學生在新的教學方式下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例如如下例題:在括號內填入數字是此數列具有一定規律並說明。1,3,5,******,******,******……對於此類題目,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我思考,從多種角度推敲數列所隱含的規律,並讓學生間進行交流活動,集思廣益,嘗試解出多種答案。在此類題目的答題過程中,只要學生給出答案並能合理作出解釋,就應給予肯定。學生給出的答案有以下幾種可能:***1***填入7,9,11,形成基數數列。***2***填入9,15,25,使數列從第三個數起每個數為前兩個數的和加1。***3***填入17,87,1481,使數列從第三個數起每個數為前兩個數的積加2。此類教學方式更具挑戰性,使學生在深度的自我思考及交流合作過程中掌握學習方式,更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進行靈活多變的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勤學好問的學習能力,探索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加以合理地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發展學生“從有到無”的探索能力。在學生的自學過程中,通過已掌握的知識,不斷探索新知識,並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範圍。以數學計算為例,使用掌握的四則運演算法則,由簡到易分別進行百以內、千以內至萬以內的加減法,總結歸納出計算規律,掌握學習竅門,增強探索求知的能力。

  作者:張霞 單位:山東沂水縣第二實驗小學

  篇二

  一、切實改善師生關係,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實施情感教學是教學理念中永恆的真理。就像於漪提到的,授課環節實則為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不能彰顯心靈的一種契合性,就無法將文字知識水到渠成的傳輸給學生。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師能夠將真情融注到授課的每一個層面,能夠收穫事半功倍的成效。這樣的策略可以進一步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授課環節師生之間的愉悅之感,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其一,師生之間構建協作、和諧及互動形式的新型關係,彰顯彼此的一種愉悅、民主、平等及和諧特徵。這亦為提升課堂授課效能的重要前提,可以使得授課過程中的心理情境更為優化。一個愛生、懂生的數學教師,能夠將春風化雨的教誨,及陽光般的表揚給予學生,儘管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每一個孩子依然能夠在心靈上受到教師的鼓勵,提升自信心。其二,將課堂主體求知的慾望激發出來。主要藉助對授課氛圍的營造以及對問題情境的創設達成這一目的。前者是將授課主體對問題的思索激發出來,進而使其生髮出一種自主探究的慾望,針對小學生的認知特徵,教師在設定問題情境的時候應當注重一種趣味性。後者是藉助對問題情境的模擬,使得學生又一種身臨其境的感知,真正成為探究問題的主角,通過聯想等方式,使其對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有一種質疑的意識。

  二、學生於交流中掌握自主探究

  作為教師,我們應當認識到學生個體在對問題的思考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思維溝通通常能夠激發智慧的思考。進行溝通的環節,可以將小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角色充分彰顯出來。借鑑他人的思考問題的思路等,將自我對問題的認知表達出來,進而掌握多角度思索及解決數學問題。比方說,教師在講解《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時候,藉助多媒體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方位的車輛進行展示,進而讓小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引下進行自主統計。教師對學生自主統計結果進行彙總的時候,可以看到各異的結果。最後教師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們思考,在這一統計環節,統計錯誤率偏高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出現的問題。在這一環節,可以將學生以每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學生之間通過意見溝通,得出進行該資料統計的前提:其一,掌握這一時間段該區域的車輛類別;其二,藉助“正”字進行數值的記載;其三,眾多通過該區域的車輛,並且車輛並非按照種類特徵依次通過,因此唯有藉助小組協作,才可以各司其職的將各個類別的車輛數值統計出來。之後,依據學生進行討論之後的答案,進而得出相應的車輛數額。這一環節,通過小組協作,意見交流,使得學生學生學會傾聽思考別人答案,進而得出問題的最佳答案,進而更為有效的應對“動態資料”中的相關問題。

  三、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授課環節實際為教和學的一種互動。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應當傳達給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得到新知識的本領,在學習環節學會思考。所謂教即為使得學生學習能力;所謂學即為學生依據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于思考中學得知識,於運用知識環節強化思維。所以,只有令課堂主體自覺積極的進行知識探究,才能對其自主探究意識予以真正的尊重,進而將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思索的積極調動起來,進而令其切實進行自主探究。教學環節,教師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這樣學生就會獲得更多展現自我的機遇,於授課環節,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彰顯出來,實質上亦為對其自主意識的尊重。在實踐環節,打破了以往的授課形式,進而使得學生置身屬於自我的舞臺,感受自主探究的魅力。這一環節,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相應的引導,包容學生的一些不完善甚至錯誤的答案,使其真正融入到課堂互動環節。比方說,筆者在講解正方形及長方形周長的章節的時候,交於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其在測量、擺、拼等過程中,擇取最精確的結果。這樣親自動手的策略,更吻合小學生的認知特徵,使其作為課堂主體的角色得以充分彰顯,強化其自主探究的意識。綜上所述,學生掌握了自主探究,進而把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知識的策略,進而科學地進行探究,從認知及理解知識轉換為應對問題。這一過程其價值在於藉助自主探究過程,使學生強化自主探究的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接受素質教育的過程,掌握數學知識,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王俊傑 寧紀繪 單位:山東省臨沂汪溝第一中學

  篇三

  1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重要性

  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長期以來以知識傳授模式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要講解員,學生只能充當聽眾的角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給出練習,學生負責完成等教學模式長期禁錮著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新課程下,教學課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轉變為學習的引路人,組織小組合作開展數學探究活動。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無法完全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還處於單調、枯燥乏味的境況,學生被學習奴役著,在各種數學題海中奮筆疾書,但卻培養不出對數學的感情,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主動進行數學學習的意識,數學思維模式得不到建立,數學能力得不到培養等,這些能力無法伴隨數學學習逐步深入而發展。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在新時期下,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是十分重要的。

  2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必要性

  2.1遵循學生成長規律

  追求學生全面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在課堂學習中,掌握的知識量大小是次要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等才是重要的。這些能力的形成,能為今後的繼續學習奠定結實的基礎。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課本知識,還需要將眼光放長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進行正確引導,循循善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課堂是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機會。

  2.2凸顯課程改革本質

  課堂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與和闡述的活動,而是課堂參與者共同探究與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習技能和促進正確價值觀形成是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一種探究、選擇、創造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科學與創新精神形成。它不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公式,而是通過猜想、驗證中理解和掌握公式。新課標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要求,因而只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充分學習和思考時間,促進小組合作的進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這樣才能將新課改的目標落到實處。

  2.3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將前人的智慧和經驗進行總結,形成自己的智慧。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生怕學生出錯,緊緊跟隨,一有錯誤立馬糾正,這樣不僅加重教師負擔,還剝奪了學生的思考。自主學習課堂的出現,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需要在在關鍵點與困惑處給予提示,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總結,這樣不僅有利於減輕教師課業負擔,還能提升學生獨立學習數學的能力。

  3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主要方法

  3.1讓學

  “讓學”簡言之,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讓學”。“讓學能夠將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渴望激發出來,讓學生自己把握課堂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喚醒自己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教學冀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下“三角形”時,設計如下教學步驟。一是讀,即閱讀教材三角形的內容;二是擺,運用不同長度的木棒擺出不同的三角形;三是標,標出擺放的三角形的各邊長;四是找,尋找擺放的三角形的規律;五是答,教師對於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的自學步驟,明確學習目標,給出學習內容,讓學生動手,並留足時間給學生總結規律,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能夠促使學生學會學習。

  3.2導學

  在以學為主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觀察每個學生,進而組織適應學生學習需求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刻數學經驗。例如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時,首先以兩個小朋友分享一條旺旺碎冰冰的廣告播放匯入,引導學生探討每個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並思考為什麼用二分之一表示,揭示一份東西分成兩份,每一份即用二分之一表示,其次,帶領學生研究分數的寫法,通過討論,明確橫線上寫1,橫線下寫2,並弄清這樣的寫法與意義的關係。通過這樣有趣的匯入,是學生的視野得到刺激,進而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拓展,內涵得到積累

  3.3評學

  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是為了能夠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的評學活動,能夠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同時也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評學”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學習的評價”,另一種是“為學習的評價”,前者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容易造成學生失敗後的恐懼情緒。後者則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知識掌握與情感、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價值觀共時培養,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成功的渴望。自主學習課堂以“為學習的評價”為主,追求學生的數學個性與潛能發展,給予他們自主思考的空間,尊重他們的思考結果,目的是為了激發他們存在的數學潛能。運用這樣的學習評價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激勵,在數學道路上不斷進行探究與創新。

  4結語

  自主性課堂注重以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讓課堂更有活力,強調師生的交流與互動,注重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學”,教師成為引導者,把學習時間留給學生,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可見,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自主性學習課堂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茂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經開區許家莊小學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