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數學論文精選

  高等數學是眾多學科的基礎,數理能力的強弱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等數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高等數學論文範文一:高等數學課程學習網站設計應用

  1設計擬達到的目標

  使用網路媒體,高等數學教學資源可以多種方式組合,以適應A級、B級、C級不同學習者的需要。高等數學的教學從單純課堂教學延伸到了網路上的協同輔導、學習和工作。網路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還可以被不同高校共享,並在每個學習者需要的時間和地點被使用,使高等數學的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本設計利用雲南省昆明市西南林業大學已經建設完成的遍佈各教室、各學生宿舍的校園網路,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為核心,以高等數學教學資源庫、網路課程、模擬測試題庫等為資源支撐,建設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網站,為教師所需整合各自教學內容、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培養提供全面的支援和服務。

  2課程學習網站功能模組結構

  2.1數學新聞

  數學新聞資訊顯示,由課程負責人在後臺新增新聞資訊,包括標題、新增時間、簡要描述、詳細描述等內容,前端以列表形式進行展示,學生點選新聞標題,進入相應的新聞詳細資訊頁瀏覽新聞內容。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分享,讓學生能從課堂之餘學習新知識。

  2.2教學團隊

  辦學質量的好壞,取決於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而最關鍵乃教學管理。該項主要展示學校數學的教育師資力量。3.3數學史話數學科學具有悠久歷史,與自然科學相比,數學更是積累性學科,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續性。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的著名數學大師趣事收集於此,不僅能讓學生更多的瞭解數學發展歷程,還能提高學習興趣,從各素材中汲取養分,為今後學習奠定基石。

  2.4課程安排

  學生進入高等數學課程網站後,從導航選單中進入課程安排選項,瀏覽每位教師制定的教學安排計劃,瞭解各個學習階段應要學習或掌握的知識,並能根據教師的課程安排計劃合理調整自身的學習計劃,以不斷增強自身知識結構,複習和預習課程內容。

  2.5學習園地

  學習園地模組共分為兩個小的模組,分別為檢視作業佈置和作業提交。檢視作業佈置可以查詢本次課或以前課程的課後作業,並能進行線上練習,或記錄下來再學習。作業提交,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後,進行作業的提交。當然,為了安全考慮,在學生上傳檔案前必須首先進行登入,上傳檔案僅為rar或zip的壓縮包檔案,上傳檔案大小不超過3Mb。作業上傳路徑為教師佈置作業時產生的路徑,教師收取作業時進入該路徑即可。

  2.6線上測試

  傳統考試從出題、組卷、印刷到試卷的分發、答題、收卷等程式,使得整個過程人工參與量大、週期長,容易出錯,還需做好保密工作,使得學習考試成本較大。而線上測試可以實現無紙化、網路化、自動化,教師可以從題庫中按所需自動組題成一套試卷,學生也可自行到系統內抽取題目進行測試,該過程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節省了財力、物力、人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資料庫設計

  本網站資料庫設有系統設定表、學生資訊表、管理員/教師表、新聞資訊/數學史話表、學生作業表、學生考試表、教師課程安排表、試題表、試卷表等16個數據表。檢視作為一個“虛表”,是從一個或多個基本資料表中匯出的表。由於試題表和試卷表資料量龐大,而且訪問次數多,因此這兩個表結構的設計是本系統建設成功的關鍵。根據課程網站建設的要求及預計目標,現已完成資料庫的設計和整個網站的功能模組建設,接下來即將完成資料的連結,並在分級教學的A級學生中,挑選出2個班級作為試驗班,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積極滲透,提高數學能力,培養具有較高數學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高等數學論文範文二:數學建模思想下高等數學論文

  1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思想應用的優勢

  1.1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如果缺乏正確的認識與定位,就會致使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積極性較低,在實際解題中,無法有效拓展思路,缺乏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可以讓學生對高等數學進行重新的認識與定位,準確掌握有關概念、定理知識,並且將其應用在實際工作當中。與純理論教學相較而言,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2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不僅要了解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滿足工作需求。高等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較強的抽象性,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滿足了社會發展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可以加強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數學模型的構建,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與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3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和傳統高等數學純理論教學不同,數學建模思想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時候,更加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數學模型的構建,解決實際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實際運用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建模活動需要學生參與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完成數學模型的求解。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具有充足的思考空間,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身優勢,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能,有效解決了實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數學運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思想應用的原則

  在進行數學建模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例項簡明易懂,結合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易懂的實際問題出發,由淺到深的展開教學內容,通過建模思想的滲透,讓學生進行認真的思考,進而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與手段。在實際教學中,不要強求統一,針對不同的專業、院校,展開因材施教,加強與教學研究的結合,不斷髮現問題,並且予以改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編寫一些可以融入的教學單元,為相關課程教學提供有效的數學建模素材,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學習與研究,培養個人的教學風格。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大一的第一學期,加強教師引導與教育,根據實際問題,重視微積分概念、思想、方法的學習,結合數學建模思想,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高等數學的重要性,進而展開相關學習。

  3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有效方法

  3.1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需要重視教學觀念的轉變,向學生傳授數學模型思想,提高學生數學建模的意識。在有關概念、公式等理論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知識的來龍去脈進行講解,還要讓學生進行親身體會,進而在體會中不斷提高學習成績。比如,37支球隊進行淘汰賽,每輪比賽出場2支球隊,勝利的一方進入下一輪,直到比賽結束。請問:在這一過程中,一共需要進行多少場比賽?一般的解題方法就是預留1支球隊,其它球隊進行淘汰賽,那麼36/2+18/2+10/2+4/2+2/2+1=36。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教學思路,通過逆向思維的形式解答,即,每場比賽淘汰1支球隊,那麼就需要淘汰36支球隊,進而比賽場次為36。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加深對數學建模思想的認識,提高高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3.2高等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等數學概念教學中,相較於初高中數學概念,更加抽象,如導數、定積分等。在對這些概念展開學習的時候,學生一般都比較重視這些概念的來源與應用,希望可以在實際問題中找出這些概念的原型。實際上,在高等數學微積分概念中,其形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數學建模思想。為此,在匯入數學概念的時候,藉助數學建模思想,完成教學內容是非常可行的。每引出—個新概念,都應有—個刺激學生學習欲的例項,說明該內容的應用性。在高等數學概念教學中,通過實際問題情境的創設與匯入,可以讓學生了解概念形成的過程,進而運用抽象知識解決概念形成過程,引出數學概念,構建數學模型,加強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比如,在學習定積分概念的時候,可以設計以下教學過程:首先,提出問題。怎樣求勻變速直線運動路程?怎樣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等等。其次,分析問題。如果速度是不變的,那麼路程=速度×時間。問題是這裡的速度不是一個常數,為此,上述公式不能用。最後,解決問題。將時間段分成很多的小區間,在時間段分割足夠小的情況下,因為速度變化為連續的,可以將各小區間的速度看成是勻速的,也就是說,將小區間內速度當成是常數,用這一小區間的時間乘以速度,就可以計算器路程,將所有小區間的路程加在一起,就是總路程,要想得到精確值,就要將時間段進行無限的細化。使每個小區間都趨於零,這樣所有小區間路程之和就是所求路程。針對問題二而言,也可以將其轉變成一個和式的極限。這兩個問題都可以轉變成和式極限,拋開實際問題,可以將和式極限值稱之為函式在區間上的定積分,進而得出定積分的概念。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構建數學模型的過程,通過教學活動,將數學知識和實際問題進行聯絡,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3.3高等數學應用問題教學中的應用

  對於教材中實際應用問題比較少的情況而言,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挑選一些實際應用案例,構建數學模型予以示範。在應用問題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進行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並且在填補數學理論和應用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實際問題予以建模,可以從應用角度分析數學問題,強化數學知識的運用。比如,微元法作為高等數學中最為重要、最為基礎的思想與方法,是高等數學普遍應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利用微積分解決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的重要保障。為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將其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生命科學、經濟學、物理學等實際案例,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歷史的瞭解,提高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又比如,在講解導數應用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切線斜率、瞬時速度、邊際成本等案例;在講解極值問題的時候,可以適當引入徵稅、造價最低等案例。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還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的注意事項

  4.1避免“題海戰術”

  數學是一個系統學科,需要從頭開始教學,為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教材出發,對概念、定理等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掌握與運用,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牢記教材知識。其次,慎重選擇例題練習,避免題海戰術,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4.2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

  在以往高等數學教學中,均是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一味的講解教材知識,不重視學生數學建模思想的培養。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通過數學模型的構建,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全面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4.3注意恐懼心理的消除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注意消除學生學習的恐懼心理及反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勇於面對錯誤的品質,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並不可怕,可怕地是無法改正錯誤,為此,一定要提高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展開有效的學習。學習是一個需要不斷鞏固和加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必須加強教師的監督作用,讓學生可以積極改正自身錯誤,並且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提高學生總結與反思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數學思想,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

  5結語

  總而言之,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品質的主要場所之一,通過高等數學教學和數學建模思想的結合,可以加深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可以提高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目前,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數學建模思想的融入,改進教學模式,促使教學內容的全面展開,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