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論文

  高中數學是全國高中生學習的一門學科,那關於高三數學的論文要怎麼寫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改革創新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於數學教材的內容編排出現了許多新的內容,對於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強化認識,以確保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例如,在教材的第二章“演算法的初步”中,順應當前時代發展趨勢,加入了計算機的相關內容,部分教師認為這部分內容應該由專業計算機教師進行講解.而實際上,本章的內容主要是為了說明演算法的實現包括了多個環節和步驟,而前後兩個步驟之間必須存在嚴謹的邏輯關係,學生必須充分理解,雖然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可以將部分簡單的步驟省略,但是如果要將演算法程式放到計算機上執行,則必須保證步驟的全面性.因此,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觀念,從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出發,加強對於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而不能一味對解題過程和解題方法進行講解.

  二、完善教學方法

  在學習活動中,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對教學方法進行豐富和完善,加強對於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從目前來看,在高中數學中,教學內容的抽象性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關鍵,很容易引發學生的畏懼心理.對此,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目前來看,在高中數學中可以採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學、情境教學等,其中情境教學是最為常用,同時也是相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應該得到數學教師的重視.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引入或者創設具有一定情境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使得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學生所熟知的概念和問題,從而方便其進行理解和體會,也可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對函式的基本性質進行教學時,關於函式的最值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裝置,向學生播放一段煙花視訊,然後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在製作煙花的過程中,人們都期望煙花的燃放可以達到最大值,那麼,煙花彈在距離地面何種高度爆炸,何時爆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呢?高度***h***與時間***t***存在怎樣的關係,又如何對這種關係進行確定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創新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中,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加強對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數學知識,並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設計中,堅持以學生為根本,自身更多的是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預先提出相應的課題,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對課題進行研究和討論,瞭解課題的內涵,然後在課堂上就自身的見解和認識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於學習的自主性,還可以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及溝通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課外探索活動,使得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激發其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對指數函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明確指數函式的相關概念,然後由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對學生的見解進行評價和指導,引導學生對指數函式的性質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更加輕鬆地掌握新的知識,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過,教師也應該對學生討論的時間進行控制,留出一定的講解和聯絡時間,以免影響教學進度.

  四、強化引導教學

  對於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於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加強對於學生學習的引導,促進其探索能力的提高.數學課程學習的核心和精髓,在於不懈的探究和求索,高中數學處於基礎數學和高等數學的過渡階段,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對於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為其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得出正確的結果,從而提高其探索能力;其次,應該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索活動,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方式,針對特定的客體進行分工協作;然後,教師應該確立不斷探索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典型示範,使得學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新課標的出現對於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認識到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動以及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創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篇2

  高中數學教學破解概念解決對策

  一、高中數學概念化教學的現狀

  一直以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和影響,數學教學重點的教學方式就是題海戰術,從未重視過對數學概念的深入解讀,導致學生難以將概念有機的運用到解題過程中,造成兩者的脫節。在很多老師的眼中,數學概念僅僅是一個學術名詞,只要對概念進行解釋,學生強制性記憶,就算完成了概念教學的工作。完全沒有認識到:在數學領域中,作為一種學術觀念而存在的概念的真實意義,並且概念也是一種利用數學①方式進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自認為完成概念教學工作後,讓學生馬不停蹄的開始解題,使得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印象模稜兩可,無法對概念進行一個全面、深刻、透徹的理解,直接導致學生很難將概念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熟練的應用,最終造成數學學習上的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二、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對策

  1.科學鋪墊,循序漸進

  教師在教授高中數學知識前,應積極引導學生回顧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學生溫故初中知識的基礎的同時,自然平穩過渡到高中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在這一階段的教學實踐中,難點和重點內容,教師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要始終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方式,貼近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域,讓學生在分析,思考,探究中對知識的掌握。比如,在對函式中的值域和最值問題進行講解時,教師應秉持先易後難、層層推進的教學原則,先講解一些難度不大一次函式的值域和二次函式的最值。再講解一些配方法、單調性法等一些求最值或者值域的方式,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②程中逐漸清除學生的畏難心理。

  2.深刻認知概念產生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數學概念,應該以客觀條件為基礎,創造建設具體的環境情景,提出具體的問題。列舉一些能夠直接反映概念內涵並可以將概念形象、直觀體現出來的具體例子,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從心裡對抽象的概念形成一個感官上的認識,通過大量材料的閱讀,透過對材料的研究瞭解到深處的本質內容。比如,在對“異面直線”的具體概念進行講解時,教師要從源頭開始講解,展現這一概念誕生的具體歷史背景。例如學生在長方體的模型中指出兩條直線,這兩條直線之間既不相互平行,同時也不相交,老師順勢匯出異面直線的概念,讓學生自己思考異面直線定義,將時間還給同學們,讓他們去發揮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展開熱烈的討論,在給出一個初步的答案後,繼續讓學生補充、修改,最後得出一個邏輯嚴密、言簡意賅、簡明扼要的答案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skewlines***。特點: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在完成概念的定義後,讓學生畫出實際生活環境中存在的異面直線,然後把異③面直線和同面直線的草圖作對比。學生們不但將異面直線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牢牢記住,而且還通過生動形象的過程深刻體會到概念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領會了概念與實際生活的關聯,不再抽象,而變得形象。

  3.理解函式本質,加強函式符號教學

  在進行函式概念教學時,要加強對函式符號的抽象理解:f:A→B,y=f***x***,x∈A,f***x***∈B。其中對應關係f是什麼?對於此概念的突破主要是要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對學過的函式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回顧,利用一些例項來讓學生了解對應法則f的本質含義。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限制變數x以及y的取值範圍,引導學生利用嚴謹的數學語言來刻畫出變數之間的關係。舉個例子:求解y=的對應關係,很多學生無法描述清楚,可以利用一些數學語言讓學生進行描述,算術平方根可以利用抽象的符號f進行表示,依照具體到抽象的方式進行處理,以大量形式多樣的實際問題為依託,這樣會用抽象符號f***x***來表示其背景,促進學生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對應法則f,自變數為x,另外,f***x***是數集B中的一個數字,以此來讓學生體會到f的對應關係,使其瞭解不同函式中f的具體意義。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針對概念的理解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在教材的基礎上發揮創造性。對於教材之中存在不合時宜的內容,應該果斷的進行刪減,不僅如此,還要刪除教材中干擾教學、脫離實際應用的例子,在概念化教學時要堅持去粗取精、寧缺毋濫的原則,提高概念化教學的整體意識,使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最終達到領會數學核心概念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