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口語第六題模板及提分祕訣

  託福口語考試部分有六道題,在第六題部分,考試模板怎麼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託福口語第六題模板,希望對你有用!

  託福口語第六題模板

  1、In the lecture, the professor discusses/argues/demonstrates *** in several points/aspects

  First, he says that

  and he gives an example of

  Second, he mentioned that

  and he shows some data/researchs about

  2、

  ***1***Topic: The professor talks about…

  ***2***Point: The first point he/she raises is…

  For example…

  The second point he/she mentions is…

  For example…

  託福口語考試題型

  第一題,描述個人偏好。需要考生就生活中常見的話題發表觀點並加以解釋,可供討論的話題為人、事、地、物四種。

  這是六道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道題,考察的是考生在教室外表達自身觀點的能力。

  與人聊天是日後學生出國之後經常遇到的場景。遇到新朋友的時候,都會互相問一問你平時有啥特殊的興趣愛好?遇到過什麼有趣的人?去過啥好玩兒的地方?如果連這個最基本與人社交的能力都不具備,那麼就說明該考生失格,不具備正常的與人交流能力,更不用說進一步去考察什麼高階的學術能力了。

  所以第一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向考官展示自身溝通能力的一道題。考官希望通過簡單的45秒鐘之內,通過你對一個話題的觀點和解釋,看到一個生動、真實、有趣的你,而不是一個在機械背誦“我最喜歡的書是《喬布斯傳》”的機器人——考生想聽到的是你的答案,而不是Siri的答案。

  第二題,一個選擇型別的題。要求考生就兩個日常生活中的對立觀點做出選擇,並且加以解釋。

  這道題考察的是你教室外的表達自身觀點與選擇、評價的能力。

  這裡我想建議考生們進行一些最基本的美國社會back ground research,看一看他們對於槍支、墮胎、教育和醫療改革的爭論。儘管沒人願意承認,但是老美們在遇到任何選擇性的問題時,都會習慣性地通過保守和激進兩個角度來思考。這裡並不是要求所有考生都去了解美國政體和什麼深刻的社會問題,也不是鼓勵考生以後也通過這種激進/保守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我只是希望考生們通過對這些背景知識的瞭解,對老美們的思維方式有一個簡單初步的認識。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儘管是一道選擇題,但是這道題卻沒有正確和錯誤的答案,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大學生課餘應不應該打零工,要不要利用課餘時間去參加社群活動,隨便你去說。你覺得可以就可以,你覺得不可以就不可以。你的考官很可能是個持激進觀點的人,你也許給了一個非常保守的答案,但是他不會因為個人觀點的分歧就給你低分;相反,如果你論述得有理有據,他還會給你很高的分數。It’s not about what you say, it’s about how you say it.不是看你說什麼,而是看你怎麼說。

  第三題,一個校園場景題,非常熱鬧的一道題,又有閱讀材料,又有聽力材料,最後還要考生對閱讀和聽力材料當中的內容進行概括複述。

  閱讀部分的材料通常是一封學生寫的給學校提建議的公開信,或者是校方發出的一則通告。

  聽力材料是一男一女兩個學生在針對這封信/公告進行的一段交談,有點像說相聲那樣一逗哏一捧哏。其中逗哏的***主說人***會非常贊成/反對閱讀材料中的某個觀點,另一個捧哏的只是在一旁陪襯著說而已。

  這道題考察的是你在教室外總結、複述的能力。

  學生在回答這道題的時候需要注意,本題不需要你自己表態,只要完整地、邏輯清楚地將閱讀和聽力中聽到的內容複述下來即可。所以不應該出現In my opinion, according to me這類的主觀表述,都要換成she claims, she states這樣的客觀陳述。

  第四題,一段學術課程。這也是很熱鬧的一道題,也有閱讀和聽力材料兩部分組成。

  閱讀材料通常是一個陌生的、抽象的學術術語,下面用很抽象的語句來解釋這個詞。

  聽力材料是一段教授的講座片段,將的就是這個閱讀材料中的術語。教授一般會舉例子來講解,讓本來抽象的學術概念變得生動形象。

  通常情況下,即便考生看不懂閱讀材料中的內容,也會通過聽力材料中教授的講述而弄明白這個術語是什麼意思。所以考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必因為自己沒看懂閱讀材料就感到慌張。

  在這之後,考生需要結合教授在聽力材料中的講述對閱讀材料中的學術概念進行解釋。

  這道題考察的是考生在教室內的複述能力。這道題的設計是如此有設計感,因為這簡直就是一個考生日後在大學中進行學習的真實情景。你在參加一個講座之前必須要看看書預習一下吧?書裡的東西大多都很抽象,你不一定能看得懂吧?所以要去聽一聽教授的講座。教授用生動的例子把概念給你講明白了之後,並不代表你自己就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個概念吧?所以需要你給沒來上課的同學用你自己的話講一遍——只要有你把別人講明白了,才代表你是真正地明白了。

  這道題普遍被認為是六道題當中比較難答好的一道題,因為這道題機關重重。

  首先,這道題是有正確答案的——你所轉述出來的資訊的和教授講座的資訊是否一致?

  其次,光做到一致還不夠,你有沒有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

  最後,光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還不夠,你有沒有在答案中體現出“用聽力當中的例子去支撐閱讀中的觀點”的答題思路?

  明確了這道題的機關之後,我們可以在答案中對其進行分別破解。

  第五題,這又是一個校園場景的題目。和三題不同,這道題沒有閱讀部分了,只有一段聽力材料。一男一女在那裡對話,一般情況下,女的會遇到一個進退兩難的棘手問題,男的會好心地在一旁幫忙出一些主意。這些主意雖然不完全是什麼餿主意,但大多有各自的問題。

  考生在聽完這段對話之後,要簡單複述一下女的面臨的問題和男的給出的主意都是什麼,然後還要自己給女的出個主意,並且解釋一下為什麼。

  這道題考察的是教室外場景中表達子參觀點、總結複述與選擇評價的能力。

  這道題的設計感很強,完全是考生日後出國以後所遇到的真實場景的復原。你的朋友遇到了煩心事找你來傾吐,你總要拿出個應對的態度來吧?你是不是能夠完全理解朋友進退兩難的處境?是不是能夠完全站在朋友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同時,你是否有自己的主見?是否有能力用自己的主見去說服他人?

  這都是這道題當中考官想要聽到的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這道題由於涉及到讓考生自己表明觀點,所以可以出現In my opinion, according to me這樣的主觀表述。

  考生可以靈活選擇運用自身事例和聽力材料中觀點的方法來解答這道題。但是需要注意時間分配。

  第六題,這又是一道學術課程題。聽力材料是一段教授的講座。教授會講一些生動具體的例子來闡述一個問題。要求考生對講授的講座進行復述和轉述。

  這道題考察的是考生在教室內的複述能力和總結能力,同時是也對考生筆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考察。

  這裡就需要說一說記筆記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在託福口語考試當中必須要記筆記,這對中低分考生而言是確保答案資訊完整的前提,對中高分考生而言是確保答案流暢性的前提。

  就像在現實生活中聽講座一樣,一份好的筆記不是庭審記錄一樣的流水賬,而應該通過符號和簡寫來忠實反映教授的講課思路,以及你對這個問題的自身見解。

  所以,你記筆記的同時,也是在進行一個對所聽內容思考、消化的過程。

  我見過學生各種各樣的記筆記方法,其中有一些在旁人眼中天書一般,十分糟糕,而他自己看著卻能夠在複述的時候說得頭頭是道。這樣的記筆記方式對這個學生而言就是非常有效的。

  而有些學生筆記記得工工整整,資訊點也概括得差不多很全面了,但就是在看著筆記複述的時候說得磕磕巴巴,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這樣的記筆記方式就是不適合他的。

  針對學生程度、水平的不同以及記憶習慣的不同,我會建議學生們採取不同的記筆記方法。

  比如有些學生的影象記憶能力非常好,我就會鼓勵他們注重聽,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同時多用符號和圖形,以此來將記錄行為對聽力行為的影響降到最低;有些學生手快,速記能力很強,我就鼓勵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能記的都記下來,之後再利用準備的30秒鐘重新組織筆記中資訊點的邏輯關係,重組答案。事實上,在他們準確記下每一個資訊點的過程中,已經會形成對全篇邏輯的理解。最後的資訊點邏輯串聯工作只是一個簡單的拼裝積木的過程,就算只單純地加一些邏輯連線詞進去,所得的分數也不低——何況能夠準確記下資訊點的學生一般都會具有重新組織語言進行復述或者轉述的能力,所以第六題的攻克是不成問題的。

  託福口語高分的6祕訣

  1.考察口語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傻,但是對於大家備考卻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託福作為語言考試被眾多知名大學看重,那麼託福口語的考察目的究竟是什麼呢?在託福OG第165頁清晰的寫著:託福口語考試的目的在於測試那些母語為非英語、想在英語國家或地區攻讀本科或研究生學位的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熟練程度。也即是說,託福口語考試起到的作用是選出口語上能夠勝任大學的學術生活和社交生活,這也是為什麼託福口語由lecture 和 conversation 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handle校園生活的決定性因素並非語音語調,而是能否熟練的運用詞彙與句法,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因此,備考託福口語時,注意培養自然的語音語調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仍是詞彙的運用、邏輯發展和表達能力,畢竟作為母語非英語國家的學生,想要說話完全沒有Chinese accent是很難的,並且也是沒有必要的。

  2.題目不知所措?

  我在準備初期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要是一箇中國人突然問我“團隊合作中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我也是一臉懵逼呀!由於沒有在外接受過託福口語的培訓,沒有套路的我也是很絕望呀。但是,經過半年的摸索我發現,對於ETS神奇的腦回路,最有效的應對策略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討論。大家千萬不要低估團隊合作在BRAIN STORM上的力量。

  對於上文中提到的問題,“團隊合作中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的討論就很大程度上幫我拓寬了思路。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open-minded。因為一個open-minded的人會以包容的態度接受他人帶來的不同意見。

  這時,另一個同學給出的回答是energetic。因為一個時時刻刻充滿活力的人能夠給一個能夠給一個團隊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第三個同學給出的答案是“cooperative”,因為一個樂於合作的人不會給團隊製造麻煩,還會幫助團隊化解難題。

  這樣的討論看似漫不經心,好像遠沒有機構提供的各種套路令人安心,卻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拓展思維的方法。大家不妨嘗試嘗試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在食堂排隊打飯的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和小夥伴們進行5分鐘這樣的討論,長期堅持下來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和同伴交流得來的經驗與思維角度是機構口語模板不可替代的。

  3.idea,但是講不滿1分鐘?

  很多同學在按照上面所說的方法練習過後發現對於一個題目,自己已經能夠迅速想到兩三個不同的點,但是好像無論怎麼elaborate,都說不滿1分鐘。不方!

  在準備初期的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個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舉例子!在這裡推薦大家去聽託福OG附贈的高分口語錄音,你會發現高分的考生都有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有例子支撐,並且有詳細的解釋。同樣,對於上文關於“團隊合作品質”的問題,我的回答可以是乾巴巴地列舉幾個特點,也可以是詳細的講述其中一個特點,並且配上自己的個人經歷,假想經歷也是可以的。

  比如說,我認為最重要的品質是open-minded,open-minded是指一個人始終以包容的心態接受不同的觀點。For example,在一次的團隊討論中,我和我的小夥伴在討論動物實驗是否應該被禁止,當大部分人認為不應該被禁止時,我的立場卻是應該被禁止。然而,面對我的觀點,大家並沒有變得很aggresive,而是鼓勵我說出我的想法和選擇這一立場的原因,這一場討論在友好的氛圍中進行了下去,最終我們也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簡單的答案經過案例的支撐就可以佔據將近一分鐘的時間。對於不知道如何elaborate的同學來說,這一點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因為託福口語沒有對“應該說幾個觀點”的要求,卻又“應該完整解釋每一個觀點”的要求。

  在我的這兩場考試中,我對於獨立口語題的回答都是隻講一點,但是把這一點講透徹,因為能夠fully explain我的立場就說明我具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觀點表達能力。

  4.和句法太chinglish?

  對於大部分中國考生來說,永遠無法脫離的中式發音和中式語法及用詞可能是最令人頭痛的了。對於這一問題,大家一定要記住,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掌握正確的方法,日積月累地練習,才有可能在取得顯著的進步。那麼,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中式發音和句法呢?模仿,摘抄,反覆運用。這三個看似老生常談的辦法卻很少有人能夠保質保量的實行起來。

  模仿並不是說我聽視訊/錄音裡的native speakers說了一遍之後我自己再說一遍就可以完成了,這裡模仿由“聽+錄音”組成。很多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明明好像和錄音裡說的一樣呀,怎麼聽起來依然很Chinglish。

  這個時候,如果大家應該做的是在精聽每一句話的時候,在文字上做好標記。語音是先揚後抑,還是一直上揚?哪個詞的開頭和哪個詞的結尾連讀在一起了?

  舉個例子 :Yes, I think that’s mine. Thank you, sir.

  在精聽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辨別到yes 的s 和think 的 k 是沒有發出來的。Thank 的k 和you 是連在一起變成“Q”的。雖然這句話只有幼兒園的英語水平,但是很多很多中國考生依然會說成 “耶斯”“sink”,清子音濁化是中式英語發音的一大特點。

  同時,在語調方面,我們會發現最後一個單詞“sir”不是第四聲,而是上揚的“第二聲”或者“第一聲”。做好這樣的批註,一句話的分析才算完成。

  單純的分析遠遠不夠,只有當你錄下自己模仿的“Yes, I think that’s mine. Thank you, sir.” 你才會發現自己的發音究竟還有哪些不足。反覆比較錄音和原聲,反覆錄音直到幾乎沒有差別為止,這句話的“模仿”部分才算完成。剛開始實施這個方法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段對話的模仿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在這樣幾個艱難而又漫長的幾個小時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英語辨析能力,或者英語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你會發現自己能夠聽懂更多的快速對話,自己說起話來也更加“有模有樣。”這個方法是親測有效,因為我就是在小學的時候被老爸逼著堅持錄音,做筆記,練口語,一句“nice to meet you”能說上一個小時。經過“魔鬼訓練”洗禮的我才能對沒事語音語調把握地遊刃有餘。

  因此,我強烈建議正在備考的同學,無論你是剛接觸託福還有充足的時間,還是已經高二,時間有限,都立刻開始這樣的訓練。當你嚴格按照要求,一點不偷懶,每天半個小時一組對話,堅持一個月之後,你會被自己的進步所震驚。

  5.日積月累

  口語的提高真的真的takes time。相信很多人都有每天看英語視訊的習慣。這個時候,純看視訊是一丁點用處都沒有的。你要做的是在看完第一遍,瞭解完視訊大概內容之後,開始第二遍的精聽/精看、模仿。

  沒錯,就是前文所說的特別麻煩的模仿。在你模仿的同時,記錄下地道的用詞和用法。注意,口語裡的用詞地道和你的詞彙量大小沒有特別大的關係,當然,也不是一點關係沒有。作為中國學生,被我們忽視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詞。比如“get”“go”這樣大家百分之百認識的單詞。或者是“What I’m supposed to do”這樣的簡單句型。

  堅持總結整理英語視訊中的地道用法,沒聽到一句話就問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表達?我的表達和視訊里人物的表達有什麼差別?視訊里人物的表達好在哪裡,地道在哪裡?每天10分鐘不到,堅持一個月下來,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6.語句的整理案例:

  What time am I picking you up? 我什麼時候來接你?

  I’d kill for a latte. 我超想喝拿鐵。

  Catch you later. 一會見

  Do more harm than good 壞處比好處多

  Are you gonna be done soon? 你很快就結束嗎?

  Piss me off 氣死我了

  It’s still up in the air. 還沒定呢

  這幾個句子看似和託福口語題目沒有一點關係,但是當大家熟練掌握這些地道的口語用法,並且有意識地在英語對話中運用之後,大家對於託福口語題目的表達也會本能性的變得更加地道。


1.託福獨立寫作萬能模板通用

2.託福寫作經典萬能模板應用

3.托福考試獨立口語模板有哪些

4.託福口語考試話題答題模板

5.託福口語獨立任務模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