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的樂理知識

  音質是指聲音的質量,是指經傳輸、處理後音訊訊號的保真度,大家對了解嗎?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音質的相關樂理知識吧!

  ***一***

  目前,業界公認的聲音質量標準分為4級,即數字鐳射唱盤CD-DA質量,其訊號頻寬為10Hz~20kHz;調頻廣播FM質量,其訊號頻寬為20Hz~15kHz;調幅廣播AM質量,其訊號頻寬為50Hz~7kHz;電話的話音質量,其訊號頻寬為200Hz~3400Hz。可見,數字鐳射唱盤的聲音質量最高,電話的話音質量最低。除了頻率範圍外,人們往往還用其它方法和指標來進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質標準。

  對模擬音訊來說,再現聲音的頻率成分越多,失真與干擾越小,聲音保真度越高,音質也越好。如在通訊科學中,聲音質量的等級除了用音訊訊號的頻率範圍外,還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標來衡量。 對數字音訊來說,再現聲音訊率的成分越多,誤位元速率越小,音質越好。通常用數位元速率***或儲存容量***來衡量,取樣頻率越高、量化位元數越大,聲道數越多,儲存容量越大,當然保真度就高,音質就好。

  聲音的類別特點不同,音質要求也不一樣。如,語音音質保真度主要體現在清晰、不失真、再現平面聲象;樂音的保真度要求較高,營造空間聲象主要體現在用多聲道模擬立體環繞聲,或虛擬雙聲道3D環繞聲等方法,再現原來聲源的一切聲象。

  音訊訊號的用途不同,採用壓縮的質量標準也不一樣。如,電話質量的音訊訊號採用ITU-TG·711標準,8kHz取樣,8bit量化,位元速率64Kbps。AM廣播採用ITU-TG·722標準,16kHz取樣,14bit量化,位元速率224Kbps。高保真立體聲音訊壓縮標準由ISO和ITU-T聯合制訂,CD11172-3MPEG音訊標準為48kHz、44.1kHz、32kHz取樣,每聲道數位元速率32Kbps~448Kbps,適合CD-DA光碟用。

  對聲音質量要求過高,則裝置複雜;反之,則不能滿足應用。一般以“夠用,又不浪費”為原則。

  ***二***

  語音音質

  評定語音編碼質量的方法為主觀評定和客觀評定。目前常用的是主觀評定,即以主觀打分 ***MOS***來度量,它分為以下五級:5***優***,不察覺失真;4***良***,剛察覺失真,但不討厭;3***中***,察覺失真,稍微討厭;2***差***,討厭,但不令人反感;1***劣***,極其討厭,令人反感。一般再現語音訊率若達7kHz以上,MOS可評5分。這種評價標準廣泛應用於多媒體技術和通訊中,如可視電話、電視會議、語音***、語音信箱等。

  樂音音質

  樂音音質的優劣取決於多種因素,如聲源特性***聲壓、頻率、頻譜等***、音響器材的訊號特性***如失真度、頻響、動態範圍、信噪比、瞬態特性、立體聲分離度等***、聲場特性***如直達聲、前期反射聲、混響聲、兩耳間互相關係數、基準振動、吸聲率等***、聽覺特性***如響度曲線、可聽範圍、各種聽感***等。所以,對音響裝置再現音質的評價難度較大。

  通常用下列兩種方法:一是使用儀器測試技術指標;二是憑主觀聆聽各種音效。由於樂音音質屬性複雜,主觀評價的個人色彩較濃,而現有的音響測試技術又只能從某些側面反映其保真度。所以,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能真正定量反映樂音音質保真度的國際公認的評價標準。但也有報道,國際電信聯盟***ITU-T***近期已批准一種客觀評價音質的被稱之為電子耳的新型測量方法,可對任何音響器材的音質進行客觀聽音評價,也可用於檢測電話通訊語音編碼系統的缺陷。

  ***三***

  音質質感

  聲音的質地感。就像絲、綢與粗布之比。

  音質粗細感

  指聲音粗糙與細緻。樂器是應該有適度的粗糙感的,而且每 一樣樂器的粗細感也不相同,如果聲音超過原樂器應有的細緻***起因於聲音的分析能力不夠***的話 ,就會失去了那樂器應有的質感,且有時聲音不夠活潑;如果聲音超過了樂器本身應有的粗糙質感的話,所聽起來的聲音就會顯得刺耳。所以音質的細膩與生動 ,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聲音純淨度

  音響器材質能不能重現原來樂器的音質,除了重重的轉換過程因素之外,還會有器材本身渲染的因素。例如用塑膠製成的喇叭箱,就會在回放聲音中加入塑膠聲 ;用鋁、銅、鐵做的機箱,也會有各自不同的金屬聲;而各式各樣不同的零件,如晶體、真空管、電容器、電阻等,也會產生各自不同的音質出來,滲入到回放聲音之中 ;零件的品質不良而產的生雜音,也會使得聲音有雜質。

  音質的Q度

  最高標準當然是恰如其份,望文生義,就好像我們吃麵條、米飯那種QQ有彈性的感覺,可以說是尾韻,也可以說是阻尼適度的共鳴現象。其實在音樂裡 ,彈性是無所不在的,並不一定光只指低音部分。好的聲音無論是低音、中音或甚至高音,都應該有彈性,但影響整個音域彈性的部份,主要還是在低頻。

  如果音響器材對低頻的控制力不好,則出來的低頻是軟的、鬆的、拖的,或沒有尾韻的;如果低頻有過分的阻尼,收尾太快 、太短,以及沒有餘韻,那低頻的細節就不會完全表現出來。好的低頻應該是有彈性的,聲音出來應該有尾韻的,像彈簧似的會彈出去又收回來,是有韌性的 ,有彈力的。

  音質密度感

  聲音的密度是不是緊密得恰如其份,密度不夠聲音會疏、會散、會肥,不夠凝聚。由經驗中發現,每樣器材在不同的頻率中,聲音的密度並不一樣,因此 必須分高音、中音、低音三個專案的密度來比較。

  沉悶:悶這種音感是同20赫茲左右的頻率賦予的,而高於80赫茲時,音感就會偏厚,因此具有沉悶感的音響一般基頻很低,而且很少有豐富的泛音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徵的樂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樂器的低音區。

  沉重:單純從音感方面來看,沉重感是80赫茲頻點處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從音型特徵上來看,短促的低音打擊音型樂器具有更強烈的重感效果。

  低沉:低沉常用於形容比沉悶稍豐厚的音響,他的基頻可能與沉悶的音響一樣,但其高次諧波大多都比沉悶的音響豐富一些。

  深沉:這是一種帶有感情味的形容詞,常用於表述具有色彩性的“鬆蕩”的低頻響應,其基頻比低沉的音響稍高一些。一般具有深沉感的樂器,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簫的低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