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密度最大的物體

  在地球上,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一百多種元素,在這些元素組成的物質中,密度最大的是什麼,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金屬鋨。餓的密度為22.6×103kg/m3,看起來夠大了,它是“密度大王”嗎?不!我們不能將自己的視野侷限於地球,我們要到茫茫宇宙中去尋找“密度大王”。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有一種叫“白矮星”的天體。它的密度是3.0×1010 kg/m3, 是鋨密度的106倍***即100萬倍***,很大了。它能稱王嗎?也不能!因為還有一種叫“中子星”的天體,它的密度達1016 kg/m3;而另一種天體“脈衝星”的密度更是高達1018 kg/m3,即1cm3的這種物質的質量為10億噸。然而“脈衝星”也不敢稱霸,因為新發現的“黑洞”的密度比它還要大。根據計算,質量和太陽一樣大的黑洞,它的密度可達5×1019 kg/m3,在它裡面取小米粒大的一小塊物質,要用幾萬艘萬噸輪船才拖得動。而質量更小的黑洞密度就更大了。由於黑洞的密度極大,它的引力也極大,連光也不能從中逃脫。 這樣說來,“密度大王”的交椅也只有“黑洞”能坐了。

  金屬介紹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金屬的上述特質都跟金屬晶體內含有自由電子有關。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鉑、銀、鉍以遊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矽酸鹽。金屬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延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顯正價。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被稱為重金屬。

  金屬的物體構成

  由於金屬的電子傾向脫離,因此具有良好的 導電性, 且 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帶正價電,但當溫度越高時,因為受到了原子核的熱震盪阻礙,電阻將會變大。金屬分子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 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銀、 鉑、 鉍以遊離態存在。 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 硫酸鹽、碳酸鹽及矽酸鹽。屬於金屬的物質有金、 銀、銅、 鐵、錳、鋅等。在一大氣壓及25攝氏度的常溫下,除汞***液態***外,其他金屬都是固體。大部分的純金屬是銀白***灰***色,只有少數不是,如金為黃赤色,銅為紫紅色。金屬大多帶“釒”旁。通常將具有正的溫度電阻係數的物質定義為金屬。使用的含112 種元素的元素週期表中,金屬元素共90種。位於“硼-砈分界線”的左下方,在s區、p區、d區、f區等5個區域都有金屬元素,過渡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在固態金屬 導體內,有很多可移動的 自由電子。雖然這些電子並不束縛於任何特定 原子,但都束縛於金屬的晶格內;甚至於在沒有外電場作用下,因為熱能,這些電子仍舊會隨機地移動。但是,在導體內,平均淨電流是零。挑選導線內部任意截面,在任意時間間隔內,從 截面一邊移到另一邊的電子數目,等於反方向移過截面的數目。

  金屬原子結構

  除 錫、銻、 鉍等少數幾種金屬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於或等於4以外,絕大多數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主族金屬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1或ns2或ns2 np***1-4***,過渡金屬的外圍電子排布可表示為***n-1***d***1-10*** ns***1-2***。主族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均比同週期 非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除外***的原子半徑大。

  晶體結構編輯

  根據原子在物質內部的排列方式,可將固態物質分為兩大類:晶體,內部原子呈規則排列的物質。如固態金屬;非晶體——內部原子無規則排列的物質。如松香、 玻璃等。

  金屬的晶體結構:是指金屬材料內部的原子的排列規律。它決定著材料的 顯微組織特性和材料的巨集觀效能。

  金屬單質

  金屬鍵:金屬 原子間的結合鍵稱為 金屬鍵。***帶負電的自由電子與帶正電的的金屬正離子之間產生靜電吸力,使金屬原子結合在一起,這就是金屬鍵結合的本質。金屬特性:良好的 導電性和導熱性;強度高;具有塑性;

  有固定熔點;各向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