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歷史知識點劃線

  學習歷史知識,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洞悉系列事件的發展規律,那麼同學們的歷史知識豐富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一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

  1、時間:646年

  2、內容:實行班田收授法;實行租庸調製;廢除世襲貴族統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權體制,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郡、裡,由中央派人管理。

  3、作用: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基礎。

  二、阿拉伯

  1、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7世紀初;地點---麥加;人物---穆罕默德。教義---安拉為宇宙天地間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後才能進入天堂,否則墜入地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通稱“穆斯林”。

  2、穆罕默德建立和統一阿拉伯

  3、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穆罕默德的繼承者

  之二

  一、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

  1、封建制的確立***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制---封土製

  2、等級制:公、侯、伯、子、男、騎士***有封地的職業武士***

  二、基督教

  1、創立:時間---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地區;人物---耶穌***基督—救世主***;核心教義---宣揚對人類的博愛。

  2、教皇國----丕平獻土

  3、西歐最大的封建主----羅馬天主教會:經濟上擁有西歐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權高於王權;思想文化上壟斷文化。-------基督教文明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世紀的花朵-----城市

  琅城***爭取自治權***;城市興起的意義:經濟上城市是手工業和商業集中的地區,對西歐的封建經濟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政治上,城市成為自由的樂土,並與國王結盟,共同對付封建大貴族,加速了國家的統一;文化上,城市成為世俗文化的搖籃,各種大學的建立,反映市民以態的城市文學也逐漸產生,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打下基礎。

  之三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前蘇美爾人創,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創,有固定的發音。

  二、文學的基石

  1、史詩:對祖先英雄業績的歌頌***含神話傳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2、悲劇:古希臘的文學成就代表。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期《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

  3、阿拉伯:《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

  三、藝術

  埃及---金字塔;希臘---帕臺農神廟;羅馬---圓形競技場;法國---巴黎聖母院***哥特式建築***;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清真寺。

  1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前479年 3次

  你知道馬拉松長跑嗎?

  “馬拉松”是古希臘的一個地名,位於雅典城東北30公里。公元前490年,波斯遠征軍入侵希臘,在馬拉松這個地方佈陣的訊息傳到雅典後,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菲迪皮茨的信使前往斯巴達求援。這位信使用35小時走完了150公里的路程。但是斯巴達人卻說10天之後才能出兵。信使把訊息帶回馬拉松,失去救援的雅典人背水一戰,結果以少勝多打敗了波斯人。這位信使帶著勝利的喜訊又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廣場***距離為42.195公里***,向雅典人民高喊:“我們勝利了!慶祝吧!”隨即倒地身亡。為了紀念這位信使,人們把“馬拉松”作為一項固定的比賽專案,一直延續至今。

  2.亞歷山大東征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

  亞歷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馬其頓國王,腓力三世之子,自幼受希臘文化的影響,特別愛讀《荷馬史詩》,崇拜《伊利亞特》中的英雄阿溪裡,在事業中努力加以模仿。16歲起,他就隨父征戰,揮師南下。18歲,他指揮馬其頓軍右翼,擊敗希臘聯軍。兩年後繼位,他以馬其頓、希臘聯軍最高統率的身份,組織東侵。據說在遠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當做自己的家鄉”

  之四

  文明的衝撞與交融

  一、古代文明之間的暴力衝撞

  1、文明衝突的種類:農業文明----遊牧文明;區域文明***東方文明----西方文明***

  2、文明衝突的表現: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衝撞與交融,開啟了希臘化時代----歐幾里德、阿基米德***。

  3、文明衝突的作用:客觀上傳播文化、擴充套件文明,但對社會和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二、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義大利馬可•波羅在元朝時到中國,寫了《東方見聞錄》--《馬可•波羅行記》,對西方人追求財富,在海上開闢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產生了很大影響。

  古老帝國的悲劇

  一、強盛的帝國走向滅亡

  395年狄奧多西將羅馬帝國分為西羅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又稱拜佔廷帝國***;1453年東羅馬帝國為土耳其滅亡。

  二、啟示:一個不善於學習和吸納其他優秀文明的國家,必將被歷史所淘汰;只有善於學習、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拜佔廷帝國的滅亡,就是因為拜佔廷人封閉保守,不屑於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陶醉於已有的輝煌成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