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構建高中歷史知識體系

  歷史作為一門有著強大生命力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方面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培養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意識和能力,即是在微觀層面對於學生的條理性思維和結構組織能力進行隱性的鍛鍊和強化,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1、指導思想:

  ***1*** 一個習慣

  人常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關鍵,因此要引導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前提是使學生能夠形成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習慣,這個需要學生與教師的雙方配合,教師的適時督促與學生的自覺完成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 兩個方面

  要使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習慣與方法落到實處,就要從教師指導與學生實踐兩方面入手,切實地形成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和意識,紮實地指導其方法,及時地督促與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只要這樣,將教師的指導融合於學生的實踐中,預期的效果才能顯現。

  ***3*** 三個標準

  學以致用,知識體系的構建乃是為學習而服務,因而考察知識體系有用與否的標準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是否有利整合教材知識、是否便於做題時候的運用、是否便於整體歷史觀的培養和形成。如果能夠做到這三條標準,知識體系的構建即是有效的。

  2、具體措施

  ***1*** 平時作業中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具體佈置

  歷史課平時的作業十分有限,除了每節課前的導學案之外,就是課後練習冊的完成了。因此應從這兩方面入手,形成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習慣。首先,在導學案設定中,可以專門留出部分,要求學生用來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在批閱中,適當地予以方法的指導;在每單元結束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於單元的理解和把握,構建每單元的知識體系,教師進行定期的抽查,以督促學生不斷落實,取得良好效果

  ***2*** 教師新課中的方法指導與示範

  在每節新課結束後,教師在課件上可以出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以供學生參考和運用,但要求學生不可照抄。同時,在平時的導學案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部分中,對於學生好的地方要及時表揚並推廣,對於不好的地方亦要適時指出,批閱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導和貫穿,並予以適度的師範。

  ***3*** 教師複習課與講評課中對構建知識體系的具體運用

  在複習中要學會合理地運用知識體系整合教材,並引導學習形成整理歷史觀;

  比如,在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複習中,雖然內容分佈在三課,但我們可以通過知識體系的構建將它分為彼此聯絡並按時間順序濾清的三部分內容:為加強皇權,解決相權與皇權矛盾的中央官制變化;為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中央與地方矛盾的地方官制變化;為了解決制度中的人事問題,而採取的選官制度的變化。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更易於掌握和理解,複習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

  另外,在題目講評中也要貫穿知識體系的運用和方法點撥;以下題為例,我們來看知識體系在解答題目時候的作用。

  ***2012·濰坊期中***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先後出現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 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  ***

  A.專制皇權  B.中央集權 C.監察權力 D.對農民的控制

  在這道題的解答中,部分學生因為不能正確的區分專制皇權和中央集權的概念,因而做錯,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依據專制皇權和中央集權的概念範疇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形成知識體系,這道題的難度會大大降低。因此在題目的講評中,要適時適度的貫穿歷史知識體系的運用,使學生不但能夠意識到歷史知識體系的重要性,更能夠有效地利用歷史知識體系解答問題。

  ***4*** 嘗試構建三維歷史知識體系

  歷史的發生是立體的,和我們的現實生活一樣,據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式知識座標系

  何為歷史知識體系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在本課題的結題論文的一開始,對於題目的解讀是必須的。故此,首先對歷史知識體系做一說明。

  “高中學生歷史知識體系”是指高中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能夠將一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影響完整勾勒;對其背景進行政治、經濟、思想、軍事、外交、社會等方面的歸類分析;能對其影響進行國內的、國際的、積極的、消極的概括;同時能將一課、一單元、一冊書、三冊書的知識系統總結,形成框架。

  這個框架是學生在學習與複習中對自己知識回顧的一個重要工具,但學生由於基礎知識與認知能力等方面的諸多不足,決定了學生對於許多歷史知識的認識仍停留在感性的背誦和再現層級,對於必要的整合與歸納還不熟悉。而本課題的研究即是針對這一問題。

  本課題主要針對高中文科學生在歷史學習中不能有效的整合所學知識、形成歷史知識體系的問題而展開,同時也希望通過課題的研究,使一線教師更易於整合必修與選修課本內容,在教學中更輕鬆的調動各部分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歷史學習中的聯絡性思維;對學生而言,本課題的研究可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更牢固的掌握各部分知識,並熟練縷清各知識之間的聯絡,亦可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更熟練的調動知識解決問題。

  高中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原因

  1、應對初中歷史教育通史體系薄弱與高中模組教學的脫節

  在初中教學中,歷史是作為副課對待的,儘管教材的編寫是通史體例,但由於對於歷史的不重視,許多學校直到初三時才會因為中考的原因進行突擊式的歷史教學,但大多是輕描淡寫地勾畫一些知識點,學生囫圇吞棗,似懂非懂的進入考場,畢竟在政史合卷中,歷史也僅有可憐的40分而已。薄弱地初中歷史教學導致了學生通史基礎知識的欠缺,許多學生連基本的時間、人物和事件都分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不知唐太宗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這是初中基礎不牢的表現。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隨著2004年課改在全國範圍內的廣泛推行,各版本的高中歷史教材遍地開花,人教版、人民版、嶽麓版、大象版等,諸版本雖然各具特色,但都採取模組式的必修+選修的教材編寫方式,將高中歷史分為必修一***政治***、必修二***經濟***、必修三***文化***三冊,著重對中外史從三方面進行整體的粗略勾勒;同時,編寫六本選修以輔助必修教學,對必修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必要的挖掘和深入。

  這樣的教材編寫方式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也大幅刪減了原來老教材中的諸多陳舊內容,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另一方面,教材編寫體例的變化,使學生原本就不紮實的初中歷史基礎不能得到有效地鞏固和提高,卻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形成對於高中歷史的巨集觀認識,這無疑是人為的拔高,結果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初高中歷史教學的脫節決定了高中歷史學習的難度長期居高不下,如何有效地改變這一現狀,是每一個一線教師關心的事,而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則對這一現狀的改變,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培養學生做題調動知識與運用知識的需要

  歷史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考察標準是考試成績,然而,在學生做題時,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不能充分理解題意,或者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聯絡,或者不能夠在調動知識時做到靈活自如,這些問題都限制著學生成績的提高。

  面對這一問題,通過構建合理的、完備的、簡潔的知識體系,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做題時調動所學知識完成題目、保證答案的完備完整。

  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歷史綜合題的份量在逐年增加,其目的顯而易見,除了考察學生的資料閱讀與資訊獲取、分析能力外,更著重考察學生對於所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構建與勾勒。所以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3、鍛鍊學生的條理性思維與結構組織能力的方式

  高中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條理性思維,鍛鍊其結構組織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有所裨益。

  高中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缺乏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與意識,知識體系混亂;

  從調查問卷所反映的情況看來,有53%的同學基本沒有做過構建歷史知識體系之類的事,32%的學生偶爾會構建知識體系框架,只有12%的同學有這個習慣,比例很小,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來,學生並沒有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意識,需要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步培養,同時,也體現出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師的指導在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時至關重要,問卷情況反映51%的同學指出老師從未指導他們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35%的同學的老師偶爾會做一下,只有10%的同學的老師會堅持做,從資料統計來看,一者學生沒有認識到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用意,二者教師也未進行適當的強調,更未進行相應的指導,所以大部分學生並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2、個別學生有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但欠缺系統科學的方法指導;

  關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難度,從問卷情況來看,45%的同學認為很難,40%的同學認為差不多,只有15%覺得不費勁,由此可見,超過80%的同學都認為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存在難度,究其原因,應是教師的相關指導缺乏所致。

  3、具備了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習慣和方法,但在運用中不能有效的提取與整合知識,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關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方法,大括號式居多,超過一半;其次為箭頭式,佔20%;表格式佔18%,其它的回答大多是綜合前三方法中的兩者或三者,並無太多創新,大多數參考書中均有知識框架,以大括號式居多,摻雜一些必要的箭頭式和表格式,學生大多搬來即用,拿來就抄,未做太多思考,所以,往往就囫圇吞棗,不知其味。

  關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對於歷史學習的作用,40%的同學認為效果一般,25%的同學認為比較有效果,18%的同學認為效果很大,只要少部分同學認識到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作用,推測應是平時教師對此指導較少,而學生也無構建知識體系的意識,另外,對於構建知識體系也沒有相應的方法或技巧,故而對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作用沒有充分的認識到。

  對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意見和建議,學生的意見概括起來主要為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加強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同時在知識鞏固和做題訓練時貫穿歷史知識體系的運用;第二、每課每單元學習結束後,可以系統的總結該課、該單元的知識框架;第三、給予學生適當的時間來訓練如何總結構建歷史知識體系。

  從整體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尚無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框架的習慣,以前的教師也較少進行相應方面的指導;學生既無相應指導,又無良好習慣,更沒有較為創新或簡便的方法,認為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框架異常困難;對於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作用認識不足,由此看來,新課程下的加強對學生歷史知識體系框架構建的指導及研究對促進歷史教學的深化、培養學生的條理性思維等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