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學習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應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一***

  1、一天中不同時間氣溫的平均數,就是日平均氣溫。

  2、對氣溫的觀測,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時間8時、14時、20時、2時進行4次。

  3、氣象臺觀測和記錄的氣溫,是用放在百葉箱溫度計℃”。

  4、以一天為週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日變化;以一年為週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年變化。

  5、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氣溫日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

  6、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日出前後。

  7、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

  8、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氣溫的水平分佈。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

  9、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二***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佈稠密區: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佈稀疏區:

  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溼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佈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範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佈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溼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三***

  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註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