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範文

  備考吉林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申論寫作上取得好成績,申論參考範文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話風是領導幹部的“軟實力”

  語言,不僅僅是一種表達工具,有時候它足以產生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影響。古代有“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的說法。前者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毛遂,自薦遊說楚國,說服楚王楚趙結盟、聯合抗秦。後者說的是東周重臣顏率,以贈九鼎為由使齊王派軍退秦師救助東周,又以智辯打消齊王私吞九鼎的想法。

  說話作為思想的口頭表達,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很多看似零碎、不經意的談話,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談話之間你來我往的互動,往往能夠在偶然中碰撞出新的經驗和智慧,這正是說話的魅力所在。“鍵對鍵”替代不了“面對面”,古人所說的“面授機宜”“耳提面命”,強調的也是當面交流的重要性。黨員幹部坐下來和群眾交流,瞭解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群眾的所需所盼,也能夠獲得群眾真心實意的認可和擁護。

  言語是心靈的窗戶,話風是作風的影子。黨的以來,黨風政風有了明顯好轉,文風中的一些惡習也大為改觀。相較而言,“正話風”卻還有待加強。話風關乎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一些不良話風更加根深蒂固。一些黨員幹部要麼說話不分場合、不看物件,要麼無話可說、不會說話,影響了工作開展。更有甚者,口無遮攔,出口便是“你是準備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老百姓就是事兒多,是吃飽了撐的”這樣的雷人言語,違背黨的宗旨,更傷害群眾感情。

  資訊化時代,指尖一點,世界觸手可及。自不必說“好話不出門,惡語傳千里”,個別媒體斷章取義,一些傳播者信手轉發,足以讓一段講話在不同的語境下產生不同的解讀甚至曲解。有的領導幹部擔心言多必失,因而在應該說話時也三緘其口。“雷言雷語”不行,緘口不言、噤若寒蟬也不行,敢說話、能說話、善說話,是時代提出的群眾工作和宣傳工作的新課題。正視說話、重視說話、提高說話能力,理應成為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應該說到什麼程度,基本的就在於,既要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又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尊重新聞傳播規律。

  古人有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會說話並不是信口雌黃、左右狡辯,而是要吃透檔案、觀照基層、打動人心。“說不上去,說不下去,說不進去,給頂回去”的情況,表面上是個說話的問題,深層來看,在於黨員幹部不能很好地堅持群眾路線,對相應領域和群眾困難不瞭解、不熟悉。虔誠地當小學生,紮實地深入基層,話風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闡釋,用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語言表達,說話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擁護和贊成。

  “打鐵還須自身硬”“‘老虎’‘蒼蠅’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來中央的新提法、新表述,既通俗又深刻,展示出高超的語言藝術和震撼人心的語言力量。言為心聲,話風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體現,是綜合素質的外露。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不斷拓展胸懷、氣度和視野,不斷強化實踐能力和執行能力,我們就一定可以從容表達、善於說話,讓話風成為自身的“軟實力”。

  ***二***

  讓“春運拼車”一路順風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臨近,交通運輸部表示,鼓勵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拼車出行。隨著私家車增多、高速路延伸,如何讓“拼車”成為春運的有益補充,正是管理部門可以思考的問題。

  對於拼車回家,公眾有著較強的訴求。一個網路約租車平臺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跨城拼車預約訂單已經超過58萬,數量還在激增。的確,火車票難搶,飛機票太貴,拼車回家雖非最優選擇,但方便、便宜,應該會受到歡迎。交通運輸部的表態,體現了對社會關切的迴應,對社會力量參與春運分流的肯定,是管理理念、服務手段的與時俱進。

  春運拼車回家,並非新鮮事。從上網發帖邀拼車、求拼車,到在公益平臺上共享拼車資訊,這幾年春運,拼車都是一種“自發形成的運力”,滿足了不少人的出行需求。不過,由於對司機個人品質、駕駛技術、車輛狀況等方面的顧慮,以及明確相關責權的法律法規的空缺,不少人對於拼車回家的方式,仍抱持觀望、懷疑態度。如何讓順風車更“順風”,需要的不僅是鼓勵。

  其實,去年交通運輸部關於網路約租車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就明確了“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拼車、順風車可以存在。地方層面,北京市交通委2014年釋出了《關於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規定市民籤協議拼車,將不會被認定為非法運營的“黑車”,同時可以合理分攤費用。這些都是拼車取得“合法身份”的一個標誌。

  不過,和平常出行不同,春運期間,拼車有很大一部分是跨城市、跨省份的。遠距離、長時間的駕駛,讓拼車面臨的各種“老問題”,更加凸顯。如何最大程度確保不出意外,是乘客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分攤行駛成本、能否收取駕駛費用等,也需要有明確標準。而各地管理拼車的態度尚不明朗,執法標準和尺度也不統一,拼車上路會不會有汽車被查扣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障好拼車雙方的合法權益,主管部門有必要儘快拿出具體、可行的管理方案,明確執法底線,為非盈利性質的拼車出行提供準確的規範參照。

  今年春運討論拼車,網路約租車平臺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春節前,已有多款打車軟體推出“跨城拼車”業務。毋庸諱言,利用打車軟體拼車回家,今年肯定會大量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這些平臺提供的拼車服務,更需要做好規範和管理。應該規範和約束打車軟體運營商,在司機資質稽核、准入門檻設定、車輛安全效能、交通保險保障等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防止他們為了搶佔出行市場,而忽視了最起碼的保障司乘安全的社會責任。

  客觀地說,面對短期陡增的人流、形態各異的需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拿出十全十美的交通解決方案。無論是以“大資料”研判旅客出行規律提前做好部署,還是給企業、社會優化出行方式的探索更大空間,應對不斷變化的春運形勢,相關部門的治理“工具庫”裡,完全可以新增幾樣“新物件”,結合“網際網路+交通”的發展情況,在創新管理模式、提供有針對性服務、完善法治保障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實現新的突破。鼓勵拼車出行開了個好頭,期待有進一步的法規、意見來保障政策善意的落地。

  “分享,帶來溫暖”,愛“拼”才會贏……當春節拼車回家這一互助型出行方案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交通選擇,明確司乘雙方的權責,才能打通拼車之路的“堵點”,使之能夠更有效率地公眾出行,減輕交通壓力。而這,恰恰是群眾期盼和交通部門工作的交集所在。

  ***三***

  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深學篤用”的要求,正是要在認識到新發展理念“真理力量”的基礎上,使之成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力量

  這幾天,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齊聚中央黨校,在“實事求是”石碑下,研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前幾年一樣,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今年聚焦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重磅級”講話、“高規格”研討,正是為了把新的發展理念,貫穿於中國今後的發展之路。

  似乎是為新發展理念提供註腳,國家統計局19日公佈了2015年中國經濟資料,從國內生產總值6.9%的增長,到服務業稅收佔比達到54.8%,引來廣泛關注。在我們身邊,人們關注著中關村的創業咖啡館,關注著股票市場的紅綠漲跌,關注著中國的高鐵、核電大步“走出去”……“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在這些巨集觀經濟資料、微觀經濟場景背後,中國正以一種與時俱進的新發展理念,引領著這艘大航船、主導這盤大棋局。

  耐人尋味的是,在今年地方調研的第一站,就來到“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重慶,考察了沿江港口、科技企業,體現著對新發展理念的重視與思考。有媒體統計,黨的以來,36次國內考察中,50多次論及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容。新發展理念,正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的一個基本思維方式,就是從“長程歷史”想問題,以“世界視野”看問題。用這樣的思維方式,才能更好地認識新發展理念。幾百年來技術的發展推動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資訊化的產業革命,“結合歷史學”,才能理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有發展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陷阱”,有人口紅利消失的“劉易斯拐點”“多維比較學”,才能理解“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還有6000多萬貧困人口,“做大蛋糕”後“分好蛋糕”更能體現獲得感,“聯絡實際學”,才能理解“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新發展理念之新,正在於它會促成一次頭腦中的革命。要求“落地生根”“深學篤用”,正是要在認識到新發展理念“真理力量”的基礎上,使之成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力量。

  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就要全面把握“新常態”這個大邏輯。對於新常態,仍有人視之為“萬能筐”,什麼都往裡面裝,濫用了新常態概念,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現象都歸入其中;還有人視之為“避風港”,把不好的、難做好的工作,都歸結於新常態,似乎這樣就有不去解決的理由了。要知道,新常態是一種客觀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沒有好壞之分。新常態下不是不能幹事,不是不要發展,不是不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是要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就要深刻理解“五大發展理念”這個總引領。如何解決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如何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這就需要善於在各種關係中“彈鋼琴”。同樣的道理,沒有經歷過對環境汙染的痛徹反思,就不會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共識;沒有“引進來、走出去”的寶貴實踐,就不會有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沒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發展也不會成為時代強音。五大發展理念,正是為了應對挑戰,更好地把握中國的現在、創造中國的未來。

  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就要準確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總抓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一些行業產能過剩,但一些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階產品卻還依賴進口;很多消費者把錢花在出境購物、“海淘”上,甚至連馬桶蓋都要在國外搶購。供給側改革正是要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階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更不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理念是先導是引領,但“關鍵在落實”。在當前環境下,領導發展已經越來越不容易了,需要有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把握新發展理念,不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識性、專業性要求,領導幹部要成為經濟社會管理的行家裡手。一次國際論壇中,科學家選出2015年十大新興科技榜單,燃料電池汽車、新一代機器人、精確基因工程技術等入選,如果沒有開闊的眼界、活躍的思維、專業的判斷以及不斷學習的能力,怎麼能“弄潮兒向潮頭立”?提出“深學篤用”“用好辯證法”“創新手段”“守住底線”,正是從認識論和方法論兩個層面,給出了新發展理念成為普遍實踐的路徑。

  有人曾說,誰能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誰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發展的領導者們,不需要用諾貝爾獎來證明自己。把握好新發展理念,在知行合一中開拓發展新境界,就能將最好的答案寫在中國大地,寫在人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