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歷史知識框架結構圖

  要學好高中歷史,還需要一定歷史理論的學習。高中歷史比初中歷史的難度提高了一個層次,注重歷史的前因後果,下面由小編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歡。

  欣賞

1

2

3

4

5

  必修三歷史知識點一

  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促成了新航路的開闢,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春秋時期,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奠定了基礎,被後世奉為儒家經典。

  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作出“楚辭”體,又稱“***”。他的代表作《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

  漢代流行的文學體裁,稱為“賦”。東漢的張衡代表作《二京賦》,是漢賦中的佳作。

  唐朝的詩歌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等;另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代表作有“三吏”、“三別”

  詞是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著名的詞作家有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等。“多情自古傷離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花自飄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者,辛棄疾的作品表達了恢復中原的雄心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到元代,有元曲。以關漢卿、馬致遠等人的創作成就最高。

  中國的小說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的短篇小說稱為傳奇;宋代說話藝術盛行,編出了許多話本,供說書人做底本;明清時期,小說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在眾多的作品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四部***四大名著***長篇小說最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也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漢字:源於圖畫,至商代形成完整體系。演變脈絡: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

  魏晉的楷書具有定鼎之功,王羲之貢獻最大。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各具特點。

  草書具有審美價值,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朝的張旭、懷素等,都是草書大家。

  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唐朝顏真卿,北宋蘇軾,元朝趙孟 ,明朝文徵明等人的行書,也備受世人喜愛。

  到了元代,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成熟階段。

  必修三歷史知識點二

  經典力學的建立:

  奠基:17世紀初,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經典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建立: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表了科學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中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和以數學為表達形式***實驗和數學為該體系的兩大特點***的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標誌著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相對論: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者統稱為相對論。相對論的提出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量子論: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愛因斯坦則進一步推動了量子論的發展。

  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方式。

  進化論: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出版,標誌著生物進化論誕生。他認為,一切生物都經歷了由低階向高階,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生物界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就是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學說。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瓦特對蒸汽機作了進一步改進,促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製奠定了理論基礎,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這一時期的發明有電燈、電話、電車、電影和電視。

  1946年,美國研製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資訊科技的基礎。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加緊對資訊科技的研究和開發,促進了網際網路的產生。20世紀90年代以後,它進一步發展成為全球資訊網***WWW 全球資訊網***。

  資訊科技的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類進入到“資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