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高中歷史知識的書

  高中的同學們在學校是要學習歷史知識的,那麼,你知道還有哪些增長曆史知識的書籍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中國近代史

  作者:陳恭祿

  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民國史家寫史,少了些意識形態的牽絆。少了些主觀臆斷。本書以詳盡豐富的史料,比較真實地還原了那段歷史。八十年後再版,證明了其價值。

  本書一書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時至今日,仍被公認為代表民國時代最高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該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獨立立場和觀點的著作。本書19章,近70萬字,以敘述為主,分析輔之。本書根據近代以來發生的大事,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民國以來狀況等幾大主題,為中國近代史架構了基本的敘述輪廓。

  尤為令人稱道的是陳恭祿嘗試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他認為“本書論斷,著者非詆譭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比如在討論中外衝突及中外關係等問題時,“對於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但更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一味詆譭。由於本書持論公允,資料翔實,詳略得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二

  2、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年~1911年***

  作者:***美***費正清 等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 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些顛覆“常識”的史實以及晚清諸多改革失敗原因的探究。

  本書原為《劍橋中國史》的第10卷和第11卷,起自清代的道光時代,止於辛亥革命。這兩卷能夠自成體系,可以單獨成書,我們特先譯出,以饗我國讀者。為了兼顧《劍橋中國史》原書名和它所論述的晚清時代的實際內容,此書定名為《劍橋中國晚清史》。

  劍橋歷史叢書的歷際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對《劍橋中國史》已出的各卷,國外紛紛發表過書評,予以肯定。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截至出書前為止的西方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我們希望這兩卷中文的出版,對促進中外學術交流能有所助益。

  本書引用的中文材料,我們均盡力查詢過中文原文。但是,某些地方因僅系片言隻語,遍查不著;某些引文引自在臺灣省或外國出版的書刊,我們無書查對;個別書籍在北京甚至一直未能找到。在這些情況下,我們不得已而採用了直譯辦法,幸讀者鑑諒和指教。

  三

  3、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內容簡介

  這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十五年》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會黃先生數十年人生經驗與治學體會於一體,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發人深思。

  本書英文字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中文字問世後,好評如潮,成為眾多作家、學者、企業家、高校師生的案頭書,併入選《新週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20本書”。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韓文等版本。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這次中華書局特別推出增訂新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進行修訂。為了使更多讀者閱讀這本書,特別推出了定價18元的版本,以惠及天下讀書人。

  四

  4、中國大歷史

  作者:黃仁宇

  內容簡介

  以短短的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好書推薦盡在推薦書:

  本書中文簡體字版自1997年面世以來,十來年裡二十餘次刊行而不衰。作為一部成功的歷史學著作,其讀者面早已不限於史學界,作為華裔學者中比較突出的法國年鑑派學術代表人物,黃仁宇極善於從歷史的細微末節人手,而又擺脫具體歷史事件的束縛,找尋更為準確的歷史時代特徵,此即大歷史觀。

  他強調將人物與歷史大背景結合起來,且不放過人物的個性特徵,從而使那些本來被史學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現於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