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綠洲是哪個

  ?大家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

  尼羅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綠洲

  區域概況

  尼羅河三角洲位於埃及北部,臨地中海。由尼羅河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沖積而成。面積2.4萬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縱橫,渠道密佈,集中了埃及全國三分之二的耕地。氣候炎熱乾燥,光照強,水源充足,灌溉農業發達,是世界古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長絨棉的主要產地。

  尼羅河三角洲的衛星照片。尼羅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蓮花——“尼羅河之花”,從尼羅河谷地伸展出來。蓮花是上埃及的象徵,每到秋季,河面都會被蓮花映紅;紙莎草則是下埃及的象徵,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紙的原料。古埃及人想象中的兩位河神,上埃及的 Hap-Reset 和下埃及的 Hap-Meht 就是分別戴著蓮花和紙莎草。而 Hapi ,上下埃及的尼羅河神,則是同時手持蓮花和紙莎草了。

  尼羅河干流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它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線綿延23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羅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 在法老時代,這一地區被稱作“下埃及”***“上埃及”是尼羅河谷地***。根據老普林尼的記載,當時尼羅河在進入三角洲以後分成了7條支河,由東向西依次是 Pelusiac, Tanitic, Mendesian, Phatnitic, Sebennytic, Bolbitine 和 Canopic。而現在,由於河道的淤積和變動,三角洲上的主要支河只剩下兩條:西邊的羅賽塔***Rosetta***和東邊的達米耶塔*** Damietta***。

  尼羅河三角洲的黑土地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燦爛文明。公元前5000年,日漸乾旱的氣候灼燒著埃及地區豐茂的草原,慢慢地,沙漠取代了草場,遊牧部落不得不聚集到尼羅河沿岸。他們在此定居下來,耕種、捕漁。 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為榮的是豐饒的尼羅河三角洲。地處亞、非、歐邊界,尼羅河三角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戰場。自古以來,侵略者總是想方設法地控制這片能為他們帶來巨大財富的土地。閃米特人引入駿馬和戰車,埃及人用它們擴張自己的王國;希臘人創造了亞歷山大港,同時也帶來古老的文明。

  什麼叫綠洲

  “綠洲***oasis***”又稱“沃洲”、“水草田”、“綠島”、“澤園”等,是指被沙漠地形包圍的環境裡、一塊有植被覆蓋的孤立肥沃地區。我國新疆維吾爾人民稱之為“博斯坦”。“oasis”起源自希臘語,古希臘人用此稱利比亞沙漠中特別肥沃的地方,既指荒漠中能“住”***owhe***和能“喝”***Saa-科普特語***的地方。

  通常會造成綠洲的原因都是因為此地點有終年不斷的水源供應,常見的水源是地下水泉湧或人工鑿井來灌溉,水在遠方的降雨區降到地面後潛入地底,通過透水的地下砂岩層穿過沙漠地帶,在綠洲處返回地表附近而能被使用到。

  狹義的綠洲概念指荒漠中水源充足、生長植物、農牧業發達的地方。廣義綠洲所指範圍要寬闊得多。有人認為綠洲是一種獨特的地理景觀,指在幹早荒漠區域中有水源和植被、且有一定空間規模的地理單元。也有人認為,綠洲是在幹早氣候影響下形成的,以荒漠為背景基質的,具有較高的第一性生產力的非地帶性景觀:也有人認為綠洲是荒漠中有穩定水源可供植物生長或人類聚集繁衍的生態地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