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戰役的意義有什麼

  挪威戰役,盟軍從挪威全線撤退,這對於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也給了雷德爾一個取得海上全勝的機會。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挪威戰役的意義,希望你喜歡。

  挪威戰役的意義

  挪威戰役後,德國取得了封鎖英國和向蘇聯進軍的基地,使中立的瑞典轉向德國,不但繼續向德國提供鐵礦沙,還允許德國經自己的領土向納爾維克和芬蘭北部運送部隊和物資。

  挪威戰役主要指揮官

  德國: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

  挪威:伯納德·溫波爾頓·李。

  1940年2月20日,希特勒通知法爾肯霍斯特,他不久將指揮一個高度機密的行動,入侵挪威,下午5點就需要他拿出作戰計劃,由於保密需要和時間緊迫,他不能找任何人協助,他在他住的酒店的文具店買了一本導遊手冊,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了挪威戰役計劃工作。然後這個計劃在希特勒那裡獲得了通過,當時配屬給他的部隊只有五個師,但他在一個月內***4月9日-5月3日***即佔領了除最北部以外的整個挪威,最大的損失只是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在奧斯陸海峽的沉沒。6月9日,他把英國遠征軍趕出去,最終贏得納爾維克戰役,完成了對整個挪威的征服。7月19日晉升為大將。

  挪威戰役的結果

  當一個國家攻擊他國時,其他幾個國家就要聯合起來抵抗,如果小國之間互不信任的話,往往會造成脣亡齒寒的局面。挪威戰役就是如此。接下來看一下此戰的結果。

  在德國人心中,納爾維克港一役是英雄式的慘敗,他們還頒發了特殊勳章來紀念此事。德國海軍在納爾維克港與英國海軍的兩次戰鬥,惟一的好處是德軍在納爾維克港區域的地面部隊增員了。納爾維克戰區陸軍司令戰爭指揮負責者愛德華·迪特爾把逾2000名倖存海軍收編起來,組成一支步兵旅。當時德軍的確亟需這批由海軍轉為陸軍的救兵,因為英、法、波三國聯軍與德軍在納爾維克酣戰,不讓這個戰略重鎮落人德國人手中。1940年5月27日,三國聯軍佔領納爾維克港,但迪特爾的軍隊仍然在四周山區緊緊包圍港口。三國聯軍意識到自己永遠守不住這個港日,於1940年6月8日撤離。德國陸軍又奪回港口控制權。

  盟軍登陸奪回特隆赫姆港和其餘德軍登陸點的戰役,均因盟軍內部缺乏合作而失敗。英國皇家海軍甚至要從陡峭的挪威海岸把遠征軍逐個吊下來,然後用船把他們送回英國。

  盟軍從挪威全線撤退,這對於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也給了雷德爾一個取得海上全勝的機會。雷德爾的姊妹戰列艦格奈澤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駛至納爾維克港以西的大西洋公海,巧遇英國航空母艦光榮號,其時英航空母艦隻有兩艘驅逐艦護航。這對德軍來說真是千載難逢的進攻機會。當時能見度很高,且光榮號航速極慢,艦上載著48架艦載機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幾架戰鬥機。

  德艦把船首的大炮高高升起,在約16英里處開始發炮,炮彈落點非常準確。光榮號還未來得及使一架飛機起飛,德艦發來的炮彈已炸掉炮塔。炮彈威力非常巨大,把航空母艦的鋼鐵裝甲整塊撕開,德國艦隊司令威廉·馬歇爾稱之如“掀開蓋子一般”。在德艦的猛烈火炮攻擊下***沙恩霍斯特號竟發了212枚炮彈***,英國的航空母艦及其驅逐艦很快就沉沒了。德艦也在戰事中受傷,英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沙恩霍斯特號船尾;幾天後,在附近遊大的一艘英國潛艇發射魚雷,擊穿了格奈澤瑞號的船頭。為此,兩艘德艦在隨後的數週內不得不返回幹船塢修理。

  總的來說,德國在侵挪一戰中取得了較大的戰績,但是海軍因此損失慘重——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4艘U型潛艇以及其他船隻,但雷德爾和希特勒都認為值得。憑藉此役,第三帝國不僅保有了德國至關重要的鐵礦石運輸線,鞏固了德國北側的防守,還獲得了眾多的重要戰略據點,德國可利用這些基地對英國海軍發動連串攻擊。

  挪威戰役的評價

  挪威戰役首次使用了陸、海、空立體作戰戰術,在人類戰爭史上寫下新篇章。此役德軍共傷亡5700人,損失驅逐艦10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2艘、潛艇4艘;英法和挪威軍隊共傷亡5000餘人。英國損失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7艘,法國損失驅逐1艘。挪威戰役後,德國取得了封鎖英國和向蘇聯進軍的基地,使中立的瑞典轉向德國,不但繼續向德國提供鐵礦沙,還允許德國經自己的領土向納爾維克和芬蘭北部運送部隊和物資。

  挪威戰役的結局是德國在北歐地區奪取了重要的戰略基地。德軍佔領挪威並進至瑞典邊界,使中立的瑞典內外政策發生急劇變化。該國統治集團在對外政策方面開始轉向德國,允許德國經該國領土向納爾維克地區和芬蘭北部運送軍隊和物資。西方大國試圖抗擊德軍侵佔挪威的一切努力均遭失敗,其爭奪斯堪的納維亞基地的戰略企圖也隨之落空。英國在聯盟戰爭中一向採用的依靠本土海軍和別國人力打仗的傳統戰略未獲成功。德軍順利結束了侵佔挪威和丹麥的戰役,其重要原因是;英法聯軍缺乏統一指揮,致使兩軍不能協同作戰,西方盟國蔑視挪軍統帥部,造成互不信任,各行其是,丹麥很快投降,挪軍抵抗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