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的生平人物事蹟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因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被譽為“提燈女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南丁格爾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南丁格爾個人簡介

  1820年5月12日,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生於托斯卡納大公國***Grand Duchy of Tuscany***佛羅倫斯市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且跟她的姊姊帕耳忒諾珀***Parthenope***一樣,她的名字也是取自她的出生地:佛羅倫斯。

  她的父親是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William Edward Nightingale,1794年-1875年***,而母親是法蘭西斯·芬妮·南丁格爾·史密斯***Frances Fanny NightingalenéeSmith,17***-1880年***。威廉·南丁格爾生於William Edward Shore,他的母親瑪麗·艾凡斯***MarynéeEvans***是彼得·南丁格爾一世的侄女,而她的父親***南丁格爾的外祖父***是一名廢奴主義者威爾·史密斯。

  她一直照顧著窮人。在1844年12月,一個窮人在倫敦的一所工廠醫院死去,引起了公眾對該醫院的責備,這時,南丁格爾成了促進醫院改善醫療環境的倡導者。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是一名統計師。母親芬妮·史密斯,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的父親畢業於劍橋大學,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裡接受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文學家、護士三者之中游移不定,最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了當護士。她的父親每年給她500英鎊***現在約為100,000人民幣元***,讓她能在工作之餘,過著舒適的生活。

  南丁格爾年輕時,過著十分優越的上流社會生活,隨時有人服侍,活在舞會、沙龍,以及與貴族們的周旋之中。雖然表面看來是令人稱羨之生活,但南丁格爾內心卻一直感到十分空虛,覺得自己生命活得毫無意義。一直到她決心選擇為人服務的護士,當作自己一生的天職後,她才強烈感受充實的生命意義。傳說南丁格爾曾聽到上帝對她說話,要她成為護士,才選擇這條道路。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有一次,南丁格爾一邊給傷員換藥,一邊安慰他,傷員感動得流下了淚水。這時候,一位少校軍官進來把南丁格爾叫了出去,帶著滿臉不屑說:“小姐,你還是回倫敦去吧!你就是治好了傷員,他們也不可能再上戰場了。”“為什麼?”南丁格爾不解的問。“你想,一個動不動就流淚的人,能衝鋒陷陣嗎?你和你的同伴把他們嬌寵壞了!”“不!”南丁格爾說,“在我眼中,他們是人,是兄弟,他們受傷了,應該得到護理和安慰。”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風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神”。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困的醫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南丁格爾獲得英王授予的功績勳章,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其後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南丁格爾終身未嫁,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

  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讚頌的偉大女性。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讚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神***”“提燈天使”。北京師大版教材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白衣天使》、重慶西師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第四課《提燈女神》講述了她的故事。

  在中外歷史上,能以堅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並建立特殊功業的人物向來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為鮮見。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女性。

  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議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她的故事被翻拍成了電影,電影名稱依然以她的名字為名。她是護理事業的先驅、奠基人,為了醫學界中重要的護理事業作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

  南丁格爾的主要成就

  1.基金會

  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英國人將她看做新的聖女貞德。一經呼籲,國人捐款源源不斷,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鑽石胸針,胸針上鐫刻著《聖經》裡的名言:憐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2.護士學校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爾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勳而捐贈的鉅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建立“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並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當之無愧被後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並教導他人。

  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開學時有15名女子,年齡在25至35歲之間,訓練時間為一年。學生的食、宿、制服、學費全部免費,每年並給10英鎊助學金。學校委託給聖·托馬斯醫院護理主任管理,南丁格爾只去過學校兩次。但她一直密切關注學校的發展情況。醫院護理主任不斷向她請示、彙報學校的每一件事。護士和護士長常常在南丁格爾家中進行面談。 1860年,南丁格爾用公眾捐助的4400英鎊南丁格爾基金,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隨後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對醫院管理、部隊衛生保健、護士教育培訓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後世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她還提出公共衛生護理思想,認為要通過社群組織從事預防醫學服務。她一生培訓護士1000多人。主要著作《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推動了西歐各國乃至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由於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南丁格爾對學校的計劃及基本原則有:“護士必須在專門組織的醫院中,接受技術訓練,護士必須住在適應提高道德和遵守紀律的學校宿舍中。”她擬定了“學生操行和學業成績日報表”。1871年,聖多馬斯醫院新的建築落成,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也隨之擴充,她主張學校應成為護士之家,是一個道德、宗教與實務的訓練場所。學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監,鼓勵她們讀書,參加聖經班聆聽音樂以發展她們的興趣,她希望她的學生們絕對忠誠並熱心於專業護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規範。到1890年,經過30餘年的護理教育培養學員1005名,大多優秀者均被英、美、亞洲各國醫院聘請去開辦護士學校。

  南丁格爾的學生們遍佈英國各大醫院並且遠及英國本土以外。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相繼成立。“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的課程和組織管理成為歐亞大陸上許多護士學校的模式。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際上稱之為南丁格爾時代。南丁格爾進行護理改革前,護理工作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不受人尊敬,工資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態的女人,愚昧、骯髒、酗酒且粗野無比,在醫院裡惡名昭著,不聽使喚,更不能執行任何醫療任務,其地位不過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當時醫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髒亂得不成體統,牆壁與地板沾滿了血跡與汙漬而且臭氣難聞,這種惡劣的現象,各地相差無幾。

  3.護理制度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工作訓練後的重要意在於使社會上都知道護理工作是一種“技術”,並把它提高到“專門職業”的地位,南丁格爾因此被稱為“現代護理工作的創始人”,隨之如護理人員品德的優越,社會地位的提高,工薪的增加等等,都成為自然的結果。而南丁格爾完成和改善這些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三條,即以身作則,著書宣教和親身實踐。

  從南丁格爾時代開始,即將護理實踐教育做為護士職業的主要內容。自19世紀以來,即對制定護理操作標準,護士的任務以及工作內容等提出討論。在前線開拓護理事業;革新英國軍醫制度;創立現代護理教育及普法戰爭的傷兵救護和國際紅十字的建立,都得力於南丁格爾的協助與支援。南丁格爾的成就蜚聲英國。歐美大陸亦公認她是護理方面的專家。1861年,美國內戰期間,北軍曾想請她幫忙成立醫院,治療傷兵,她提供了有關美國作戰醫療制度與統計資料。戰後,美國基督聯盟特函致謝。此後,凡有各國重大醫療問題與計劃,她總最先被諮詢的人。儘管她工作如山,但她對護理教育與護理工作始終保持密切的接觸與關切。她曾協助利物浦貧民習藝所療養院建立護理制度,並派遣她的得意弟子及12名專業護士前往作業。

  4.統計和衛生改革

  1863年時,英國的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各地醫院各自為政。南丁格爾制定了醫療統計標準模式,被英國各醫院相繼採用,被公認為一件了不起的貢獻。

  南丁格爾從小就顯示出對數學的天份,後來,南丁格爾成為視覺表現和統計圖形的先驅。 她所使用的餅圖,雖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萊費爾所發明,它在當時仍是一個新穎的顯示資料的方法。

  南丁格爾被描述為“在統計的圖形顯示方法上,是一個真正的先驅”, 她發展出極座標圖餅圖的形式,或稱為南丁格爾玫瑰圖,相當於現代圓形直方圖,以說明她在管理的野戰醫院內,病人死亡率在不同季節的變化。她使用極座標圖餅圖,向不會閱讀統計報告的國會議員,報告克里米亞戰爭的醫療條件。

  後來,南丁格爾對於印度的農村生活,做了全面的衛生統計研究,並在印度改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在1858年和1859年,她成功地遊說成立一個皇家委員會,研究印度的情況。在1873年,南丁格爾報道,“衛生改革10年後,在印度士兵之間的死亡率已經從每千名69人,降低到至18人。

  在1859年南丁格爾被選為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第一個女成員,她後來成為美國統計協會的名譽會員。

  南丁格爾的護理理論

  南丁格爾提出了科學的護理理論。南丁格爾一生撰寫了大量報告和論著,包括《護理札記》、《醫院札記》、《健康護理與疾病札記》、等多部專著。最著名的是《護理札記》,闡述了護理工作應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原理,詳細論述了對病人的觀察乳房衛生影響。該書被稱為護理工作的經典著作。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學的概念是“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於最佳狀態 ”。

  1859年12月,她在《護理札記》中寫道“我們沒有更好的語言,來表示護理這一詞語,所以就使用了‘護理’這二字”。這本書一出版就被醫療衛生界的著名人物認為是“頭等重要的著作”和“劃時代的稀有著作”。《護理札記》成為護士必讀的經典之作。不但英國本土大為風行,在美國也深受歡迎。後來,作為護士學校教科書被譯成多種外國語本發行。書中精闢指出護理工作的社會性、生物性和精神對自體的影響等。她以事實、資料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於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指出“護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於一個最好的條件下,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提出了對護理本質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確立了護理專業化的開始。她強調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獻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擔任,要求護生做到“服從、節制、整潔、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視護理教育,而且重視護士的品德教育,每年從1000~2000名入學申請中挑選15~30名學生入學。大多數學員由她親自挑選。條件是有教養、進取心、思想敏捷、靈巧、判斷力強並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認為,具有這些品質和條件才適合成為護士。她要求婦女“正真、誠實、莊重”,並說“沒有這三條,則將一事無成。”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不應該只在醫院裡進行,要通過社群組織預防醫學工作,同時,她又指出:“家庭護理比起裝置齊全的醫院或療養院更需要給護士進行教育,怎樣隨病人所在條件改進居住狀況,進行家庭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教育以及示範如何在家中護理病人。”她強調從事地段家庭護理也應當設立專門訓練學校。在她的鼓勵下,開創了近代公共衛生地段家庭護理,極大的豐富了護理學的內容。

  南丁格爾認為,疾病是一個“修復過程”。她還認為,為了保持或恢復健康,治療或預防疾病,護理應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環境,並要區分護理病人與護理疾病之間的差別,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對待。在南丁格爾任倫敦婦女醫院院長時就明確提出:護士除救治病人外,還要求做好下列護理工作,如使病房空氣新鮮,環境舒適,整潔安靜,做好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增加營養等等。對病人的飲食的營養問題,陽光、病房空氣、環境的絕對安靜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標準。她十分重視病人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甚至要求“社會工作者,牧師和管理人員共同配合護理病人工作。”她在《護理備忘錄》***1858年出版***中強調了觀察的重要性,闡述了關於有目標工作的必要性和基本的護理行為。

  南丁格爾指出許多醫院在建築上的缺點,認為醫院的建築設計首要條件是不能給病人帶來危害,強調醫院的建築不在於它的豪華而首先應考慮病人的舒適、安排、福利和衛生。她根據調查的資料對醫院的環境衛生管理,病房的建設,陳設、床位的數量,清潔裝置和便於工作和管理佈局等,均提出了較詳盡的論據。1859年,南丁格爾完成一本《醫院摘要》,對醫院建築與醫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理論。她強調良好的建設、衛生與管理可使病人獲得更好的護理。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見,改變了護理觀念。這本書對當時的影響與衝擊很大,被視為醫院改革的權威言論與範本。國內外許多護士紛紛求購。自南丁格爾辦學以後的一百多年來,護理事業不斷髮展,二十世紀的護理學與南丁格爾創立的護理學已大不相同,在護理學的知識結構、護理的目的、護理的物件、護士的作用各方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是,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和改進以及頗有見地的獨到見解在當時和現在,仍有深遠的影響與指導作用。

  對南丁格爾的社會評價

  1907年12月,英王愛德華七世授予南丁格爾豐功勳章。這是首次將此類勳章頒授女性,真是無比光榮。稍前曾有人提議,在維多利亞女王就職六十週年時,將護理事業進步實況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爾表示反對。她不願將她的照片擺出去任人欣賞,認為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萬泰芝女士的勸說下,她同意將一尊半身銅像,及她乘坐的一輛馬車予以陳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銅像下面堆滿了鮮花,老兵們紛紛上前親吻這輛克里米亞馬車。她被尊稱為英軍最尊敬的聖母。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造成眾多人員傷亡。許多士兵返回英國後,把南丁格爾在戰地醫院的業績編成小冊和無數詩歌流傳各地。有一首詩,在50年之後仍在英國士兵們重逢時傳誦,詩中稱南丁格爾是:“她毫不謀私, 有著一顆純正的心, 為了受難的戰士, 她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 她為臨終者祈禱, 她給勇敢的人以平靜。 她知道戰士們有著一個, 需要拯救的靈魂, 傷員們熱愛她, 正如我們所見所聞。 她是我們的保衛者, 她是我們的守護神。 祈求上帝賜給她力量, 讓她的心永跳不停。 南丁格爾小姐—— 上帝賜給我們的最大福恩。”

  革命導師馬克思和南丁格爾是同時代的人,他對南丁格爾的勇敢和獻身精神十分敬佩和感動,寫下兩篇充滿熱情的通訊,分別刊載在德國的《新奧得報》和美國的《紐約論壇報》,使世人皆知這位偉大的女性。馬克思說道:“在當地找不到一個男人有足夠的毅力去打破這套陳規陋習,能夠根據情況的需要,不顧規章地去負責採取行動。只有一個人敢於這樣做,那是一個女人,南丁格爾小姐。她確信必須的物品都在倉庫裡,於是帶領幾個大膽的人,真的撬開了鎖,盜竊了女王陛下的倉庫,並且向嚇得呆若木雞的軍需官們聲稱:我終於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現在請你們把你們所看到的去告訴英國吧!全部責任由我來負!”

  1867 年,在倫敦滑鐵盧廣場,建立了克里米亞紀念碑,併為南丁格爾鑄造提燈銅像,和希德厄·海伯特的銅像並列在一起。並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英國10英鎊紙幣的背面***正面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半身像***。美國大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1807—1882***為她作詩《提燈女郎》,讚美她的精神是高貴的,是女界的英雄。如今全世界都以5月12日為國際護士節紀念她。南丁格爾被列入世界偉人之一,受到人們的尊敬。南丁格爾女士幼年時就懷有一顆慈祥仁愛的心靈。她愛護生命,家裡飼養的小動物受傷了,她細心給它包紮,南丁格爾懷有一個崇高的理想、認為生活的真諦在於為人類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做一個好護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