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講中國歷史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起來看看百家講壇康震是如何講王昭君的,歡迎閱讀!

  百家講壇康震講王昭君

  【畫外音】: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堪稱詩文大師,他的詩作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像,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

  在王安石眾多的詩歌作品中,以“昭君出塞”為主題的《明妃曲》最引人關注,引起的爭議也最大。宋仁宗嘉佑四年即1059年,在京城擔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王安石,寫下了兩首名字同為《明妃曲》的詩作。

  然而讓王安石始料未及的是,這短短的兩首詩作,竟然引得當時和後世的人們巨大的爭論,有的人高聲唱和,讚不絕口;有的人則全面否定,大加鞭撻。

  為什麼圍繞這兩首詩的評價,會有如此的天壤之別?歷史上的昭君出塞,到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思考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繼續精彩解讀系列節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十七集《說不盡的王昭君》,敬請關注。

  【康震】:大家可能就會覺得奇怪了,這好好的,王安石寫王昭君幹什麼呢?雖然都姓王,姓王的多了,為什麼寫王昭君呢?他這兩首詩的名字實際上是一個題目,叫《明妃曲》。

  明妃,王昭君本名叫王嬙,為什麼叫明妃呢?因為到了西晉的時候,她犯了司馬昭的名諱,司馬昭有個昭字,王昭君有個昭字,所以就給她叫做明妃了,他為什麼要寫這個王昭君,甚至寫王昭君這個題材是歷代文人都寫,那能夠引起王安石的興趣的,肯定是不大尋常,所以我們首先得弄明白這王昭君到底身上發生了什麼故事,她才能夠讓王安石這個改革家、這個素有大志的年輕人寫她。

  漢元帝的時候,漢元帝是西漢的第八個皇帝,漢元帝的時候這王昭君就被選入宮中做了宮女,實際上就是皇上眾多的小老婆中間的一個,她在宮裡邊待了好多年,一直沒有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比較鬱悶。

  正好這個時候當時匈奴的單于叫呼韓邪單于來拜謁漢朝的皇帝,就提出想要和親,就是說我要娶一個你們宮裡頭的宮女,或者是娶你們的公主做我老婆,以示雙方和親、團結、和平。行啊,漢元帝就通知下面的人給他找上五個宮女,可以讓他挑,就這五個裡頭。呼韓邪單于辭行的時候,漢元帝專門給他舉行了大型的宴會,在這個宴會上,就把這五個宮女就亮出來了,看看,其中就有王昭君。王昭君多年在宮中得不到皇上的寵幸,內心非常地鬱悶,這次一聽說有這個事,就跟領導提出來,我去。

  在這兒待著也真是沒勁,出去闖一條路,也許還有一條活路。宴會上這五個人一亮相,特別是王昭君,天姿國色,一干人等都看傻了,特別是漢元帝,非常地後悔。

  早幹嗎去了?哎喲喂。可是又不能毀約,你都說好了,你要說上來的人裡頭,光有名單不見人還好,一出來,都亮相了,呼韓邪單于雖然說審美水平低點,那誰長得漂亮他還認得出來啊。***漢元帝***非常後悔,只能就將錯就錯了,就送給那個單于了。送給單于之後,這王昭君就跟著呼韓邪單于到了匈奴,呼韓邪單于對她還是非常器重的,封她為寧胡閼氏,閼氏就相當於匈奴的皇后,為什麼叫寧胡呢?就是說我娶了一個漢家的女子做我的皇后,從此就能保證我匈奴族和平安寧,實際上就是因為這是和親的結果,就不再打仗了,所以叫寧胡閼氏。

  給這個單于還生了孩子,後來她嫁的這個單于去世了以後,按照人家匈奴族的習俗,還得再嫁單于的兒子,當然這個不是王昭君生的,是他的前閼氏生的,就是後來的新的單于。這王昭君好歹也是漢民族培養起來的女兒,肯定對這種習俗很難接受,她還給當時的皇帝漢成帝***那時候漢元帝已經去世了***寫封信請求回國,漢成帝寫封信勉勵她,說你就留在那兒吧,你留在那兒對我們兩個國家都有好處,維繫和平。後來又嫁了後邊的這位單于。聽見了,這就是王昭君的真實的歷史故事,注意,是真實的歷史故事。

  王昭君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首先王昭君是主動要求,不管她是什麼動機,她不是被別人打得強迫得拉出去的,她主動要求出去的,主動要求出去和親。第二,她這個和親經歷了前後兩代單于,確保了漢朝和匈奴之間將近有半個世紀沒有發生戰爭,這是非常寶貴的和平建設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講,王昭君的貢獻甚至比那些金戈鐵馬的打了多少勝仗貢獻都要大得多。後人對王昭君的評價很高,主要也是基於這個方面。

  但是就是說對王昭君這樣一個這麼美麗的、有傳奇色彩的這麼一個女子,就這麼點歷史真實的故事,顯得太不夠了,不行,所以西漢的時候有一部古代的筆記小說叫《西京雜記》記述的主要是發生在西漢長安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邊就對王昭君的故事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寫得更加細緻,說什麼呢?說這王昭君進了宮以後,這後宮的妃子太多了,皇上哪兒挑得過來啊,就讓當時宮裡邊的畫師畫她們的像,就跟我們現在辦身份證,啪,給你照張照片一樣,那時候沒有照相機,就給你畫一張。這就麻煩了,你說拍照片技術不好、機器不好,頂多拍得不太清楚,但是模樣不會走樣,可是要畫的話,這主觀性就強了。宮女都知道這裡邊的玄機,這都是“潛規則”,給畫師得送錢,你把我畫得漂亮點,皇上就把我看中了,多的有送十多萬的,最少的也得有五、六萬塊錢。王昭君不賄賂畫師。

  那可想而知,你不賄賂畫師,畫師給你臉上點個痦子,多點倆,那皇上還能看你啊?這麼著,她就沒被選中。剛才說了,那匈奴來和親想要娶這個漢族的女子,不是選出這五個人嗎?我在這兒是想,那個漢元帝選這五個肯定不是最漂亮的,最漂亮的他留在宮裡頭。王昭君她沒有送這個賄賂,畫得肯定就難看點。結果沒想到,一出來,這是最漂亮的。

  腸子都悔青了,以後堅決不能相信照片和畫的像。可是沒辦法了,已經這樣了,怎麼辦呢?人已經走了,王昭君已經嫁出去了,可是賬得算,秋後算賬,漢元帝就查,誰畫的?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畫師叫毛延壽,當然我們不一定說非是毛延壽畫的,但是以他為代表的這批畫師,一個都跑不了,殺了好多畫師,暴屍街頭,以解心頭之恨,或者以解心頭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