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的原因是什麼

  腳跟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足跟痛的現象,但是什麼會引起腳跟疼的呢?下面給大家分析足跟痛的原因,希望能幫到大家。

  足跟痛的原因

  1、骨刺引起足跟痛

  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多見於中老年人,往往通過X光片可觀察到根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由於骨刺隆起可加重區域性軟組織的摩擦、勞損,容易產生無菌性炎症,引起足跟疼痛,其疼痛的程度與區域性炎症反應的輕重有明顯關係。

  2、脂肪墊萎縮引起足跟痛

  人體的腳後跟部分佈有脂肪,可形成一層穩妥的纖維墊,保護足跟骨質不被磨損。如果足底脂肪墊發生萎縮,其緩衝、防止摩擦的作用相對減弱,使區域性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

  3、損傷引起足跟痛

  足跟部的區域性外傷可引起疼痛,此類疼痛多有明確的外傷病史,如跟骨骨折、骨裂、跌打外傷等,主要表現為足跟部疼痛明顯,腫脹和壓痛,行走困難。

  4、勞損導致足跟痛

  足底的肌肉腱膜有維持正常足弓、緩衝震盪、加強彈跳的作用。長期的行走、站立、過度的負重等,使足底筋膜、肌肉、韌帶處於長期緊張狀態,導致肌肉腱膜等造成勞損,進而可引起區域性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症狀。

  5、產後足跟痛

  產婦在月子期間,氣血兩虛,容易感受外界寒涼之氣的侵襲。特別是足跟部,一旦受涼就容易出現足跟部疼痛。此類疼痛屬中醫理論中的虛證,多由腎虛所引起,常可因產後腳部受涼所致。

  6、小兒足跟痛

  正常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小孩出現足跟疼痛多為生長痛。主要是由於骨骼生長迅速比骨骼周圍的組織快,四肢長骨周圍神經、肌腱、肌肉生長相對較慢,因而產生牽拉痛。疼痛發作時可為孩子作區域性按摩、熱敷或者在將足跟部墊高1釐米以減緩牽扯,幫助孩子減輕疼痛程度。

  7、穿鞋不當引起足跟痛

  鞋子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例如長期穿高跟鞋等,導致腳部力量集中於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區域性韌帶的壓力,進而可引起足跟疼痛。

  這些都能造成你的腳後跟疼的原因,而足跟筋膜炎***也稱為跟骨骨膜炎***佔80%的比例,所以說腳後跟疼的真正原因,十有八九是跟骨筋膜炎,可以用足跟痛組合來治療,如果時常拖的太久,治療就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腳跟疼的治療方法

  1、補腎能減緩腳後跟疼這個問題。中醫認為,腳跟為腎經所經過的區域,此處作痛,代表腎氣虧損,肝失所養。且肝主筋;肝血不足,則筋脈失養,血行瘀滯;當氣血凝滯,絡脈失和,就會發病。故而中醫治療足跟痛多以補腎為主,這是正確的,但是,足跟痛不單單是由於腎不足而引起,還包括由跟骨骨刺、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脂肪墊萎縮、跟墊痛、風溼、痛風等多種因素造成的足跟痛,故而普通的中醫補腎療法不能全篇而論。

  2、千萬不要勞累、運動過度、儘量少運動或少走路,但也不可以不走路。很多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會被醫生建議打封閉針、手術治療等等治療方式,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卻不說其治療後復發的可能性,但是其費用也是很多患者所不能承受的。很多患者認為手術治療後就能夠徹底解除痛苦,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手術切除的只是病變的位置,但足跟痛通常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但時機一到,患者邊還會再一次復發,足部血管神經豐富,手術風險較大,故而只有在所有保守治療都無效的情況下才會選擇,所以減少走路可以從根源上儘量避免了這個問題。

  3、儘量不要著涼或凍著。足跟痛並非不治之症,選擇正確的藥物,一定會收到好的效果。

  4、一定要穿軟底鞋,減少走路。

  健康和快樂地生活是每一個人的夢想,這些生活上的小問題,如果注意到了,那離你夢想的實現就更近一步了。

  腳後跟痛是病嗎

  許多老年朋友有腳後跟痛的經歷,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按摩後會逐漸緩解,但如果反覆發作,則可能是得了"跟痛症"。造成該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外傷或退行性變後出現足跟脂肪墊萎縮、骨刺等。

  由於跟痛症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往往容易被人忽視,有些老年人認為這是人體逐漸衰老的一種副產品,因此無須治療,其實並非如此。對於跟痛症的人來說,一般休息、理療、封閉、消炎鎮痛藥等均有助於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學者認為:對於無外傷史的老年患者,跟痛症可能是其骨質疏鬆的警示,因為骨質疏鬆可以最早在跟骨表現出來。

  總之,避免外傷、注意勞逸結合可以減少跟痛症的發病機率。預防骨質疏鬆也有利於跟痛症的預防和緩解。老年人一旦出現腳後跟痛應到醫院檢查、諮詢。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來源並且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