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厲王止謗的典故

  編者按: 周厲王很高興,告訴召穆公說:“我能制止別人的指責,大家都不敢說了!” 召穆公說:“這只是一種阻礙。堵住百姓的口比防止河水更厲害。

  周厲王姬胡***?―前828年***,姬姓,名胡,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約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在位期間,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準國人***指工商業者***依山澤而謀生,藉以剝削人民。他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周厲王很殘暴,百姓都公開地指責他。召穆公告訴大王說:“百姓忍受不了國王暴虐的政令了。” 周厲王十分惱火,尋得衛國的巫人,派他們去監督那些公開指責的人。衛國的巫人把指責他的人告訴周厲王,***周厲王***就***下令***殺了那些人。百姓都不敢再說話了,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互相看看,代替要發洩的怨言。

  周厲王很高興,告訴召穆公說:“我能制止別人的指責,大家都不敢說了!” 召穆公說:“這只是一種阻礙。堵住百姓的口比防止河水更厲害。河水堵塞而衝破河堤,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道的人要疏通它,讓它暢通,治理百姓的人要開導他們,讓***他們***說話

  。因此天子處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獻詩,樂官***古代以盲人為樂官***獻曲***指反映民心、民情的曲子***,史官獻書,少師***樂官的一種***獻箴言***一種用於規誡的韻文***,盲者朗誦詩歌,讓盲人***蒙:特指睜眼瞎***背誦規誡的典籍,各種手藝人進行規勸,平民百姓通過官吏將自己的意見傳達到朝廷上,近臣盡心規勸,父母兄弟等彌補過失,糾察是非,樂官用樂曲,史官用典籍教導天子,元老、大臣警戒勸導天子***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五十為艾***,然後君王對以上各種意見考慮取捨,所以政事通行而不違背情理。

  百姓有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樣,財物從這裡出來的;好像土地有高原,窪地,肥沃平原,百姓衣食的資源都從這裡出來的。由於百姓發表言論,國家政事的好和壞才能體現出來。百姓認為好的就加以實行,百姓認為不好的就加以防範,這才是用來使百姓豐富財用衣食的方法。那些百姓在心中擔憂這些問題而從口中說出來,他們考慮成熟就自然從口中說出來,怎麼能堵得住呢?如果堵住了他們的口,那麼讚許的人有多少呢?” 周厲王不聽從。因而百姓沒有人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三年之後便將國王放逐到彘那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