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識手抄報內容

  心靈的疾病,比肌體的疾病更危險。你知道做一份心理健康的手抄報需要什麼內容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1、靈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揮著手,而是如健牛般竭盡全力工作的心理狀態。——柴可夫斯基

  2、虧心:違背良心。虧心之事不要作,僥倖心理不應有。——宋·佚名《名賢集》

  3、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蘇霍姆林斯基

  4、假如自負,虛榮心或憤怒使兒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聽恐怖心的勸告,這種心理便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消除掉,應該使他稍稍考慮一下,降低火氣,三思而後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險。——洛克

  5、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陶行知

  6、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培根

  7、過分冷靜的思考、缺乏感情的衝動,也必然使人的心理變態。——瓦西列夫

  資料2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鍊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筆者簡要談談對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成因及教師在防治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對策。

  小學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

  2、叛逆:

  由於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4、失落:

  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高檔的玩具等方面。這容易給中小學生帶來緊張、恐懼、憂鬱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