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垮海大橋

  今日小編給大家揭祕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感興趣的同學請看以下內容~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連線了杭州灣南岸的寧波慈溪和北岸的嘉興平湖,全長36公里。

  2003年6月9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奠基儀式在寧波舉行。投資118億元的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連線了杭州灣南岸的寧波慈溪和北岸的嘉興平湖,這將使寧波到上海的路程縮短120公里。它的建設,不僅將直接加速中國繁榮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一體化,還把中國的橋樑建設從江河時代推進到了海洋時代。這座跨越整個杭州灣、全長36公里的六車道公路斜拉橋將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將在5年後建成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溪水路灣。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繼上海浦東南浦大橋之後,中國改革後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橋。從寧波到上海即可經過此橋。該橋全長36公里,比連線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曾保持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紀錄,現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和青島膠州灣大橋之後世界第三長的橋樑。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7年6月26日貫通,2008年5月1日啟用。

  大橋概況

  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1]***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溪水路灣,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

  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7公里。這個長度,比連線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超過了美國切薩皮克海灣橋等世界名橋,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長的跨海大橋。

  大橋建設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概念,藉助“長橋臥波“的美學理念,呈現S形曲線,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遊覽性。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臺。這一海中平臺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閒觀光臺。

  試運營通車:2008年5月1日試運營通車。中國寧波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騰訊網、千龍網、東方網、浙江線上等20餘家全國知名網站和地方網站進行8小時直播。

  里程編號:杭州灣跨海大橋屬於沈***陽***——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該區域高速全長3710公里,由不同省***市***多段高速公路組成。如果從起點一直編到終點,過大的里程樁號反而讓司機無法判斷在某省的行駛里程,也不利於當地公路部門進行管理。因此,按照交通部編制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各省均自行編制本省的里程樁號。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建成後會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2001年9月成立專案公司,大橋建設投資額為118億,資本金為38.5億元。其中,寧波方佔90%股份,嘉興方佔10%股份。公司資本金中民營企業投資佔到50.25%。本專案商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四家銀行貸款70億元,已簽訂貸款協議。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經測算,大橋財務內部收益率達8.03~10.1%,投資回收期14.2年,投資回報率15.10%***不含建設期***、12.58%***含建設期***。

  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於7個“鳥巢”,可以抵抗12級以上臺風。

  地理環境

  杭州灣跨海大橋瀋海高速由北向南,從江蘇進入浙江。銜接杭州灣跨海大橋就是嘉興境內的大橋北岸接線。目前,該工程一期已經建成,目前正在籌備二期工程建設。北接線二期會延伸至江蘇,與南通的蘇通大橋相接,到2010年可以完工。而江、浙交界處,就是瀋海高速浙江段的零公里處。

  從零公里到大橋北岸起點,就是49公里處,而加上大橋36公里,到寧波上岸,就是87公里了。今後,該里程樁號會一直自然延伸到溫州出浙江境為止。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會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40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大橋已於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2008奧運火炬傳遞中穿越了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氣象複雜多變,颱風、龍捲風、雷暴及突發性小範圍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杭州灣自然條件有以下特點:

  ***1***海域寬闊,颱風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氣候特徵,有效工作日少;

  ***2***軟土層厚、持力層深,給海上基礎設計和施工帶來一系列問題;

  ***3***南岸灘塗長,施工條件複雜,採用常規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難滿足工期要求;

  ***4***環境的腐蝕作用嚴重;

  ***5***南灘塗多個區域淺層氣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建設投資

  杭州灣跨海大橋主要投資來自浙江省地方政府和浙江民營企業,沒有依靠國家投資,展現了浙江的實力。也成為了浙江的地標。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61億元人民幣。其中大橋部分長36公里,耗資118億元;北岸連線線部分長29.1公里,投資17億元;南岸連線線部分長55.3公里,投資34億元。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包括雅戈爾、方太廚具、海通集團等民營企業都參與了對大橋的投資。

  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準擬定為55元/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