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 杭州灣跨海大橋大橋全長36公里,是世界第三長的跨海大橋,比連線巴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長11公里,成為繼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跨海大橋及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之後世界第三長的橋樑。在浙江省高速公路規劃中,杭州灣跨海大橋又被定名為“杭州灣寧波通道”,為未來浙江省高速公路網“兩縱兩橫十八連三繞三通道”中的“三通道”之一。

  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76.7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各類樁基7000餘根,為國內特大型橋樑之最。南灘塗5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預製,大型平板車樑上運樑的工藝,開創了國內外重型樑運架的新紀錄。水中區引橋7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制、運、架一體化方案,單片樑重達2180噸,為國內第一。水中區引橋打入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80米,總數超過4000根,其鋼管樁工程規模全國建橋史上第一。大橋在設計中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藉助西湖蘇堤“長橋臥波”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佈置原則。整座大橋平面為S形曲線,總體上看線形優美、生動活潑。從側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臺。該平臺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訊、海事監控平臺。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臺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閒觀光臺。除此之外,大橋還具有以下特點:1.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長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跨海大橋中位居第二,僅次於青島海灣大橋***3***8公里***。2.杭州灣跨海大橋地處強腐蝕海洋環境,為確保大橋壽命,在國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設計使用壽命大於等於100年的耐久性要求。3.杭州灣跨海大橋50米箱梁“樑上運架設”技術,架設運輸重量從900噸提高到1430噸,重新整理了目前世界上同類技術、同類地形地貌橋樑建設“樑上運架設”的新紀錄。4.杭州灣跨海大橋深海區上部結構採用70米預應力砼箱梁整體預製和海上運架技術,為解決大型砼箱梁早期開裂的工程難題,開創性地提出並實施了“二次張拉技術”,徹底解決了這一工程“頑疾”。5.杭州灣跨海大橋鋼管樁的最大直徑1.6米,單樁最大長度89米,最大重量74噸,開創了國內外大直徑超長整樁螺旋橋樑鋼管樁之最。6.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10公里灘塗底下蘊藏著大量的淺層沼氣,對施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灘塗區的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開創性地採用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其施工工藝為世界同類似地理條件之首。7.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奠基碑是中國第一座青銅奠基碑,其高100釐米,厚25釐米,重500公斤,由鑄、鍛、刻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是傳統藝術和現代技術融合的結晶,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創意製作。摺疊科技特色

  杭州灣跨海大橋科技含量之高首先體現在施工工藝上。我們堅持尊重科學,依靠專家,廣泛開展技術諮詢和交流活動。根據專家意見提出了施工決定設計,採取預製化、工廠化、大型化、變海上施工為陸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長期來設計決定施工的理念。預製吊裝的最大構件為長70米、寬16米、高4.0米、重2180噸的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最長的構件為長度84米、直徑1.6米的超長鋼管樁,這種構件可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為了減輕海水中氯離子對大橋鋼材和混凝土的腐蝕,保證大橋100年的壽命,設計者專門研製了一整套防治海水腐蝕的有效方案等等。這些可見大橋工程的科技含量之高。杭州灣跨海大橋將是一座"數字化大橋"。科研單位將利用硬體及介面技術、網路及資料庫技術、影象圖形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數學、有限元技術、力學等多學科,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管的科學評價體系,整座大橋將設定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1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這樣,不僅大橋可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管理,而且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在實時掌握中。目前,本專案已向交通部申報17項大橋工程關鍵性科研立項專案,在國內橋樑界也是少見的。摺疊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摺疊前期工作

  ***1***專案論證和比較階段1993年開始醞釀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寧波市政府委託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期間,多次召開研討會,廣泛徵集各方面意見,還相繼開展經濟、水文、地質、氣象等13項專題,並組織評審會和論證會。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務會議作出了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決定,明確大橋建設以寧波為主,要求抓緊上報專案建議書,爭取國家支援。***2***立項報批階段2000年8月,浙江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將專案建議書上報國家計委。2002年4月30日,國務院第128次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專案的立項問題。同年5月29日,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3***“工可”審批階段2000年7月,委託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開展本專案“工可”研究。2002年7月,浙江省計委向國家計委上報本專案的“工可”報告。期間,相繼開展了工程地質、淺層氣、波浪力、環保、經濟、氣象、交通等19項專題研究,並通過專家評審。同年8月,交通部和中諮公司對“工可”報告進行了行業審查和評估。2003年2月,國務院第151次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專案“工可”報告。同年3月,國家計委下達“工可”審批批文。***4***初步設計階段2001年12月,通過招標確定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聯合體承擔本專案設計任務。2003年1月,省計委、交通廳聯合主持對初步設計預審, 3月10日,浙江省交通廳向交通部報送要求對本專案初步設計檔案進行審查的請示。4月9日至12日,交通部組織國內24名專家對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2003年8月6日國家交通部對大橋初步設計作了批覆。***5***開工準備階段2001年10月,指揮部一手抓立項審批,一手在南岸開始通路、水、電、通訊、碼頭等15項“五通一平”工程。2003年2月,“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2003年4月,在南岸灘塗區進行試驗段工程,為大橋工程全面開工探索並積累有益的經驗。摺疊主體工程

  按照“區分不同工程作業型別,保持施工組織的完整性和工序的連貫性”的大橋總體實施計劃,共劃分為12個土建施工標段、7個監理標段及部分材料標。2003年7、8月先行完成水泥和部分鋼板、鋼筋的採購招標,2003和11月,完成了第一階段土建7個施工標和3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2004年3月完成了第二階段5個土建施工標、4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累計招標金額約85.7億元。2003年11月14日,中港二航局V標將第一根長73米、直徑1.5米的鋼管樁打入預定位置,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04年3月16日,第二階段土建工程招標籤約,標誌大橋工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摺疊工程進度

  2003年6月8日,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2003年6月8日,第一根鑽孔灌注樁在南岸灘塗區開始 杭州灣跨海大橋施工,2007年3月27日,最後一根鑽孔灌注在海中平臺匝道橋樁完成施工。2003年10月28日,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5月26日完工。2003年10月31日,全長9.78公里的南岸鋼棧橋動工修建,橋寬7米,共用鋼材5萬噸,2005年12月24日修建完成, 2006年8月15日開始拆除。2003年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2006年2月3日,主橋最後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2003年11月28日,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1月8日完工。2004年7月9日,南航道橋沉放第一節鋼護筒,2006年8月2日完成承臺澆築,2007年1月10日,架設第一段鋼箱梁,2007年1月26日主塔封頂。2007年6月11日15時,最後一段鋼箱梁架設到位,南航道橋順利合龍。2004年8月28日,第一個預製墩身開始澆築,2006年9月30日,最後第474個預製墩身澆築完成。2004年10月10日,第一個預製墩身安裝到位,2006年10月18日,最後第474個預製墩身安裝完畢。2004年11月17日,北航道橋主墩樁基開始施工,2006年12月27日,完成最後一根灌注樁施工, 2007年2月6日首段鋼箱梁吊裝到位。2007年2月7日主塔順利封頂。2007年6月13日晚9:58,北航道橋主橋最後一段鋼箱梁吊裝到位,北航道橋順利合龍。2005年6月1日,第一片70米預製樑、寬15.8米,重2200噸,由“小天鵝號”運架船架設到位。2007年5月21日,“天一號”運架船將第540片70米預製樑架設完畢。2005年7月28日,第一片50米預製箱梁、寬15.8米,重1430噸,採用“樑上運樑”的架設工藝安裝到位,2006年11月16日,完成了共404片50米預製箱梁架設。2006年4月10日,海中平臺沉放第一根鋼管樁,7月25日海中平臺310根鋼管樁沉樁完畢。2007年6月26日,大橋全線貫通2008年5月1日,大橋順利通車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量浩大。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80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水中區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70—89.5米,總數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臺1272個,墩身1428個,為國內特大型橋樑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