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治療便祕的相關偏方

  便祕是因為腸胃不通,排洩不出而導致的。那麼在日常生活如何治療便祕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日常治療便祕的偏方吧。

  日常治療便祕的偏方

  1.西梅汁

  研究表明,由於西梅中含有的豐富纖維素、果膠以及自身獨有一些微量元素, 使得飲用天然的西梅汁,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緩解或預防便祕。很多科學家對西梅的緩解便祕的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雖然對原因的解釋都不盡相同,但結果都證明了西梅汁對緩解便祕有著獨特的功效,是任何其他食物所無法比擬的。長久以來,西梅汁在歐美國家享有“人體清道夫”的美譽。同時, 由於西梅汁能夠促進排便排毒,港臺地區的很多女性稱它為“苗條汁”。

  2.魔芋+蜂蜜

  把魔芋用軋汁機軋出來汁,放到鍋裡用小火烹製湖狀,裝到容器裡,用涼性的蜂蜜***蜂蜜分涼性和熱性***調製,每天早晨空腹兩勺。一定要堅持,可治療久治不好的便祕。

  3.早起一杯冷開水

  早上起床後就喝冷開水。早上起床後喝2~3杯冷開水,即能消除便祕。這是因為冷水進入胃部之後引起胃—大腸反射,開始了大腸的蠕動。便祕時水分會被體內吸收,致使大便變得又乾又硬,喝冷開水就具有補充大便所不足的水分。

  4.飯後吃梨

  梨 鮮甜可口、香脆多汁,是一種許多人喜愛的水果。梨富含維生素A、B、C、D和E。一隻梨的維生素C含量是“建議每日攝取量”的10%,鉀的含量也不少。同 蘋果一樣,它還含有能使人體細胞和組織保持健康狀態的氧化劑。梨雖然很甜,但是它的熱量和脂肪含量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

  梨每百克含有3克的纖維素***多為非可溶性纖維***,它是非可溶性纖維,能幫助預防便祕及消化性疾病,可以淨化腎臟,清潔腸道,長期便祕的人應多吃梨,並有助於預防結腸和直腸癌。

  5.揉腹部有效治便祕

  揉 腹的具體做法是:起床後排空小便,喝涼開水300~500毫升。站立,兩腳與肩同寬,身體放鬆,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從下腹部按 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順時針方向反覆按摩30~50遍,按摩時無需壓力過大,只需輕輕按摩即可。剛開始可能效果不大,只要堅持此法,10天后均可見效。堅持每天做一次,30天后可完全達到自行正常排便的效果。

  6.卡捷運動

  做卡捷運動時,應放鬆腹肌、腿肌與股部肌肉,像自己控制不讓放屁或排尿的那種收縮動作,每次要堅持10秒鐘或更長一些,然後放鬆10秒,如此收縮一放鬆共三 次算一輪,每天應鍛鍊10輪。當肌肉強化後,還可增加輪次。當排便不利的症狀得到控制後,輪次可不再增,但應該繼續堅持每天至少做一輪,或每週三輪,使肌 肉群繼續保持強勁有力。

  7.飲醋療法

  米醋30毫升***約兩大勺***,蜂蜜兩勺,攪拌3~5倍的水,每餐後飲用。

  醋可以促進排便,但是直接飲用會傷及胃和十二指腸,所以要稀釋後飲用。 便祕嚴重者可以加大劑量。

  導致便祕的原因

  1、缺膳食纖維

  排便需要腸道的蠕動,腸道的蠕動又需要一定的神經刺激。然而,如今人們越來越精細的飲食習慣,卻讓腸道都“消極怠工”起來。因此,要緩解便祕就必須保證粗纖維食物的攝入,如玉米、紫米、高粱等。

  2.、缺植物性油脂

  要想不便祕,食用適量的富含油脂的食物以維持腸道潤滑是很必要的,因而,素食主義者可別以為自己就能遠離便祕了。紅豆、黑豆等豆類***黃豆脹氣明顯,最好少吃***或松子仁、核桃仁等堅果食物及芝麻中都含有可以潤腸的植物油脂,可適當多吃,但油炸類食品不僅不能潤腸,還可能加重便祕,應控制其食用量。

  3、缺水

  凡便祕者都有這樣的感受,便幹難排。中醫有“增液行舟”之說,水之重要,不言而喻。除保證每天足夠的喝水量外,沒有腎臟疾病的人,可以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淡鹽水或蘇打水,或許會有緩解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