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音樂鑑賞課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最優雅的元素,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上好音樂欣賞課,那麼就讓小編我來教你們幾招吧,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方法

  一.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導語設計至關重要! 導語是教師匯入新課的言語,是課堂講授的第一環節.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語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因此巧妙的設計導語,從上課開始就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起著重要作用。如<<舞劇中的音樂—《紅色娘子軍》片斷賞析>>時,劉蘭青老師以一種別開生面的遊戲形式—找不同***通過兩種不同音樂形式的演繹,同一首歌曲《紅頭繩》被演變成不同的形象、內容***,展開了欣賞課的序幕。這不僅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為接下來的欣賞埋下伏筆。

  二.欣賞課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誘導,營造"參與"氛圍". 欣賞之前,已經用遊戲的方法來刺激學生的大腦皮質,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的學生們已經產生了強烈要求欣賞的慾望,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氛圍.而接下來的賞析過程,也不緊緊圍繞樂曲的曲式分析,作品背景,而是將音樂分成若干段落,請同學們圍繞一箇中心問題,去探討,去研究,教師在音樂聲中,只起到渲染情景,拋磚引玉的作用。這個簡單的學生自主學習環節,不僅讓學生在氛為音樂中體會了舞劇音樂的重要性,更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歷史背景的理解,以及中國芭蕾舞在世界芭蕾舞樂壇上的重要地位的深刻認識。

  三.欣賞課中,讓學生"動起來",恰到好處的設計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樂曲的感受,更好的理解音樂. 這裡說得動起來,不僅僅侷限在肢體的動,更是頭腦的運動。一節好的欣賞課,不是說老師理解教材到位,知識講授準確,學生認真聽講這樣簡單。一節真正好的欣賞課,要求的不僅僅是教師的激情四射,是要讓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說到根本,就是要創設出一個良好的問題,請同學們去思考,讓他們為這個問題所關注,所沉迷,讓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的知識的海洋。

  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的問題

  1、教師擔心學生不能很好理解音樂的含義,往往用過多的語言來解釋音樂,結果學生記住了老師的解釋,而對於所欣賞的音樂本身卻知之甚少。

  2、老師往往無意識的強行讓學生按照同一個思路去欣賞音樂,卻忽略了學生在欣賞音樂過程中的主動性。

  3、老師對樂曲的結構、特色認識不夠,未能掌握教學重點,本身也未表現出積極的欣賞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學方法:一般所見的欣賞教學不外乎是老師播放音樂,完整聽,分段聽,學生正襟危坐,一節課從頭聽到尾。

  作為音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條

  1、課前老師必須深刻理解樂曲內涵掌握欣賞重點:熟悉教學的曲目是成功教學的第一步。老師必須要對所欣賞的曲目事先進行反覆聆聽和分析並給予準確的理解和把握,這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

  2、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掌握重點,設定目標,根據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活動方式包括聽、動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創作,老師應當活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體驗音樂。

  3、以音樂為主體,講解簡明生動:欣賞的主體是音樂,再美的音樂莫過於以其本身美妙的樂聲來引人共鳴,言語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現音樂的美。老師應該儘量少說,只作簡要的提示,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索、想象。

  4、好的視聽器材有助於欣賞教學的教學成效。運用vcd、錄影帶、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基本的教學裝置,可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而具實效。

  5、老師應事先錄好上課欣賞的音樂,特別是需要反覆聆聽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記錄位置,以免在課堂上手忙腳亂,耽誤時間,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