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文化的好書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道入門三篇——製茶、識茶、泡茶》

  這本書談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課目,一是“茶如何製成?”如果連茶是怎麼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來不就像瞎子摸象?第二是“各種茶的認識”,市面上的茶葉有那麼多種類,它們的區別何在,如果沒有一些理論性的理解,難以進入欣賞的領域。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沖泡與飲用。學茶當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從喝茶中才能獲得茶的益處,才能體會到以茶為載體的思想、美學境界。

  《茶道入門——泡茶篇》

  本書具體入微地介紹了泡茶中應該注意的各種事項,分為“觀念篇”、“水質篇”、“水溫篇”、“茶器篇”等,對於茶道入門者來說,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基礎書。

  《茶道入門——識茶篇》

  在喝茶之前我們希望對茶有個七八分的瞭解,既包括型別方面的瞭解,也包括質量方面的瞭解。本書從色、香、味、形、嫩度、品種、葉底等方面詳細地解讀了茶之間的差異,還將對茶的認識延伸到泡好的“茶湯”上,有助於我們比較全面地認識和欣賞所有的茶。

  《中日韓英四國茶道》

  中、日、韓、英同為茶道國家,但由於國情、民俗及產業的變遷,造就了不同的茶道文化。本書主要介紹中、日、韓、英四國的茶道文化知識,包括各國的茶道簡史、茶道道具、茶道禮儀、茶事茶話等內容,並配有精美的手繪圖片,世界各國的茶道愛好者,都能領略茶道藝術的風貌。

  《用心學泡茶》

  本書主要從最基本的一道茶的沖泡和品鑑入手,教讀者掌握一道茶的沖泡技巧和品鑑知識,並具體分析作為一位茶人是如何達到提升自身沖泡與品鑑能力的。書中著重描述了茶人在沖泡一道道茶時的內心思維活動,對於“有動手能力,願意自己通過具體沖泡實踐來求證”的茶文化愛好者有較為具體的指導作用,而最後幾節關於紫砂壺和鐵觀音、普洱茶的選購以及相關知識,實用性比較強。

  《現代茶道思想》

  本書從茶道流派、茶道境界、品茗環境、泡茶、識茶、茶器、茶會、市場與推廣、品賞與品鑑、茶與藝術、茶人與稱謂、茶道教育等方面闡述了對茶道的體悟,既是作者從事茶道三十五年來茶思想的展示,也是當代茶文化的一張地圖。

  茶史上關於茶文化的書

  1.《茶經》

  《茶經》是一部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的劃時代茶學專著。

  2.《續茶經》

  《續茶經》是從唐代至清代之間對《茶經》作出最完整補充的茶書,內容是《茶經》的10倍。

  3.《品茶要錄》

  本書共10篇,一至九篇論製茶過程中應當避免採造過時、混入雜物、蒸不熟、蒸過熟、烤焦等情況。對今天辨別茶葉質量仍然有參考價值。第十篇討論各產茶之地的特點。

  4.《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為宋代皇帝趙佶所作,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專論。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

  5.《茶具圖贊》

  《茶具圖贊》是中國第一部茶具專著。該書繪製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圖一讚語,又以擬人手法給每一種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職責,妙趣橫生。

  6.《煎茶水記》

  這是一本現存最早的專門論水評泉的著作。全文僅約900字,共列出全國宜茶用水2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