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茶文化的書

  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的興起和發展,有一個歷史的流變過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關於茶文化的書,一起來看看。

  關於茶文化的書

  1.《茶經》

  《茶經》是一部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的劃時代茶學專著。

  2.《煎茶水記》

  這是一本現存最早的專門論水評泉的著作。全文僅約900字,共列出全國宜茶用水20處。

  3.《品茶要錄》

  本書共10篇,一至九篇論製茶過程中應當避免採造過時、混入雜物、蒸不熟、蒸過熟、烤焦等情況。對今天辨別茶葉質量仍然有參考價值。第十篇討論各產茶之地的特點。

  4.《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為宋代皇帝趙佶所作,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專論。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

  5.《茶具圖贊》

  《茶具圖贊》是中國第一部茶具專著。該書繪製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圖一讚語,又以擬人手法給每一種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職責,妙趣橫生。

  6.《續茶經》

  《續茶經》是從唐代至清代之間對《茶經》作出最完整補充的茶書,內容是《茶經》的10倍。

  關於茶文化的書的歷史

  一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是茶文化經典文獻的濫觴期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茶葉的故鄉。雖然地球上擁有的茶樹植物已達七八千萬年的漫長曆史,但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卻只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至多不超過上萬年的歷史。而這標誌著社會文明程序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歷史性發現,卻是處於原始社會農業初期階斷的中華民族的先輩們完成的。茶樹從野生到人工栽培,茶葉從單一到多項,茶區從傳統的巴蜀等地到江南一帶的異軍突起,這些都是茶葉科技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創造,也是中國茶文化不斷豐富發展的物質基礎。

  雖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已有茶的記載,西漢末年已有“武陽買茶”的初級貿易形態,但先秦至魏晉南北朝對茶的認識還是主要限於藥用、解渴、解酒、佐餐、祭祀、養生等功用性的方面,而將飲茶看成是某種精神情趣的傾向上則逐步萌芽。飲茶風尚由南從北在全國範圍逐漸普及,品茗旨趣由低階向高階在緩慢而堅定的演進,使中國茶文化終於走向完善和成熟。

  中國茶文化的漫長足跡,印進了中國先秦典籍的字裡行間。雖然對於零星記載,由於時代的變遷,用詞的變更,認識的不同,也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專家學者們一致推崇,並在世界茶葉史上具有不可動搖地位的唐代的陸羽《茶經》,對先秦的茶事則是首肯的。南北朝後,關於茶事的記載逐漸增多,特別是有關南北飲茶習俗的不同,時人飲茶追求的逸事,則有了更多的問話意味和價值!

  關於茶文化的專著

  唐陸羽《茶經》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

  唐蘇廙《十六湯品》

  宋蔡襄《茶錄》

  宋徽宗《大觀茶論》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

  明朱權《茶譜》

  明顧元慶《茶譜》

  明屠隆《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