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泡茶有何方法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泡茶方法,一起來看看。

  茶道泡茶方法

  一:玻璃杯泡法***適用於各種細嫩名優綠茶、黃茶、白茶等的沖泡,可充分欣賞湯色和茶芽的浮沉、舒展、舞動***

  主要步驟:備器***玻璃杯、暖水瓶、茶葉罐、茶荷、茶匙、茶巾、水盂等***——布席——擇水***礦泉水、純淨水、自來水等***——取火***取火點燃,燒水***——侯湯***急火煮水至初沸,90度左右***——賞茶***觀茶形,賞茶色,聞幹香***——潔杯——投茶***一般的茶水比為:1克:50毫升***——潤茶***注水,右手緊握杯身基部,左手托住杯底,運動右手手腕逆時針轉動茶杯,左手指輕托杯底做相應運動***——沖泡***鳳凰三點頭或高衝低斟法***——靜蘊***一般1-3分鐘***——奉茶——品茶——續水——復品——收具。

  二:蓋碗泡法***適用於普通綠茶、花茶、黃茶、白茶、功夫紅茶等***

  主要步驟:備器***蓋碗、備水器、輔助器***——布席——擇水——取火——侯湯——賞茶——潔碗——投茶——潤茶***注水,右手持蓋碗,左手托住碗底,運動右手手腕逆時針轉動茶杯***——沖泡——靜蘊***一般1-3分鐘***——奉茶——品茶***聞香、觀色、啜飲,動作要舒緩輕柔***——續水***當茶杯中只餘1/3左右茶湯時,就該續水了***——復品***第二泡茶香最濃,滋味最醇***——收具。

  1、用保溫杯泡茶。保溫杯雖能保溫,但茶葉中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溫或長時間的恆溫水中損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應首推陶器類,具有一定透氣性,冬天保溫,夏天不餿,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所以紫砂茶壺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適。

  2、用沸水沖泡。有些人喜歡用剛開的水沖泡茶葉,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剛燒開的水溫度高,可使茶葉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等***大量破壞,並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溫宜按茶葉老、嫩來分,老茶可用95℃的開水直接衝入;嫩茶則應低些,80℃左右比較適合。

  3、認為頭遍茶好。有些人認為頭遍茶濃,提神醒腦,所以愛喝頭遍茶。殊不知,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汙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藥,相應的頭遍茶農藥等有害物質濃度也高。所以應讓頭遍茶水發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4、沖泡次數過多:茶宜常飲而不宜多飲,應隨飲隨泡,不要擱置太久。茶葉泡的過久,內中很多對人體不利的物質被泡了出來。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可以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嚐價值;同時由於茶水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汙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真菌***數量增多,而影響衛生。茶泡三四杯後就沒有再泡的必要了。

  茶葉有抗衰老作用

  茶葉有益於人體健康,其抗衰延老作用,這一作用中國的古人通過觀察和實踐很早就有知曉,並早已有記述。《神農食經》曾記載“久服令人有力悅志”,《雜錄》也曾記載“苦茶輕身換骨”。

  現代研究證實茶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化學成分,含有對某些疾病確具有療效的物質。每天飲茶攝入量雖少,但經常補充這些物質,對人體能起到營養和保健作用。故茶葉稱之為天然保健飲料是名符其實的。

  按照中國傳統醫學的解釋,茶葉性味甘苦,微寒無毒。入心肺胃經。有驅散疲勞,清思明目;生津止渴,利尿止瀉;治咳站喘,清熱解毒,消食減肥等作用。用於防治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治療食積不化、瀉痢;精神不振,思維遲鈍;水腫尿少,水便不利;痰喘咳嗽等等。現代茶也被認為有預防與抵抗放射性傷害的作用。

  茶葉中微量元素錳、鋅、硒,維生素C、P、E及茶多酚類物質,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因而經常飲茶確有一定延年益壽之功。茶葉中的茶單寧物質,能維持細胞正常代謝,抑制細胞突變和癌細胞分化,因而飲茶有一定抗癌作用。茶葉中的脂多糖能防輻射損害,改善造血功能和保護血管。能增強微血管韌性,防上破裂;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其實將抗衰老作用理解為延年益壽作用可能更恰當一些。但是不管怎麼說,飲茶對健康的益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