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荀子的簡介資料

  荀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識廣泛的學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荀子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人,名況,字卿,是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顯著的貢獻,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李斯、韓非等是他的學生。

  荀子時期正是百家爭鳴鼎峰時期,而荀子對於各家的思想都有批評,但他非常肯定孔子的思想,他自居是孔子的繼承人,在孔子的思想基礎上結合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建立了獨具風格的思想體系,總結出了很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等觀念。

  荀子認為天乃是自然,沒有理性、意志,而非人格神,宇宙也不是神造的,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的思想還包括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等。

  荀子的性惡論是非常出名的,與孟子的性善說相反,他認為善的,有價值的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而文化是人創造的,他認為為善的一定是經過教養的,人天生性惡,通過學習和努力可以轉化惡性,這是荀子“化性起偽”的道德觀。

  荀子思想核心

  荀子作為我國戰國後期最後一位的儒家學派大師,因其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哲學上,還是在教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而被後人稱作是集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傳奇人物。

  荀子的思想可謂是“一箇中心,多個觀點相融合”。荀子的思想中心是儒家思想,而多個觀點相融合則主要體現在荀子在發展自己獨特的思想時,對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進行批判性的融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觀、認識論、禮論和人性論。

  天道觀是荀子在先秦時期的自然論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發展而來,他認為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且具有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性。因此,他主張人應在尊重自然規律前提下來發揮主觀能動性。

  認識論中,荀子提出,認識實質上是主體通過感官接觸外界的事物,並利用思維器官所接觸到的外界事物進行理性處理的過程,由此,他強調認識應是全面、客觀的,而非片面和主觀的。

  人性論中,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的核心思想,但人的這種“惡”的本性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來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惡”的本性,強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過後天教育,並輔以行為標準和道德準繩來加以約束和改善。

  禮論中,荀子強調,“禮”是度量一切的最高原則。任何事情都要以“禮”為準繩,不能逾越“禮”的約束範圍內。

  荀子的老師

  荀子的老師,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荀子的老師是非常有名的宋子,也就是宋鈃,認為宋鈃是早期荀子的老師,但是有的人又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曾經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宋鈃,這和當時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是不相符的,荀子怎麼可能會批評自己的老師。

  所以這一觀點也得到部分人的否定。荀子特別推崇子弓,並把子弓和孔子排在一起,子弓名仲弓,德智也很了得,很是得到荀子的尊敬,荀子也得到了仲弓學派的親自指導。於是人們又認為仲弓是荀子的另一位老師。

  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老師有兩類說法,一個是正宗的老師,自己常年向一個老師學習,一個是學術交流,向自己的長輩請教,這也可稱之為老師。從荀子的學術觀點來看,荀子集合了多家的思想,和很多的學派都有思想上的碰撞,其提出的觀點也得到了許多學派的認同。

  荀子的老師是誰?已經無法進行確卻的考證,但是對於荀子的作用一定是很大的,也幫助荀子日後的成就打下了一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