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

  二戰的時候,考慮到美國的人均產值是日本的兩倍多,美國的經濟總量遠大於日本,其工業實力也在日本之上。日本怎麼就敢襲擊美國呢?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希特勒自始至終反對日本挑戰美國,理由很簡單: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家,一旦參戰,對德國來說後果不堪設想,因為蘇德戰場上德國已經開始吃力!日本敢對美國下手,很大程度上是對自身和美國實力誤判的結果,也有心理上的因素。

  日本想對美國下手最早可追溯到二戰還沒爆發時!當時很多日本人認為日本遲早與西方各國有一場生死決戰,美國則是首要摩擦物件。而日本由於國土狹小,缺少戰略縱深,又資源缺乏,所以需要先取中國以作為後方基地。這是很多軍國主義分子的想法。後來進攻中國後,日本胃口越來越大,還要進攻東南亞。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1938年與蘇軍在中蒙邊境大打出手,結果慘敗,這是日本後來南下進攻美國的重要原因。在1940末以前,美國對日本的瘋狂行徑幾乎沒采取任何阻止措施,儘管在政治上很反對日本。這就給日本造成的印象是:美國不行,美國怕我們!當時這種想法在日本軍方十分普遍。

  在1941年末,德國鐵騎在蘇聯境內沒有太大推進,莫斯科一時半會也攻不下來。而日本在中國和東南亞繼續快速推進!此時的日本極度膨脹。在太平洋戰爭前和初期,美國在軍事上沒有表現出對日本的絕對優勢,只是工業和經濟實力遠超過日本。因為美國是個軍事和經濟平衡發展的國家。

  在偷襲珍珠港前,日本海軍實力絕對是世界一流,比美國差不了多少。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總兵力264萬,戰列艦12艘,航母10艘,重巡洋艦20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130艘。美國除了巡洋艦比日本多外,其他各方面的數量都比日本略少。儘管日本的武器沒美國先進,但由於數量上更多,且先進性本來就不比美國差太遠,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不比美國差!

  可惜的是戰爭打得越長對日本越不利。開始時日本海軍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但由於工業實力不夠,後方沒有像美國那樣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越打到最後越吃力。美國在戰爭後期生產戰艦的速度越來越快,日本則越來越慢!由於日本戰線拉得過長,既要顧及大陸,又要顧及海上,最後只能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