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阿富汗的戰爭影響

  1830年阿富汗爆發了多日的封建割據和內戰,最終多斯特·默罕默德帶領的軍隊取得了全面的勝利,統一了全國,下面由小編為你提供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英國阿富汗戰爭是發生在英國和阿富汗之間的戰爭,戰爭發生的時間是1839年到1919年,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是以英國放棄作戰、簽訂合約而告終,那麼英國阿富汗戰爭影響是怎樣的呢?

  英國阿富汗戰爭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是從世界範圍來看,1839年到1919年間,阿富汗進行的抵抗英國的戰爭不僅維護了民族的獨立,同時也捍衛了自己的國家主權,也是亞洲革命風暴和亞洲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場英國阿富汗戰爭中,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英國被弱小落後的國家打敗,這就向全世界證明,任何一個強國想要征服一個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識強烈的民族,都註定是要失敗的,所以英國阿富汗戰爭為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樹立了榜樣。

  其次從英國方面來看,英國三番五次重兵進攻一個貧窮的山地國家,想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雖然英國在兵力和裝備上都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其弱點也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就是英國出擊阿富汗,其實是屬於遠征,軍隊物資消耗是很大的,而其軍隊的後勤供應卻跟不上,加上補給線太長,非常容易受到阻擊,所以英國由於供給跟不上,根本沒法打長期的戰爭。

  另外英國軍隊對阿富汗的地形和氣候也非常陌生,不熟悉山地作戰,所以在戰場上很多時候是處於被動的狀態,阿富汗便抓住了英國的這一致命的弱點,常常和英國打游擊戰,這讓英國非常傷腦筋,只能處處捱打。

  英國和阿富汗的戰爭背景

  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為建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範圍帶,把矛頭指向了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俄羅斯帝國想的是南下印度洋,奪取暖洋出海口,所以也對阿富汗垂涎三尺。

  在那樣的形勢下南北兩大勢力不斷在阿富汗發生碰撞,阿富汗可謂是腹背受敵。英殖民者為沙俄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從1839年至1919年就對阿富汗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頑強抵抗下,入侵者被痛擊,也損失慘重。

  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9世紀30年代,阿富汗經曠日持久的封建割據和內戰,終於由多斯特穆罕穆德統一了全國。這時,已經控制了大半個印度的英殖民者為把阿拉入其軍事同盟,不斷對阿富汗採取間諜行動。

  另一邊的沙俄也加緊快步伐,成功騙取了阿富汗的信任。英國隨即以“俄國騙子”為幌子,加緊進行戰爭準備,要出兵阿富汗,推翻阿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979--1881年英殖民者又進行了第二次侵阿戰爭。

  19世紀70年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到直接與阿領土接壤,這對阿富汗就構成新的直接威脅,1919年爆發了第三次英阿戰爭。

  19世紀末,阿富汗國內才基本穩定,經濟也在慢慢復甦,各名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