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勵志故事

  勇敢的冒險家們,在你們前進的道路上會迂到障礙,但你們應辯別出前進的方向。並據此規劃出生活的美好藍圖,而不要只看到路途中的障礙便讓自己停帶滯不前。95%的人看到障礙,而4%和1%的少數人看到目標。小人物會熬費苦心的描述那些阻礙他們發展並縮小他們視野的障礙。而擁有方向的偉人有信心和決心把困難踩於腳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

  在講這個故事之前,父親問了兒子這樣一個問題:錢是怎麼來的?兒子的回答父親總是不滿意。父親說,還是先聽故事吧。

  有一個小孩子,他有個壞毛病,那就是好吃懶做。孩子的父親時時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這個不良習慣。然而那個孩子一點也沒有改正自己缺點的意思。父親不得不隨時隨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擔心他會把家裡的錢或值錢的東西偷到外面去換吃的,這位父親覺得自己每天都活很累很辛苦。不過說來也怪,孩子雖說好吃懶做,卻從沒偷過家裡的錢,也沒有聽說過他在面偷過左鄰右舍的東西。他弄錢的辦法完全是一種正當的手段。比如說你給他錢買酒,他會少買一點酒,然後把剩餘的錢一古腦兒買了吃的。無論是買油鹽還是買醬醋,他總會用相同的辦法省出錢來滿足他那張不爭氣的嘴……

  為了使孩子的懶惰的習性不再滋長,父親決定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儘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親的話當作耳旁風。

  有一回,父親一氣之下扔了一分錢給孩子,讓他去買油。父親心想,我看你會把錢掰成兩半一半買油一半買吃的不成?孩子到了店裡,售貨員給他裝滿了油,把瓶子遞給他,手卻不縮回去。孩子知道售貨員要的是錢,就裝模作樣地在自己渾身摸了一遍,然後苦著臉告訴售貨員說錢掉了。售貨員無奈,只好把瓶子裡的油倒出來,把空瓶子還給孩子。

  孩子嘴裡咂著一粒糖,雙手抱著那個油瓶子,興致勃勃地回到家裡。一進門,父親劈頭就問,油呢?孩子舉了舉瓶子。瓶子壁上附著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裡,差不多有一小勺。父親大怒,這點油怎麼能吃?孩子說,一分錢只能買到這麼多。

  父親就這樣結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終在兒子身上流連。兒子想了想,說道,這個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質,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點。父親讚許地點了點頭,然後自言自語地說道,其實錢就是這麼來的,也是這麼走的。

  錢是怎麼來的?大家關心的是賺錢的途徑,很少尋根究底地的剖析一番。商業本質就是如此,有利潤時可以攫取作為收入,無利潤的時候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平衡原理。

  不管現代生活是怎樣的需要金錢,但是,在我們教育子女時,仍然要使他們相信,工作和興趣才是一切,金錢應該是附帶的東西。惟有那些不注重物質的人,才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為可貴的東西。量入為出,這是生活的一大原則。金錢賺得少花得多,難免東挪西借,一切煩惱都由此而生。

  金錢雖是身外之物,但因它對每個人都有用,所以我們仍要努力以正當的方式賺取,並且節約使用。物慾是沒有止境的。安於儉樸的生活,不貪心,不慕虛榮,不妄想非分的享受,生活中自然會有恬淡安適的樂趣。

  在猶太人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擁有無數錢財的吝嗇鬼去他的拉比那兒乞求祝福。拉比讓他站在窗前,讓他看外面的街上,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人們。”拉比又把一面鏡子放在他面前,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我自己。”

  拉比解釋說,窗戶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鏡子上鍍了一層銀子。單純的玻璃讓我們能看到別人,而鍍上銀子的玻璃卻能讓我們看到自己。

  人生箴言:

  真正的尊貴不是手中有錢,而是堅強獨立。真正的幸福不是錦衣玉食,而是能安享逍遙自在、不受羈絆的樂趣。愛錢的人很難使自己不成為金錢的奴隸。多數人在有了錢之後,會時刻為儲存既有的和爭取更多的錢而煩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心越重,就越難以找回海闊天空心境。

  :

  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七期節目中,一位號稱“最帥快遞哥”的選手竇立國獲張衛健的大讚,竇立國是阿里巴巴集團上市時馬雲帶去美國的八位敲鐘人之一,他的勵志故事鼓舞了很多人,以下是他的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竇立國,一名快遞員。人稱快遞哥竇逗。我是送快遞當中長得最帥的,長得帥的當中跑得最快的,跑得最快的當中最會說的。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馬雲先生邀請了八個人去敲那個上市的鐘,我就是那八個人之一,我代表快遞行業。

  大家都知道馬雲背後有無數的女人支援他,都是愛美的女人。我想說的是,他的背後也有很多男人,像我這樣的男人,如果沒有我們,淘寶也不可能這麼火。我想跟大家說一說,作為一個快遞員,為什麼我能賺到兩百多萬,就是賺錢的一些小的故事。

  最近,我看到一條新聞說,去年全國畢業的大學生有六百多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今年全國畢業生有七百多萬,找工作的形勢沒有最難,只有更難。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機會滿地都是,工作遍處都有,就看你有沒有用心去找。

  剛來北京的時候,因為我沒有什麼文化,只能在酒樓裡找到一個當保安的工作。每天給人開開門,扶著人家下車、別撞著頭。那時候從農村來,我特別想學一門手藝,每天都惦記著,我要是能學廚師多好啊。絞盡腦汁在想,我要學廚師我要學廚師。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天嘩嘩下大雨了,雨特別大,很多來吃飯的客人都沒帶傘呀,被雨都澆溼了。我一看這樣,覺得不是特別好。因為來吃飯的都是我們的客人,都是上帝啊,我就拿個雨傘,在雨裡邊不停地來回接客人,不一會兒,渾身上下被雨澆得呱呱溼,全淋透了。

  沒想到我們酒樓的經理,看見我在雨裡邊接送客人了。當天下午經理就來了,對我說:“小竇,你看你表現這麼好,有什麼想法沒有?”我說我特別想學廚師。酒樓經理說:“對,這人啊得有一個手藝。明天你就去後廚學廚師去。”當時聽完這個訊息,我那個激動啊,腦子都懵了!內心嘣嘣嘣嘣那個亂跳,終於可以去學到廚師去了。完了工資還從我原來當保安的六百塊錢漲到七百五。工資也給漲了,這麼大個便宜的事,就讓我給撿著了。

  2008年的時候,我來到了現在工作的這家快遞公司。剛來的時候沒有業務,每天取不著件,掙不著錢。於是我就自己去印了一萬張名片跟小廣告。每天早上八點半,我就到我負責那幾個樓門口,見著人就發。“您好,給您發張名片,以後發快遞找我。”就這麼一發發了兩個月。兩個月以後就感覺生意上來了,每天取的件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大家別小看一張張小小的名片,正是這一張張小小的名片,讓我在五年的時間裡,掙到了兩百多萬。平均每個月掙三萬多,最高的時候一個月掙了二十多萬。我在北京還買了五輛車。在老家買了一套一百五十平的大房子,特別滿足!

  2013年的時候,我又發現我每個月,能拿三四萬的工資,但是感覺上升的空間沒有了。我就想,我能不能毛遂自薦一下,我就給我們老闆寫了一封信,我說老闆啊,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啊,讓我去管理一個分公司。我跟老闆講,你看我以前怎麼去發名片,我特別特別熱愛這家公司,我怎麼拼盡全力提高業績跟服務質量。我們老闆說:“好吧,給你一家分公司管理。”從2013年7月到現在,我所接手的分公司,從接手時全公司倒數第二名,現在已經變成全公司正數第一名了!

  從下雨接送客人,到滿大街去發名片,再到給老闆寫信,這些小事難嗎?其實一點都不難,誰都可以做得到。就因為好多人,沒有把這些小事,放到眼裡面,所以就丟了大事。老人老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雖然我們的起點,沒有很多人那麼高,但只要我們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我們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是眼裡邊有活兒,手多動一點,腦子多想一點,我們一定可以,成就我們大的夢想!

  接下來,我的目標是:買一輛大黃蜂跑車,我要開著跑車去送快遞!

  嘉賓劉嘉玲: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小時候的夢想沒有定那麼高。現在的年輕人總是目標太大,沒有動力讓自己好好走下去。我覺得你可以給年輕人做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七十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竇立國:我就老想掙點小錢,其實在來之前我就洗了咱們導師的照片。我想萬一這次我***了,我把照片拿來讓老師給我籤個字,回去我可以賣點錢什麼的……

  嘉賓張衛健:今天你做出一點點成績來了,你還會做些什麼?

  竇立國:從10年開始,我開始做志願者,每年拿出我收入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做公益。每個月都會把辛辛苦苦掙的錢拿出一萬塊去往外邊運衣服和書。書特別有力量,翻開一頁真能學到東西。我想讓農村人通過看書***過更好的生活***。

  :

  有個年輕人,抓了一隻老鼠,賣給藥鋪,他得到了一枚銅幣。

  他走過花園,聽花匠們說口渴,他又有了想法。

  他用這枚銅幣買了一點糖漿,和著水送給花匠們喝。

  花匠們喝了水,便一人送他一束花。

  他到集市賣掉這些花,得到了八個銅幣。

  風雨交加,果園裡到處都是被狂風吹落的枯枝敗葉。

  年輕人對園丁說:“如果這些斷枝落葉送給我,我願意把果園打掃乾淨。”

  園丁很高興:“可以,你都拿去吧!”年輕人用八個銅幣買了一些糖果,分給一群玩耍的小孩,小孩們幫他把所有的殘枝敗葉撿拾一空。

  年輕人又去找皇家廚工說有一堆柴想賣給他們,廚工付了16個銅幣買走了這堆柴火。

  年輕人用16個銅幣謀起了生計,他在離城不遠的地方擺了個茶水攤,因為附近有500個割草工人要喝水。

  不久,他認識了一個路過喝水的商人,商人告訴他:“明天有個馬販子帶400匹馬進城。”

  聽了商人的話,年輕人想了一會,對割草工人說:“今天我不收錢了,請你們每人給我一捆草,行嗎?”工人們很慷慨地說:“行啊!”這樣,年輕人有了500捆草。

  第二天,馬販子來了要買飼料,便出了1000個銅幣買下了年輕人的500捆草。

  幾年後,年輕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財主。

  故事很簡單,也很有意思。

  年輕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具備了現代人的管理素質。

  他很有思想:他明白要想得到就一定要付出。

  他先送水給花匠喝,花匠得到了好處,便給了他回報。這也是雙贏的智慧。

  他很有眼光:他知道那些斷枝落葉可以賣個好價錢,但如何得到大有學問。

  所以,他提出以勞動換取。這也符合勤勞制富的社會準則。

  他很有組織能力:他知道,單靠他一個人難以完成這項工作。

  他組織了一幫小孩為他工作,並用糖果來支付報酬。

  從這一點看,他具備領導藝術和管理才能,他用較低的成本贏得了較大的投資收益。

  他很有資訊意識:他可以從和商人的談話中捕捉賺錢的機會,再用較低的價格收購了一大批草轉手賣了個好價錢。

  這一點,與我們今天在資訊時代的經濟貿易非常吻合。

  我們每個人都夢想成功,而且財富就在我們身邊。

  有的人抱怨財運不佳,有的人埋怨社會不公,有的人感慨父母無能……

  其實我們真正缺乏的正是勤奮和發現財富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