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誑楚的歷史事件介紹

  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和謀略家,那麼你瞭解張儀誑楚的事件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張儀誑楚的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張儀誑楚的簡介

  張儀誑楚的故事出自《資治通鑑》第三卷,指秦相張儀為達到瓦解楚國與齊國軍事同盟的政治目的,採用欺騙手段使楚王斷絕了齊國的邦交,從而一舉消滅了楚軍主力的典故。

  古往今來,不斷有人猜測,張儀之所以對楚國下此狠手,乃是因為楚國宰相昭陽曾因懷疑張儀盜取和氏之璧,當眾施以鞭刑,張儀懷恨在心的緣故。然而事實究竟是否真是如此呢?從《資治通鑑》中所記載的事件原文來看,不難窺見,楚懷王的短視近利與秦王的雄才偉略形成鮮明對比,因而楚國遭遇慘敗的根本原因是楚懷王的治國方略出了問題,而張儀的花言巧語,不過是抓住了楚懷王好色貪利的性格弱點而已。

  原本齊楚之間的軍事同盟是使秦國忌憚,從而不敢輕易對兩國採取軍事行動的保障,而楚懷王居然因為張儀口頭承諾的六百里國土和秦國美女,不加思索就與齊國絕交,甚至聽不進賢臣陳軫的勸諫,這所反應的事實無非亮點:一、楚懷王本身是個傲慢自大、鼠目寸光的昏君,辨不清脣亡齒寒的道理;二、齊楚之間雖為軍事同盟,可彼此相互不信任,並不是牢不可破的戰略聯盟。明確了這兩點,張儀的拆臺妙計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直到後來,張儀回到秦國,矢口否認向楚國敬獻六百里國土的承諾,楚懷王才如夢初醒,明白自己中了張儀的詭計。盛怒之下,楚懷王傾全國之力舉兵伐秦,卻被早有準備的秦軍殺得大敗而歸,致使楚軍元氣大傷,楚國屈辱割地求和,從此再無力量與秦國抗衡。

  張儀的妻子簡介

  自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熱播以來,一代秦相張儀的千秋功業、愛恨情仇時時演繹於銀幕之上,惹來觀眾許多好奇之心。劇中,張儀與客棧老闆蘇萱相識相戀,最後共結連理,成為本劇感情戲之一大亮點。然而蘇萱此人,在史書之上是否確有記載,真實的歷史中,張儀的妻子究竟是誰呢?

  相傳,張儀的妻子非常有名,可是在關於張儀的歷史記載中,關於其妻的描述則並不多,只在張儀受笞之後出現過一次。據史書記載,楚相昭陽與門客出遊之際,乘酒興取出楚王賞賜的“和氏之璧”供眾人傳閱欣賞。在場人多手雜,傳來穿去,美玉竟不翼而飛,眾人皆以為是窮困潦倒的張儀偷走了和氏之璧,而張儀堅稱自己並未偷竊。昭陽大怒,遂命人當眾鞭笞張儀,迫其招供。一頓鞭刑之下,張儀被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卻依然稱自己沒有盜取和氏之璧。

  昭陽雖疑心,卻苦於沒有證據,又在眾目睽睽之下,怕惹出人命,於是無奈放走張儀。張儀長街受辱,內心十分憋屈。回到家中,妻子頗多怨言,埋怨丈夫無能。張儀張開嘴問妻子:“我的舌頭還在嘴裡嗎?”妻子答曰:“舌在。”張仗遂放心道,舌頭在,仕途顯赫的本錢就在,這輩子尚有飛黃騰達之日。果然,不久之後,張儀就憑藉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成為秦惠王幕僚,為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成就千古偉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儀的人物介紹

  張儀是誰?熟悉戰國史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謀略家和縱橫家,鬼谷子先生的門下高徒,亦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蘇秦的昔年同窗好友。在群雄爭霸的戰國時期,張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周旋於各國間的政治韜略家,素有戰國第一“拆臺高手”之稱,他的故事極富傳奇色彩,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張儀輝煌的生平事蹟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有明確記載。《史記》第七十卷第十篇《張儀列傳》中,詳細收錄了關於張儀從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到輔佐秦惠王,被封秦相的坎坷經歷,而後運用韜略之術巧妙遊說各國,逐步瓦解六國之間強有力的軍事同盟關係,使六國紛紛由原本的合縱抗秦逐漸轉化為連橫親秦的故事。日後秦朝誅滅六國一統天下,張儀可謂功不可沒,也因此,他被秦惠王封為武信君,一度飛黃騰達,享盡榮華富貴。

  秦惠王駕崩後,秦武王繼承了王位,此時天下大勢已定,許多功臣良將也不免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儘管由於秦武王的諸多猜忌和厭惡,身為宰相的張儀同樣遭受到鳥盡弓藏的命運,然而富有遠見卓識的他依然不失為戰國諸多謀臣之中結局最好的一個。在秦武王登基不久之後,張儀遂一紙辭呈主動辭去了秦相之位,離開秦國,回到故鄉魏國繼續仍宰相一職,兩年後壽終正寢,家人妻兒皆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