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特點介紹

  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那麼你瞭解嗎?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新文化運動的特點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主要是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反對統治者專制,提倡民主,反對迷信,提倡科學等。

  在電影《建黨偉業》中有這麼一段情節,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在臺上發表演講,高度倡導白話文的優越性。這時,有個女學生提出了異議,說文言文比較簡潔,而白話文則比較繁瑣,並舉例“無能為力”這個詞,用文言文僅有四個字,說成白話文,將會是很大的一段話。胡適則說,不然,無能為力用白話文來代替,只需三個字就好了,那就是“做不了”。這段電影很好地詮釋了新文化運動反對舊文學的思想。1918年5月,隨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文的小說《狂人日記》的出版,中國逐漸開始摒棄了文言文,開始使用白話文了。

  新文化運動的特點,主要是將矛頭對準了統治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孔孟思想。孔孟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巧妙地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了維護君主制專制的道德工具。因此,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其核心的運動思想。在1916年,袁世凱稱帝后,不少擁護帝制的人,開始鼓動君主立憲制和“國不可一日無君”等錯誤思想,企圖逆轉歷史潮流,將中國重新帶回封建制時代。以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為首的,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一九一六年》、《民彝與政治》等論文,對帝制和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新文化運動給予封建統治階級的打擊是致命的,他們從根本上影響了人們的思想,使其開始覺醒,並主導中國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文化運動的簡介

  經常有人問,什麼是新文化運動?其實關於什麼是新文化運動,一直以來專家學者給出的說法各不相同。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在問起什麼是新文化運動時,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在思考什麼是新文化運動這個問題時,首先要了解是誰組織了這場運動。這是由知識分子***如陳獨秀等人***發起的一場運動,目的就是為了宣揚新文化。而關於它結束的日期各位學者是持有不同的觀點的。有人覺得它在新中國期間便已經結束了,有人覺得它在***期間結束的,還有人覺得它至今未結束。大家看法不一的原因是因為新文化運動獨特的性質,所謂新文化指的是西方的文化,而對西方文化的學習,至今都沒有停止。

  在被問及什麼是新文化運動時,中國學者間比較一致的答案便是它是文學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顧名思義,它是和舊文化相對的。新文化運動反對的是傳統,反對的是封建的思想,反對專制,反對過去的三從四德,還提出要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運動既然有反對的,自然也有主張的。它把西方的一切看做是文明的,認為中國應該學習西方的思想,西方的生活方式。包括寫作方面,也應該寫白話文,而不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在新文化運動之下,人們的思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新文化運動的某些內容比較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