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介紹的社交禮儀

  見面介紹是人與人交往的第一步印象,因此學習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精心挑選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一:見面禮儀

  基本禮儀

  握手通常年長***尊***者先伸手後,另一方及時呼應。來訪時、主人先伸手以表示歡迎。告辭時,待客人先伸手後,主人再相握。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對方的手為限度。初次見面時,時間一般控制在3秒鐘內。

  介紹介紹時應把身份、地位較為低的一方介紹給相對而言身份、地位較為尊貴的一方。介紹時陳述的時間宜短不宜長,內容宜簡不宜繁。同時避免給任何一方厚此薄彼的感覺。

  致意表示問候之意。通常在各種場合用舉手、點頭、欠身、脫帽等方式向相識的人打招呼。

  重點禮儀

  握手禮握手是大多數國家見面和離別時相互致意的禮儀。握手既是人們見面相互問候的主要禮儀,還是祝賀、感謝、安慰或相互鼓勵的適當表達。如對方取得某些成績與進步時,對方贈送禮品,以及發放獎品、獎狀、發表祝詞後,均可以握手來表示祝賀、感謝、鼓勵等。

  鞠躬禮在與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的外國友人見面時,行鞠躬禮表達致意是常見的禮節儀式。鞠躬禮分為15°、30°和45°的不同形式;度數越高向對方表達的敬意越深。基本原則:在特定的群體中,應向身份最高、規格最高的長者行45°角鞠躬禮;身份次之行30°角鞠躬禮;身份對等行15°角鞠躬禮。

  名片禮初次相識,往往要互呈名片。呈名片可在交流前或交流結束、臨別之際,可視具體情況而定。遞接名片時最好用雙手,名片的正面應朝著對方,接過對方的名片後應致謝。一般不要伸手向別人討名片,必須討名片時應以請求的口氣,如“您方便的話,請給我一張名片,以便日後聯絡。”

  脫帽禮見面時男士應摘下帽子或舉一舉帽子,並向對方致意或問好。若與同一人在同一場合前後多次相遇,則不必反覆脫帽。進入主人房間時,客人必須脫帽。在莊重、正規的場合應自覺脫帽。

  擁抱禮擁抱禮多用於官方、民間的迎送賓客或祝賀致謝等社交場合。兩人相對而立,上身稍稍前傾,各自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環擁對方左肩部位,左手環擁對方右腰部位,彼此頭部及上身向右相互擁抱,最後再向左擁抱一次。

  親吻禮行親吻禮時,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擁抱,不同關係、不同身份的人,相互親吻的部位不盡相同。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關係親近的女子之間可以吻臉,男子之間是擁肩相抱,男女之間一般是貼面頰,晚輩對尊長是吻額頭,男子對尊貴的女賓可以吻手指或手背。在許多國家的迎賓場合,賓主往往以握手、擁抱、左右吻臉、貼面的連續動作,表示最真誠的熱情和敬意。

  二:見面問候禮儀

  問候的內容:問候內容分為兩種,分別適用不同場合。

  直接式: 所謂直接式問候,就是直接以問好作為問候的主要內容。它適用於正式的交往場合,特別是在初次接觸的陌生商務及社交場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間接式:所謂間接式問候,就是以某些約定俗語成的問候語,或者在當時條件下可以引起的話題,主要適用於非正式、熟人之間的交往。比如:“最近過得怎樣”、“忙什麼呢”、“您去哪裡”等,來替代直接式問好。

  問候的態度:問候是敬意的一種表現,態度上一定要注意。

  主動:向她人問候時,要積極、主動。那同樣當別人首先問候自己之後,要立即予以迴應,千萬不要擺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樣子。

  熱情:向她人問候時,要表現得熱情、友好、真誠。毫無表情,或者拉長苦瓜臉表情冷漠的問候不如不問候。大方:向她人問候時,主動、熱情的態度,必須表現得大方。矯揉造作、神態誇張,或者扭扭捏捏,反而會給人留下虛情假意的壞印象。而且一定要專注。問候的時候,要面含笑意,與她人有正面的視覺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問候對方的時候,目光遊離、東張西望,這樣會讓對方不知所措。

  問候的次序:在正式場合,問候一定要講究次序。

  一對一的問候:一對一,兩人之間的問候,通常是“位低者先問候”。即身份較低者或年輕者首先問候身份較高者或年長者。

  一對多的問候:如果同時遇到多人,特別在正式會面的時候。這時既可以籠統地加以問候,比如說“大家好”;也可以逐個加以問候。當一個人逐一問候多人時,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長”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遠”依次而行。

  三:握手禮儀

  ***一***握手的時機

  1.迎送時表示敬意。在辦公室、家中以及其他一切以自己作為東道主的社交場合,迎接或送別外賓和來訪者時,要握手,發示歡迎或歡送。慰問同事、進行家訪後,在辭行時,要握手以示“再會”。

  2.在重要的社交活動中表示敬意。如開學典禮、畢業禮典、年終獎勵、研討會、家長會、校友會、運動會、宴會、舞會、沙龍、生日晚會開始前與結束時,要與來賓握手,以示歡迎與道別。

  3.表示感謝。他人給予自己一定的支援、鼓勵、祝賀、饋贈、幫助或邀請參加活動時,要握手,以示衷心感激。

  4.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賀時。如祝賀生日、結婚、生子、晉升、升學,或獲得榮譽、嘉獎時,要握手,以示賀喜之意。

  5.高興與問候。遇到較長時間未曾謀面的熟人、要握手,以示久別重逢而萬分欣喜。被介紹給不認識者時,要握手,以示自己樂於結識對方,併為此深感榮幸。在社交場合,偶然遇到同事、同學、朋友、鄰居、長輩、或上司時,要握手,以示高興與問候。

  6.對他人表示理解、支援、肯定時,要握手,以示真心實意。得悉他人患病、遭受其他挫折或家人過世時,要握手,以示慰問。

  ***二***握手的方式

  1.支配式:握手時,如果掌心向下,就會傳送給對方一種支配性的態度,使對方感到:“這個人想支配我,最好謹慎一點。”這種方式讓自己顯得自高自大,基本不予採用。

  2.順從式:如果掌心朝上同對方握手,就會傳達給對方一種順從性的態度,使對方感到:“我可以支配這個人,他會聽我的話。”這種方式能顯示謙慕、謹慎的態度。

  3.平等式:如果兩個人都想處於支配地位,那麼,一場象徵性的競爭就會開始。結果,兩個人手掌都會處於垂直狀態,地位平等或為了表示自己不卑不亢多采用這種方式。

  握手的標準方式,是行禮時行至距離握手物件約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頭微低,伸出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應用力適度,上下稍許晃動三四次,隨後鬆開手來,恢復原狀。

  具體來說,握手時應加以注意的問題有:

  1.神態

  與人握手時,應當神態專注、熱情、友好、自然。在通常情況下,與人握手時,面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並且口道問候。

  2.姿態

  向他人行握手禮時,只要有可能,就應起身站立。除非是長輩或女士,否則坐著與人握手是不合適的。握手之時,雙方彼此之間的最佳距離為1米左右,因此握手時雙方均應主動向對方靠攏。

  最好的做法,是雙方將要相握的手各向側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後形成一個直角。

  3.手位

  在握手時,手的位置至關重要。常見的手位有以下兩種:

  ***1***單手相握。以右手單手與人相握,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

  ***2***雙方相握。雙手相握又稱“手套式握手”,即用右手握住對方右手後,再以左手握住對方右手背。

  4.力度

  握手時,為了向交往物件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以在兩公斤左右為宜。與親朋故舊握手時,所用的力度可以稍為大一些,而在與異性以及初次相識者握手時,則千萬不可用力過猛。

  5.時間

  在普通情況下,與他人握手的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大體來講,握手的全部時間應控制在3秒鐘以內,握上一兩下手即可。

  握手時兩手稍觸即分,時間過短,好似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與他人握手時間過久,尤其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則顯得有些虛情假意,甚至會被懷疑為“想佔便宜”。

  ***三***握手的次序

  握手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行握手禮時,教師、女性、長者、尊者、上級、主人、先到者、已婚者有先伸手的義務,不然會使對方尷尬。作為學生、男性、年輕者、身份低者、下級、客人、後到者、未婚只有向對方問候並在對方伸手之後再行握手禮。

  握手禮儀的特例是主人與客人握手的次序。在接待來訪者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表示“歡迎”。而在客人告辭時,則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表示“再見”。

  ***四***握手的禁忌

  1.拒絕他人的握手。

  2.用力過猛。

  3.交叉握手。

  4.戴手套握手。

  5.握手時東張西望。

  ***五***不宜握手的情況

  對方手部有傷。

  對方手裡拿著較重的東西。

  對方忙著別的事,如打電話、用餐、主持會議、與他人交談等等。

  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

  對方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

  當自己的手不乾淨時,應亮出手掌向對方示意宣告,並表示歉意。

  四:介紹禮儀

  介紹分為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被第三者介紹給對方三種情況。

  一般介紹有三要素:姓名、供職單位、職務。

  ***一***自我介紹

  1.自我介紹型別

  ***1***在社交活動中,在欲結識某人卻無人引見的情況下,可自己充當自己的介紹人,將自己介紹給對方。這種自我介紹叫做主動型的自我介紹。

  ***2***應其他人的要求,將自己某些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一番自我介紹。這種自我介紹叫被動型的自我介紹。

  2.自我介紹的方式

  ***1***應酬式的自我介紹。

  ***2***工作式的自我介紹。 包括本人姓名、供職的單位以及部門、擔負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三項。

  ***3***交流式的自我介紹。大體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籍貫、學歷、興趣以及與交往物件的某些熟人的關係等。

  ***4***禮儀式的自我介紹。 內容包括姓名、單位、職務等項。

  ***5***問答式的自我介紹。針對對方提出的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這種方式適用於應試、應聘和公務交往。

  3.掌握自我介紹的語言藝術

  ***1***應鎮定、自信而清晰地報出自己的姓名,並善於使用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友善、關懷、誠意和願望。

  ***2***根據不同的交往目的,注意介紹的繁簡。

  ***3***自我評價要掌握分寸。

  ***二***為他人做介紹

  1.在向他人介紹時,首先要了解對方是否有結識的願望。最好不要向一位有身份的人介紹他不願認識的人。

  2.注意介紹次序

  在為他人做介紹時,要遵從“尊者先知”或“先向尊者介紹”的準則進行介紹。因此,先要確定雙方地位的尊卑,然後先介紹位卑者,後介紹位尊者。這樣,可使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況。

  ***1***介紹上下級認識時,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級。

  ***2***介紹長輩與晚輩認識時,應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

  ***3***介紹年長者與年幼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年幼者,後介紹年長者。

  ***4***介紹女士與男士認識時,應先介紹男士,再介紹女士。

  ***5***介紹已婚者與未婚者認識時,應先介紹未婚者,後介紹已婚者。

  ***6***介紹同事、朋友與家人認識時,應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

  ***7***介紹不賓和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

  ***8***介紹與會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9***介紹本國人和外籍人士認識時,應先把本國人介紹給外籍人士。

  3.時間

  在普通情況下,與他人握手的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大體來講,握手的全部時間應控制在3秒鐘以內,握上一兩下手即可。

  握手時兩手稍觸即分,時間過短,好似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與他人握手時間過久,尤其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則顯得有些虛情假意,甚至會被懷疑為“想佔便宜”。

  ***三***握手的次序

  握手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行握手禮時,教師、女性、長者、尊者、上級、主人、先到者、已婚者有先伸手的義務,不然會使對方尷尬。作為學生、男性、年輕者、身份低者、下級、客人、後到者、未婚只有向對方問候並在對方伸手之後再行握手禮。

  握手禮儀的特例是主人與客人握手的次序。在接待來訪者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表示“歡迎”。而在客人告辭時,則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表示“再見”。

  ***四***握手的禁忌

  1.拒絕他人的握手。 2.用力過猛。 3.交叉握手。

  4.戴手套握手。 5.握手時東張西望。

  ***五***不宜握手的情況

  對方手部有傷。

  對方手裡拿著較重的東西。

  對方忙著別的事,如打電話、用餐、主持會議、與他人交談等等。

  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

  對方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

 

  當自己的手不乾淨時,應亮出手掌向對方示意宣告,並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