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給家鄉孩子的信讀書筆記

  巴金寫的給家鄉孩子的信。讀完給家鄉孩子的信,你悟出哪些道理要跟大家分享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文中的巴金爺爺在病重的情況下,仍然拿起在自己手裡有“千斤重”的比,給孩子們回信,我看得出來,巴金爺爺多麼善解人意呀!因為巴金爺爺有病,無法支援這樣一次長途的旅行,只好寄一封信給家鄉的孩子們,巴金就是巴金,信內還不忘教育人,令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是: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生命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是呀!幫助別人是一種傳統美德,幫助是一朵花,一朵花語叫善良的花,我,曾經也幫助過別人。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看見一位婦女帶著小妹妹上了車,投了錢,還沒站穩,司機就開了車,一個踉蹌,婦女顫顫巍巍的抓穩了欄杆,這一幕,被我看到了,這是我想,要不要讓位置,可是這個位置也是我好不容易等來的呀!糾結了好半天,決定讓位置,我是大孩子,碰了撞了沒關係,小妹妹可就不行了,我毅然的站起來,招手示意他們過來,她們坐下後,那個阿姨說:“謝謝小姐姐。”我回答了一聲,不用謝,其實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巴金爺爺在【給家鄉孩子的信】中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這樣,自己才會獲得有價值,生命才會開花結果。

  篇二

  前幾天,老師教我們學習了巴金爺爺寫的《給家鄉孩子的信》這篇課文.我學了這篇課文,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巴金爺爺在信中感謝家鄉孩子們的來信給他帶來了溫暖.他告訴孩子們自己的身體情況和為什麼要寫這封回信,還告訴孩子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他最後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作為一個學生,我認為我們應該珍惜這有限的一分一秒,謙虛地對待任何一件事.去年暑假,我在家裡遊手好閒,什麼事也不做,只知道玩.媽媽說我現在是在浪費時間,而我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根本不懂得珍惜時間.有一次數學測驗,我考了98分,心裡很得意,老師講試卷的時候,我一個字都聽不進去,心裡老是在想,我考了這麼高的分數,應該感到驕傲才對!學了這篇課文之後,我的感觸很大,我明白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道理.巴金爺爺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享受而在於奉獻,在於不斷地釋放自己的能量,貢獻自己的精力.巴金爺爺也正是這樣做的,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巴金爺爺還說過:"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乾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從這段話中,我感受到巴金爺爺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壯心不已,仍在思索怎樣為社會添光彩,讓自己的生命開花.我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謙虛的人,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一個像巴金爺爺一樣爭分奪秒的人,可是每次的回答都讓我低頭嘆息.

  篇三

  同學們,相信大家對於《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肯定不陌生吧!既然如此,那麼大家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巴金,也應耳熟能詳了。正是這樣一位世紀老人,卻在此文中表現得淡泊名利、為人豁達。而他在文中的一句名言:“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卻把我引入了沉思之中。

  在《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中,巴金曾多次提到“奉獻”、“開花結果”等字眼。這些給我的感觸都很深。是的,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若不做點兒什麼,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光彩就像文中巴金說的“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多餘的愛、同情、精力和時間。與其一個人享受它們,倒不如把它們獻給社會、獻給人民。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才會結果;我們才能活得坦然,活得灑脫。反之,一些只為自己活著的人,縱然是存在著,也會被世人藐視,被世人拋棄;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巴金在這篇文章中,顯得謙虛。他雖在文中說自己的生命並沒有開花,可我們卻都心知肚明,巴金的生命其實早已開花結果,單從他留給世人的文學作品就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巴金在自己的一生中,活得坦坦蕩蕩、轟轟烈烈、光彩照人。可以說,巴金把自己人生的大部分精力、時間,都獻給了社會、獻給了人名。雖然巴金現在已離我們而去了,但他那高尚的奉獻精神,卻永久地留在了我心中,留在了人民心中,千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