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金寫給家鄉孩子的信所思所想

  書信是相隔較遠,暫時見不到面的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讀了給家鄉孩子的信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要只懂得吃,人活著就是要給世界出一份力,做一個對世界有用的人。

  巴老聞名中外,可說是文學中的登峰造極者。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他只會給那些重量級人物寫信,但沒想到他也會屈降尊筆,寫給那些家鄉那些平凡的小孩子們。由此可見,他是一位多麼平易近人,關懷下一代的“老頑童”。

  巴金爺爺也真是的,只不過收了40篇家鄉孩子寄來的信,就硬是拖著病體給孩子們回信,他做人也太過認真了吧。可當我讀完巴金爺爺全封信後,感動便充溢整個心房,我也就能徹底明白了巴金爺爺那顆良苦用心。

  為巴金爺爺那完完全全那份愛,為巴金爺爺對待孩子們對待生命的那份一絲不苟……讀著讀著,我彷彿親眼看見了一個個羞澀俏皮的小女孩和一個個蓬頭垢面的小夥子正一起聚集在村口,眼巴巴地等待著巴金爺爺,準備接他呢。在那拖著鼻涕的小臉上,那充滿神韻的眼睛裡,飽含著真切與深情。那深邃的眼眸裡,就一直有那麼個人兒,晃啊晃的。那人是巴金爺爺嗎?

  巴金爺爺對生活的認真還在於他還是個特珍惜時間的人。在他生活的每一分鐘裡,他終歸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別人,只要別人快樂了,那麼他自己也快樂,並不求一分回報,只求能使緊皺已久的眉頭舒展。他似乎在為別人活著。

  “……他的字裡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了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巴金爺爺是偉大的,這麼多慷慨激昂的文字,只屬於他一個人。但他在文中寫到:“不要把我當作什麼傑出人物,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度過了這一生。我寫作不是我有靈感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想,在這段話中,飽含的感情不只是謙虛,還有別的一點什麼,還有愛國。他將對祖國的滿腔熱血全部傾注在文學上,也許這就是他為何將文學達到高峰的一個原因吧。

  範文二

  這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給家鄉孩子的信》,我深深地被巴金爺爺得了重病,還堅持給家鄉的孩子寫信所感動。

  從巴金爺爺的這種行動,能看得出來,巴金爺爺為了不讓家鄉的孩子失望,就克服重重困難,拿起筆給家鄉的孩子回信。當然,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這句話。是啊!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是一種傳統美德。我曾經也幫助過別人,快樂自我。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姥姥家。上車不久,到了黃山區站,上來了一位老人,這位老奶奶看上去有60多歲,滿頭白髮,滿臉皺紋,手上還拎著一個大西瓜,看起來好像很痛苦的樣子。我心裡不禁猶豫了一下:給不給讓座?這可是我好不容易等上的,怎麼辦?這時,我突然看到了車窗上的標語:主動給老人、婦女、兒童讓座。我又想:老奶奶要是沒扶穩,摔跤了怎麼辦?想到這裡,我趕緊站起來,扶著老奶奶走過來,對她說:“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連忙說:“謝謝你,小朋友,你真是個好孩子!”我又回答說:“不用謝,這時我應該做的。”其實,我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像吃了蜜一樣甜。

  從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我們一定要學習巴金爺爺的這種奉獻精神,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範文三

  今天,我們上了一篇課文《給家鄉孩子的信》。上完之後,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學巨匠——巴金。

  巴金爺爺為人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榮耀,成功,看的很淡很輕,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可是實際上,巴金爺爺一生奮鬥不止,激情不減,為人們留下了一部部優秀的作品。使人驚歎,一個人活著竟然可以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使人的價值不在於奉獻,而在於不斷的釋放自己的能量,貢獻自己的經歷。正是因為巴金爺爺那偉大的胸襟和高尚的靈魂,創造出那麼名篇佳作來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無限的愛的感情。

  奮鬥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進。巴金爺爺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巴金爺爺一生對社會,對周圍的人貢獻一生,從不索取,不為一己私利,不貪圖便宜。巴金爺爺雖然辛苦一生,淡泊名利一生,但是他卻收穫了比這些更為重要的事物——他的內心是充實的,精神是富有的。

  《給家鄉的孩子的信》這篇課文使我體會到人格的高尚,精神的偉大,魅力綻放的光彩,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