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鳥巢

  世界最高建築是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充分展示了人類在建築上的才能,但是你知道是由非洲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鳥——群織雀築成的嗎?相對於它小小的身軀來說。它們的智慧與能力也很令人咋舌了。讓小編帶你瞭解下吧.

  小身軀也有大智慧--群織雀

  群織雀身材只有麻雀般大小,500只群居在一起築成:重達907公斤,長6米寬4米,厚度也有2米多。它們的巢實在太重,常常會把樹都給壓垮,巢內可包含100個小窩。更值得欽佩的是鳥巢可以歷經一個世紀不垮塌,是除了人類的摩天大樓之外脊椎動物群體中最大的窩。

  它們一般在奈米比亞***Namibia ***和南非的半乾旱平原上築巢,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先將樹枝一根根碼好然後再在更裡面的一層鋪上草和羽毛,有時候會在田裡撿來被遺落的棉花球。

  巢裡的每個“小單間”大概能容納三四隻群織雀,而這個構造是有好處的。這裡的冬天一到夜晚總是很冷,常常是零下幾度,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29度。邁阿密大學生物學家加文•雷頓***Gavin Leighton***曾在冬天測過溫度,當時的夜間溫度是-1攝氏度左右,而在有3、4只鳥的單間裡溫度有21-24攝氏度。而在夏天鳥巢也有它的優勢。因為單間離鳥巢頂部很遠,在頂部被太陽炙烤的時候能夠取得一點陰涼。

  群織雀的智慧不止於此。據雷頓介紹,因為各個隔間***是在下方,可以防止老鷹盤旋而下將它們捕獲。而且整體構造利於排水,每個小單間都不是連通的,各自有唯一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和大量夥伴群居能夠有效減少單個被捕食者的概率,就像一句話說的:你不用跑得比熊快,只要比你身邊的傢伙快就夠了。

  群織雀的家實在是做得太奇妙了,吸引了很多別的動物前來“借住”。非洲禿鷲都喜歡站在它的房頂上,而紅頭雀則喜歡在小單間裡哺育下一代,因為獵鷹、猛禽的注意力集中在“房東”群織雀身上,紅頭雀們要安全許多。事實上,它們被吃也不是件太稀奇的事情。因為整個巢的構造太複雜,在群織雀建築、維護它們的“公寓樓”的時候捕食者就會趁此機會迅速飛來把它們吃掉。

  不過那樣的情況並不多見的,獵鷹們一般很少會吃群織雀,它們更多時候像是群織雀的門衛,盯著周圍覬覦的蛇或者找借巢位的其他鳥類。只是有時候可能會監守自盜失去冷靜而已。

  有了獵鷹保護並不代表群織雀不會自己站出來反抗敵人。如果蛇在樹周圍徘徊或者獵鷹突然停在屋頂,它們就會聚集起來不停地發出尖銳刺耳高聲尖叫試圖嚇跑敵人。雖然這些叫聲可能會嚇跑一些小鳥,但其實對鷹和蛇並不管用。奇怪的是,它們不會像烏鴉一樣主動飛翔天空一群湧過去攻擊、恐嚇敵人。關於這一點,觀察群織雀多年的雷頓也不能給出答案。

  不過雖然它們的巢有著種種好處,群織雀還是會砸到自己的腳。一些接連使用了幾十年的巢結構不如開始好用,尤其是在雨季,本來就重的鳥巢被水一泡就讓大樹無法支撐了。雷頓說:“我一直觀察的一個鳥巢就在今年夏天倒下了。鳥巢的一部分被毀了,但是一些樹枝還支撐著‘主臥’。”

  還有一點很奇怪的是,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充套件很多物種都面臨滅絕的危險,然而群織雀的數量卻在增加。它們利用電線杆***事實上它們更喜歡這些人造樹幹***,鳥巢一個接一個地做,再也不用擔心會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