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蘇軍展開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此戰以蘇聯的勝利告終,為二戰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戰從規模、軍事、政治結果來看,可算是蘇德戰爭中大規模戰略性戰役之一。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分析

  中文名稱: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

  參戰部隊:蘇聯、德國

  戰爭結果:蘇聯勝利

  時  間:1945年1月12日~2月3日

  地  點:維斯瓦河-奧得河

  人  物:朱可夫 羅科索夫斯基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詳情

  戰役預定1945年1月20日發起,為牽制德軍兵力以改善盟軍在阿登地區的處境,提前8天進行。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5.1.12~1945.1.17***

  蘇軍突破德軍防禦,粉碎其基本兵力,為向縱深發展進攻創造條件。1945年1月12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以8個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和3個獨立坦克軍從桑多梅日登陸場向拉多姆斯科實施強大突擊。為保障進攻,在該登陸場集中火炮和迫擊炮11934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434輛。進攻發起後,迅速粉碎德軍抵抗,前出到其第二防禦地帶;13日在遭遇交戰中擊潰前來阻擊的德軍,將突破口擴大到寬約60公里;15日擊潰凱爾采地域德軍集團並解放凱爾採;17日從行進間強渡皮利察河和瓦爾塔河,解放琴斯托霍瓦市。至17日日終,該方面軍共推進150公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於1945年1月14日從3個地段發起進攻:以4個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和1個騎兵軍從馬格努謝夫登陸場向波茲南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2個合成集團軍加強2個獨立坦克軍和1個騎兵軍從普瓦維登陸場向羅茲方向實施突擊;以1個合成集團軍從華沙以北實施輔助突擊。為保障進攻,在兩個登陸場集中火炮和迫擊炮13792門、坦克和自行火炮768輛。進攻發起後,當日即突破德軍防禦,擊潰其戰役預備隊,進抵其第二防禦地帶,16日攻佔拉多姆,17日攻佔華沙。在這一階段,蘇軍兩個方面軍在正面500公里、縱深100~150公里的地段突破德軍防禦,擊潰“A”集團軍群主力。

  第二階段***1945.1.18~1945.2.3***

  蘇軍發展勝利,向柏林方向迅速推進。在追擊德軍過程中,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於1月19日攻克羅茲城,22日前出到波茲南防禦地區,25日強渡瓦爾塔河,突破波茲南防禦地區,合圍守敵6萬人,並於26日~2月3日前出至奧得河,奪取西岸屈斯特林地區的幾個登陸場。烏克蘭第1方面軍於1月19日攻佔克拉科夫,29日解放整個西里西亞工業區,至2月3日也前出至奧得河並佔領登陸場。在解放西里西亞工業區的戰鬥中,為避免與被圍德軍集團作戰而造成對工業企業的嚴重破壞,該方面軍沒有對敵合圍,而是實施堅決果斷的突擊,採取迫其撤出工業區後予以殲滅的打法,取得預期效果。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的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火蔓延全球,造成傷亡無數,時間進入1945年,局勢對盟軍方面已經十分有利。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就發生在此時。

  二戰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結束後歐洲東線戰場德軍就只剩下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和東普魯士地區兩個據點,此役,蘇軍摧毀德軍維斯瓦河與奧得河之間的防禦,消滅德軍35個師,重創25個師,向前推進約500~600公里,解放波蘭大部。戰役中,德軍從西線抽調13個戰鬥力較強的師來對付蘇軍,因而減輕了阿登地區美英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