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蕭紅個人資料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關於她的資料,你瞭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蕭紅個人簡介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為了逃婚出走,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蕭紅完成長篇《生死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小說《馬伯樂》。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

  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這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有著寫作天才的女性命運悲涼,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時,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都不在身邊。***宇慧***

  蕭紅個人生平

  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

  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

  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

  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反滿抗日活動。

  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援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

  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1940年與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1942年,歷盡坎坷之後在香港病故,時年31歲。

  蕭紅主要作品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