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道的源頭探索

  在貴族實權統治的日本早期歷史中,武士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武士地位的上升是從鎌倉幕府建立和統治時期開始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在貴族實權統治的日本早期歷史中,武士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武士地位的上升是從鎌倉幕府建立和統治時期開始的,因為鎌倉幕府的建立者源賴朝以及其妻子北條政子都是武士家族出身。所以,如果要探索日本武士道的源頭就要追溯到鎌倉幕府時代。

  鎌倉幕府***1185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權的開始,其建立者是武將源賴朝,他於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敗了貴族階級的實權派平清盛一族,並逼迫在源平之戰中為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兄弟源義經自殺,達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會戰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作家信濃前司行長據此寫成歷史小說《平家物語》。鎌倉幕府的建立標誌著日本由中央貴族掌握實際統治權的時代結束了,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鄙視平安朝貴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紀元軍侵日戰爭客觀上使幕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日本的統治。鎌倉幕府的建立標誌著日本天皇成為傀儡,幕府成為實際的政治中心。

  1318年,後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威,廢黜院政,開始親征。正中元年***1324年***,後醍醐天皇密謀倒幕,但計劃被幕府得知,主要大臣遭到流放,第一次倒幕運動失敗,史稱“正中之變”。1331年,後醍醐天皇再次密謀倒幕,倒幕軍被幕府軍打敗,史稱“元弘之亂”,後醍醐天皇被流放,第二次倒幕運動失敗。

  元弘之亂後,近畿、東國為首的各地武士和農民的倒幕運動此起彼伏。1333年,各地豪族都開始倒幕,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政權,途中倒戈,攻下了鎌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滅亡。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鎌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大部分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的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給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開幕府,結果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足利尊氏與失勢的持明院統及反後醍醐帝的公家勢力結合,擁立新天皇,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徵夷大,是為北朝。 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縣***,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1334-1392年***終於形成。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