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與禪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太虛大師與禪有很深的淵源,太虛大師的禪學造詣對近代佛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說起太虛大師與禪的不解之緣,還得從太虛大師皈依佛門開始說起。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太虛大師與禪的關係

  太虛大師自幼對佛學理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太虛大師越發喜歡專研佛學思想。

  後來,太虛大師先後跟隨多個佛學老師進行學習,在這些佛學老師中,太虛大師最尊敬的便是敬安禪師。從太虛大師的生平經歷可得知,太虛大師自16歲出家為僧後,先後聽從過水月、道階、華山等禪師的教誨。

  後來,太虛大師又進入楊文會居士所建立的祗洹精舍進行新式佛教的教育。從太虛大師早年經歷來看,他在禪學上的學習歷程,為他後來在禪學方面的造詣奠定了基礎。1913年,太虛大師最敬重的敬安禪師圓寂,太虛大師得知恩師圓寂這一訊息之後,非常悲慟。

  他以“師我者”來稱呼敬安禪師,以此感謝敬安禪師對他在禪學上的幫助。當初,敬安禪師在數百位受戒人中識拔了太虛大師。日後,敬安禪師悉心教導太虛大師關於禪學方面的內容。

  太虛大師跟隨敬安禪師學習禪學時,對禪學又有了新的領悟。後來,太虛大師陸續發表《人工與佛學之新僧化》與《唐代禪宗與社會思想》等多篇文章,以此表現出自己對禪學上的認知。

  從另一方面來說,禪學一直伴隨著太虛大師,太虛大師整改僧制時,也將禪學理念用於其中。

  太虛大師圓寂時間

  通過資料記載得知,太虛大師圓寂時間為1947年3月17日。1947年3月12日,太虛大師正在上海玉佛寺舉行大典。當時,玉佛寺的震華法師要退居,所以太虛大師便召集弟子在玉佛寺為震華法師舉行封龕儀禮。太虛大師剛好作完封龕儀禮,便疾病發作倒地。玉佛寺的弟子們將太虛法師送到醫院,經檢查得知太虛大師中風舊疾復發,這次症狀來勢洶洶,恐怕太虛大師是凶多吉少。

  隨後,太虛大師的弟子們得知太虛大師生病一事,便從經滬杭甬各地趕來探望太虛大師。五天之後,太虛大師圓寂。太虛大師在上海玉佛寺圓寂之後,弟子將太虛大師的屍身進行了火化。太虛大師的屍身進行火化之後,共得到了三百多顆五彩舍利子,並且還有舍利花。更加奇特的是,太虛大師的心臟不但沒有被燒化,反而心臟上掛滿了舍利子。

  不久之後,玉佛寺將太虛大師的舍利子分了一些給廈門。1948年,即民國三十七年,太虛大師的弟子蔡吉堂、許宣平、虞愚等人在虎園路半山堂為太虛大師修建了舍利塔。等到1984年,蔡吉堂等人修建的舍利塔被遷建於南普陀寺後的五老峰山頂的太虛臺上。太虛臺正是為紀念太虛大師所修建的,在太虛臺前方有一座亭子,後方有一個塔。

  亭中立著一塊石碑,大約2米,上面刻著太虛大師的畫像,值得一提的是畫像是由著名畫家豐子愷所畫。畫像下方是書法大家虞愚題的字,以此銘記太虛大師生前的功德。

  太虛大師的宗教介紹

  太虛大師是民國時期佛學教育集大成者,那麼太虛大師是哪個宗的。要想了解太虛大師是哪個宗的這一問題,還需要從太虛大師的所倡導的理論開始說起。提到太虛大師,都會想起他對佛學教育的貢獻,既然太虛大師一生致力於對佛教教育事業的研究,那麼無可厚非,太虛大師是佛教代表人物。

  後人評價太虛大師的功績時,都會說到太虛大師是愛國護教的典型楷模。縱觀太虛大師一生不難發現,太虛大師為培養僧才,整頓僧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太虛大師的主辦下,國內一共開設有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世界佛學苑、重慶漢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等僧人教育學院。

  除此之外,太虛大師還將自己在佛學上的理論通過文字的形式廣泛傳播出去。比如,太虛大師創辦《海潮音》和《覺群週報》等雜誌刊物,以此來推動中國佛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太虛大師一生著作頗豐,《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都是太虛大師的代表作品,至今依然深受佛學愛好者的追捧。

  從太虛大師的足跡來看,太虛大師先後擔任過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務,併為世界佛教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從太虛大師一生經歷來看,太虛大師一直為中國佛學發展而努力,所以太虛大師是近代佛學文化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