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塵莫及的故事大全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趙諮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諮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諮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望塵莫及的故事,希望你喜歡。

  望塵莫及的故事

  南朝時期,宋國有個叫吳慶之的人,很有才學。當時的揚州太守王義恭對吳慶之特別賞識,便請他出來擔任類似祕書的幕僚工作。王義恭在辦公務時遇到什麼問題,都向吳慶之請教之後才做決定。後來王義恭因公事被皇帝殺害,吳慶之覺得很慚愧,認為是自己的才能不足,輔佐不力,才導致這種不幸的結果。於是就找了個地方隱居起來,過著躬耕田畝、詩書自娛的日子,決心以後不再出來做官。

  不久之後,有個叫王琨的人就任吳興太守。他早就聽說過吳慶之的賢名,便決定請他出來,擔任“功曹”的官職。可是,吳慶之不願再參加政治活動。所以,儘管王琨開出的條件非常優厚,都沒能說服他。王琨不甘心輕易放棄,找機會又與吳慶之談起來做官這件事。吳慶之對王琨說:“我一向資質魯鈍,實在不懂什麼官場規矩,只因為從前有個太守看得起我,所以,才勉強出來替他奔走了一段時間。如果你還是要我,那簡直是‘蓄魚於樹,棲鳥於泉’***把鳥放在水裡,把魚養在樹上***!”吳慶之說完後,連告辭都沒說一聲拔腿就跑。王琨急忙跟在後面追趕。但是,出門以後,只見前面揚起漫天的塵土,吳慶之已經跑得不見蹤影了。

  另據《後漢書·趙諮傳》記載:趙諮受命為“東海相”,上任時經過滎陽。滎陽縣令曹嵩等候在路口,專誠迎接他,因他倆原本相識,想請他在滎陽稍事停留,彼此談談。但趙諮見了曹嵩,連車也不下就走了。曹嵩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長亭,不料趙諮的車子走得挺快,一會兒就“望塵莫及”了。——《後漢書·趙諮傳》

  【求解驛站】望見前面人馬揚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面,相差很遠。也用於表示自謙。

  【活學活用】當年我倆是同桌,但現在他的學問高深莫測,我是~了。

  【妙語點撥】吳慶之將王義恭被害之事攬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輔佐不力。這種出現問題,不推卸責任的精神確實可嘉。然而,他此後一直生活在過去失敗的陰影中,不可自拔。僅僅因為這麼一次錯誤,就徹底否認自己的才能,顯得過於消極,不足為取。有道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犯錯誤在所難免,不足畏懼,怕就怕推卸責任。要知道,能夠承擔責任的人,才是能夠委以重任的人。一個人只有敢於承認錯誤,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修正自身的缺點,才會取得信任。

  【近義】不可企及

  【反義】迎頭趕上

  望塵莫及成語資料

  詞目:望塵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注音:ㄨㄤˋ ㄔㄣˊ ㄇㄛˋ ㄐㄧˊ

  解釋: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後。塵,塵土;莫,不;及,趕上。 現在多用於表示對人欽佩的自謙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褒貶義各可用

  結構:補充式成語

  近義詞:不可企及、瞠乎其後;相形見絀;望塵莫及

  反義詞:後來居上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謎語:思凡;徒步追汽車

  歇後語:驢子跟馬跑

  英語翻譯:too far behind to catch up

  日語翻譯:遠***とお***く及***およ***ばない;あとに取***と***り殘***のこ***されるたとえ

  俄語翻譯:недоступный

  德語翻譯:in etwas sehr zurück sein

  望塵莫及成語辨析

  正音:莫,不能讀作“mù”。

  辨形:及,不能寫作“急”。

  辨析:***1***“望塵莫及”和“可望不可及”都有能看得見,但接近不了的意思。但“望塵莫及”重在比喻遠遠落後;“可望不可及”用來比喻一時還實現不了或得不到的事物。

  ***2***“望塵莫及”與“鞭長莫及”不同。“鞭長莫及”有雖然努力但無法達到,有無可奈何之意;而“望塵莫及”重在比喻遠遠落後。

  法語翻譯:se sentir incapable d'égaler 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