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條約簽訂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中國領土最多,那麼中俄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璦琿條約的簽訂時間,歡迎大家閱讀。

  璦琿條約的簽訂時間

  眾所周知,清朝前期我國的國土面積是非常廣闊的,那時候現在的蒙古以及外興安嶺都是中國的領土。但到了近代清朝末期,清政府在西方列強的脅迫下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得國門洞開,也讓中國的大片領土被西方列強割佔。中國的西北,東北和北方的領土主要是被俄國割佔,其中又以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中國領土最多,中俄璦琿條約使得中國損失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那麼中俄呢?

  總的來說璦琿條約簽訂時間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中國和俄國的簽訂代表分別是黑龍江奕山和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1858年5月28日也即咸豐六年,清政府和俄國在黑龍江璦琿簽訂了著名的璦琿條約。所以中俄璦琿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58年5月28日。

  1856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58年5月,英法兩國的艦隊攻佔了渤海海岸的大沽炮臺,勢頭直逼京津地區。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打著幫助清政府抵禦英法聯軍的幌子,實則是要和英法聯軍共同宰割中國。面對俄國的強大軍事實力,清政府黑龍江奕山屈服了,在5月28日的時候簽訂了《璦琿條約》。璦琿條約不但使得中國損失了黑龍江以及外興安嶺大約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更讓俄國獲得了中國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讓中國的商業貿易遭到巨大損失。

  總之,璦琿條約簽訂時間是185年5月28日,是黑龍江奕山和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在璦琿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璦琿條約的簽約背景

  侵吞中國黑龍江地區,奪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歷代俄羅斯政府的一貫圖謀。鴉片戰爭之後,俄羅斯成立“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加緊其侵略黑龍江的活動。1849年至1853年,俄羅斯海軍軍官涅維爾斯科依帶領武裝人員,侵入黑龍江下游,建立侵略據點。隨後,在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指揮下,大批俄羅斯侵略軍闖入黑龍江,對中上游北岸和下游兩岸實行軍事佔領。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俄羅斯政府得知這一情況於1858年1月5日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進行密謀。會議採納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以武力為後盾,與清政府舉行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俄羅斯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清政府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形勢對清政府極為不利。穆拉維約夫便乘機率領俄國哥薩克軍隊直逼璦琿城下。5月20日,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動。22日,穆拉維約夫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大清國黑龍江奕山會晤、談判。穆拉維約夫說他此來是為了“助華防英”,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為了雙方的利益,清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奕山指出,兩國邊界已根據《尼布楚條約》“議定遵行,百數十年從無更改。今若照爾等所議,斷難遷就允准”。這次談判爭論很激烈。散會前穆拉維約夫將俄方擬定的“條約草案”交給奕山,限第二天答覆。

  這個草案的實質就是要撕毀中俄《尼布楚條約》,強佔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第二次談判,清政府代表愛紳泰斷然拒絕俄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並將“條約草案”退給俄方代表彼羅夫斯基。由於俄方無理取鬧,談判無結果。穆拉維約夫急不可耐,再次親自出馬,以最後通牒的方式,提出條約的最後文字,強迫奕山簽字,並恫嚇說:“同中國人不能用和平方式進行談判!”當夜俄羅斯兵船鳴槍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之下,奕山終於屈服,被迫於28日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璦琿城和約》,又稱《璦琿條約》。中俄《璦琿條約》是俄羅斯帝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清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璦琿條約的影響

  《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說,俄羅斯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俄羅斯在遠東的成功》,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62頁***

  俄羅斯將穆拉維約夫割佔中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援俄國外交上的要求”。其後,俄羅斯通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一不平等條約又侵佔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外西北地區大片領土,都是這樣乾的。《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